如何建立IT运维体系?建立IT运维体系的优势有哪些?

来源:CIO之家的朋友们 作者:CIO之家的朋友

  如何建立IT运维体系?

建立IT运维管理体系,需要制定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使用运维监控及管理工具、设立运维服务台,通过服务台把制度、工具、人员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

  1.信息梳理

通过梳理,理清信息资产清单、基础架构图、配置清单、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维护等级等。通过以上信息明确服务对象、制定服务制度规范、设计业务流程、配置运维人员、配备运维工具等。所以信息梳理在IT运维体系建设中虽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2.建立运维制度和流程

为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地进行,需要根据管理内容和要求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覆盖各类运维对象,包括从日常运维管理以及应急处理的各个方面,并设计相关可执行表单,用于日常工作记录。

此外,为保障运行维护体系的高效、协调运行,应依据管理环节、管理内容、管理要求制定统一的运行维护工作流程。运维流程可以使日常的运维工作有序化,职责角色清晰化,能够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使运维部门内的相关支持信息更为畅通、透明、完整,实现知识的积累和管理,更好地进行量化管理和设定优化指标,进行持续地服务改进,最终提高整个运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建立运维团队

信息管理部门根据其运维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确定各项工作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并按照相应岗位的要求配备所需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专业分工下高效协作的运维队伍。

  4.运用运维工具

运维工具是在IT运维管理过程中能够借助的用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工具的总称。为推动IT运维服务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管理,ITSS对运维工具的管理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监控工具和过程管理工具两大类。

运维监控工具使运维服务组织具备完成对运维服务对象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的系统化管理能力,以评估可能导致运行维护服务对象故障的因素;

运维管理工具使运维服务组织具备对运维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能力,包括日常管理、记录、测量、监督和评估等,减少认为干预造成的影响,使运维服务由被动型向主动型发展。

  5.运维展示平台

集中展示业务系统数据、运维管理、硬件监控、机房环境监控等效果。

  建立IT运维体系的优势有哪些?

提升IT运维服务质量:通过量化运维指标和监控运维服务过程,信息部门可以持续提升运维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控制IT运维服务成本:不可预测的支出往往导致服务成本频繁增加,同时也意味着难以持续控制并降低IT运维服务成本,通过使用运维管理体系,将有助于量化服务成本,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强化IT运维服务效能:通过运维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的IT运维服务,可以合理地分配和使用IT资源,让IT运维服务发挥更大的能效。

降低IT运维服务风险:通过运维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的IT运维,IT系统将会更稳定、更可靠的运行,大大降低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的风险。


相关文档推荐

Togaf白皮书 基于能力的规划战略与EA的联系.PDF

1749466576  10.86MB 37页 积分5

蚂蚁集团CIO智能转型助力业务提效的实践.PDF

1748784351 杨浩 4.06MB 22页 积分6

AI工具深度测评与选型指南.PDF

1748409517  6.83MB 27页 积分5

长安汽车DevOps与数字化转型实践.PDF

1745907486 刘亮 5.56MB 25页 积分6

中国联通AIDevOps落地实践.PDF

1745907091 陈曙光 4.01MB 26页 积分6

技术战略下的BizDevOps 融合实践.PDF

1745891986 顾宇 2.39MB 27页 积分6

BizDevOps引领下的实践之路.PDF

1745886743 金鑫 1.74MB 25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