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做数据治理的十个关键步骤

来源:51CTO 作者:CIO之家的朋友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管理成为了企业创新、竞争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顶层设计缺失、历史原因等因素,企业内部存在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问题,数据无法充分共享,造成了数据存储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数据应用的法律风险和产品维护及开发成本。如何正确地治理数据呢?

1. 整理业务规则,统一数据定义

对于企业的不同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根据业务属性明确数据定义,以提高数据质量。企业需要通过梳理各部门和系统的业务规则,定义公司内部数据对象的标准,统一数据访问方式和机制,以提高数据质量。此外,在整理业务规则时,还需要关注数据的来源和输入格式,确保数据源可靠、格式统一。

2. 跟踪外部数据来源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第三方数据是构成分析解决方案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可行模式以保证外部数据的正确性,如与第三方数据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逐步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

3. 确认影响业务的关键数据指标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关键数据指标,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关键指标包括客户流失率、市场份额、营销成本等方面的数据指标。

4. 分析关键业务的数据质量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企业内部支持关键业务流程的系统及程序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从而预测未来的数据质量。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清洗等操作,以提高其数据质量。

5. 创建数据自动化管理调控体系

建立自动化管理体系,把关数据治理到数据应用的整个流程,在绩效考核、分析决策和基础数据质量之间建立明确的自动化反馈机制,以业务结果反馈数据治理效果。

6. 检测数据质量对业务的影响程度

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影响程度测量数据质量,帮助企业筛查无价值数据,并定期评估数据质量对业务结果的影响。此外,随着市场需求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企业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7. 听取、沟通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治理数据

企业需要认真听取业务部门对数据的需求,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形成行动计划,探索数据内部潜在问题,为分析决策提供支撑。在沟通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用户反馈,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自身的数据治理效果。

8. 创建数据质量动态感知台监控数据治理进程

企业需要创建数据质量动态感知台,根据KPI和关键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数据质量的绩效评估,帮助企业管理数据风险,并创造更多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也应注重数据质量的动态监测和控制,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9. 建立学习-分享-培训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学习-分享-培训机制,鼓励团队成员将发现的数据问题及时共享给其他成员,一起讨论数据治理的解决措施,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自身能力。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传承,持续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10. 避免“IT怪圈”

避免因数据治理不彻底进入IT怪圈的循环,应该打通企业的内外部数据,实现业务部门对数据的随时响应,提高数据应用的效率。企业还应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协同沟通机制,促进企业内外部数据的有效流通和共享,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推荐

2024年中国营销行业AI应用发展研究报告.PDF

1742803952  2.8MB 29页 积分4

智海微言AIAgent应用产品.PDF

1741575533  2.07MB 37页 积分5

初始大模型 1.1 大语言模型发展历程.PDF

1741175045 赵鑫 2.3MB 18页 积分5

模型架构 2.1 语言模型发展历程.PDF

1741174957 李军毅 1.67MB 26页 积分5

当创新药拥抱AI能否破局双十定律.PDF

1741071159 谢辉 3.76MB 32页 积分6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蓝图规划方案.PPTX

1740967415 黄云鹏 0.53MB 19页 积分5

2025年人工智能十大发展趋势.PDF

1740034526  0.97MB 13页 积分5

2024智算运维发展研究报告.PDF

1740033222  1.71MB 30页 积分5

观远ChatBI基于LLM的场景化问答式BI.PDF

1739349043  4.41MB 9页 积分4

大规模强化学习技术原理与大模型技术发展研判.PDF

1738973514 刘知远 0.96MB 8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