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启三今年已经61岁。30年前,他把一个亏损的社办工厂扭亏为盈,现在,金丝猴资产13亿,员工6000人,是糖果行业的领军者。去年底,金丝猴又如愿进入了主板上市辅导期。
但奶糖、巧克力这些甜食,先天有一个销售淡季,每年长达8个多月。这成了赵启三的心病,他知道,一定要想办法突破。
赵启三找到的解决方案是,推出新的休闲零食品。他盯上的,是一块小小的豆腐干。
30年创造13亿
高中毕业后,赵启三是家乡河南沈丘县付井镇乡办企业“付井电器厂”的一个普通业务员。由于工作努力,成绩出色,他在1979年当上了这个负债112万元的电器厂厂长。在当时生活必需品贫乏的年代,他作出了转而生产食品的决定。挂上“沈丘县食品总厂”的牌子后,赵启三从上海请来师傅做糕点,自己当销售员,还曾经拉着架子车沿街叫卖。几年后,企业终于实现了盈利。
上世纪80年代,赵启三经常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考察,当时他的思路还很简单:大城市流行什么,回到河南后就模仿着生产什么,如月饼、点心、牛肉干、罐头。很快他发现虽然自己的新产品刚推出时还能赚钱,但模仿者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1991年年底,人们都忙着过年,赵启三依然忙着寻找新的商机,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研制出的新型枕式奶糖吸引了他,他果断买下了这项技术。1992年2月1日双方就订合同,月底就开始安装设备。1992年猴年,金丝猴奶糖闪亮登场,当年就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
1993年,赵启三又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举动,他成功兼并了上海蓬莱食品厂,注册了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为日后进入上海奠定了关键一步。1996年,金丝猴集团成立时,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1997到2000年,金丝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亿元左右,启动渠道变革后,现代化的零售终端让金丝猴销售猛增,2003年营业收入达到了4.6亿元。2008年,席卷奶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很多奶糖纷纷下架,而金丝猴却幸免于难。因为早在几年前,金丝猴已在河南、内蒙古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
“豆干”或助推上市进程
但赵启三并不满足于金丝猴的营业状况,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之后,公司管理层一致认为豆腐干这一绿色、健康食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豆腐干这一品类还没有形成全国性品牌。”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丝猴股份”,金丝猴集团的上市主体)媒介管理部总监张波说,如果金丝猴能结合终端优势,不仅有望改变豆腐干消费市场的格局和竞争现状,还能补充糖果市场的淡季缺陷。
2008年6月,金丝猴集团投资近7000万元开设了豆制品深加工项目,并在年底推出了副品牌“馋嘴猴”豆腐干。张波告诉CBN记者,“馋嘴猴”豆腐干的销售额每月都在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公司也相应扩大了生产规模。
“我们在河南沈丘县付井镇有一条年产值可达5亿元的生产线,还计划在内蒙古扎兰屯市、陕西咸阳等地建厂”。
事实上,金丝猴的上市进程已经一拖再拖,原本2008年底上市的计划被突如其来的资本市场下滑打乱。2008年11月,金丝猴集团完成改制,把主营业务和优质资产注入上市主体金丝猴股份。
正式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后,赵启三之子、金丝猴股份董事长赵东旺曾对CBN记者表示,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在为上市做相关准备,将争取2009年登陆上证所。
对此,张波解释说,公司还没有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目前还在对照主板上市规定强化管理,他预计不久后将启动上市程序。“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张波说,上市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上。
金丝猴股份一位内部人士告诉CBN记者,在今年3月的全国营销会议上,赵启三这样描述“豆干战略”:金丝猴股份的上市步伐将随着这款主力品牌的推出而稳步推进。
“品牌对营销和市场的推动力非常重要,我们的目标是影响新一代的国内消费者。”赵启三说。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