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企业应用的需求源自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可以分层展开,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从宏观层面可以分为3个业务流程:
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覆盖了企业战略目标和规划、财务规划和控制,以及企业运营所需的管理体系相关的业务流程。
战略规划旨在为企业定位,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战略方针。财务规划是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计划、计划执行、内控和审计。管理体系是在企业战略和财务规划基础上企业运营的方法。
在宏观层面上,管理体系包含企业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绩效三个要素。组织机构是企业的静态模型,业务流程是企业的动态模型,绩效是业务流程运行结果的衡量指标。
运作流程
运作流程覆盖了企业产品/服务提供相关的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三个业务流程。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市场开拓和业务开发、销售和服务、客户管理等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包括外部物流、内部物流、生产运作、产品质量控制等业务流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项目管理、产品研发、工业化等业务流程。
支持流程
支持流程覆盖了企业管理和业务运作所需的支持性业务流程,包括:行政、人力资源、安全环保、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能源/建筑/设备管理等支持性业务流程。
下图展现了企业框架流程的概貌:
在这些业务流程中,管理流程负责明确目标、规划和方法,运作流程负责产品和服务的实现和提供,支持流程负责企业运营的支持。三大业务流程彼此依赖,缺一不可,唯有协同协作,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其中,运作流程是体系中最复杂的部分,企业的增值活动都集中于此,而且占据着企业绝大部分的现金流,因此,运作流程是管理体系最值得关注的领域。
信息化的痛苦和成功因素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所必需应付的任务。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任务就是要将IT技术应用到业务流程中,提高运作的效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然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很多走弯路的案例,真正搞信息化很成功的企业并不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失败现象有:
1)不适宜的体系:企业为了应付外部审核分别建立了质量体系、安全体系、环境体系,这些子体系都不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无法满足企业业务运作的需求。
2)不适宜的流程:程序文件游离在业务运作之外,业务运作依赖员工的经验。
3)不适宜的系统:信息系统数据不准,形成"数据不准-排斥系统"的恶性循环。
4)管理和IT脱节:搞体系的不考虑信息系统,搞信息系统的不考虑管理体系。
5)信息孤岛:企业没有总体的IT规划,而是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开发/购买了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彼此孤立。
很多追求管理信息化的企业或多或少遭遇诸如此类的痛苦:
1)巨额投资换来的却是项目失败。
2)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增加了人员,耗费了更多的时间。
3)系统才投入使用,核心骨干就被挖走,使得系统的后续维护陷入瘫痪。
…
信息化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经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结合专家的总结,笔者认为企业信息化成功的要素是:
人
在这个因素中,企业应具备:
-管理层关注和支持
-高效的项目团队
-充分的培训和沟通
流程
在这个因素中,企业应具备:
-完整的管理体系
-充分适宜的业务流程
-应用系统实施方法论
技术
在这个因素中,企业应具备:
-覆盖管理体系的IT解决方案
-满足业务流程需求的应用系统
-实施和维护应用系统实的技术能力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失败。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首先从宏观层面进行管理体系策划,围绕管理体系建立IT规划,然后分层次地推进信息化过程。最初的应用一般是办公系统和财务系统,然后是业务系统的纵深发展,业务智能应用属于IT应用的高级阶段。
企业IT解决方案
良好的企业应用应当覆盖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管理体系为研究范围,形成IT解决方案,并制定逐步实施的IT规划。
应用集成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同步考虑的问题,企业应用的集成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总体应用水平的优劣。
应用集成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解决方案发生改变,基于新的集成技术,可以把企业应用分为三大类:
企业门户 (Portal)
企业门户是支持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协同办公的前端应用系统。通过企业门户可以获得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共享、协同合作、现场目视化、业务智能等各种信息自动化支持。
业务管理 (BM)
业务管理类应用系统是支持各类业务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它们既可以作为后台系统通过流程引擎整合到企业门户展现的业务流程中,也可以以其它方式集成或者独立运行。
应用基础 (SI)
基础应用类应用是支持企业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和集成的基础应用系统。
笔者认为,理想的企业应用应当呈现如下体系结构:
这个结构图同传统的企业应用结构图有区别,明显的变化有三点:
1)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演变成了企业门户(Portal),并通过门户系统深入到各个业务系统的内部,并组织业务流程。
2)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ERP)演变成了业务管理(BM),因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纵深双向应用于企业,ERP已经无法覆盖业务运作的所有流程,取而代之的是多个条线应用的组合。
3)ERP的范围缩小为资产管理、会计业务,以及集团财务,各条线系统所需的会计业务功能则可以集中到ERP中来。
4)应用基础是从传统的数据接口发展为基于SOA构架的应用集成,此外,还应在企业范围内为应用系统的访问提供了统一的认证机制。
解决方案的柔性
IT应用还必须不断地持续改进,以便支持企业的发展变化,其中可能涉及到功能的更新、应用的替换。如何控制这类改变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企业解决方案柔性是指企业IT解决方案的应变能力。解决方案柔性使得企业可以方便地改变/更换解决方案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应用,并确保整体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柔性是企业应用实践的客观要求,因为:
第一,企业应用过程的都要经历从初级-中级-高级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规模的变化、行业竞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剧烈影响企业应用系统发生改变,企业解决方案的整体替换必将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变革风险。
第二,无论哪个软件厂商,都无法保证自己的软件产品能够覆盖企业应用的所有业务,在功能上超过所有其他软件,包括文化/习俗的支持。
第三,企业需要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应用系统,而系统整体替换所导致的巨额许可证费用和实施费用很可能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项目的性价比很低,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一些著名企业软件厂商已经具备提供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解决方案还是基于软件厂商自身软件为一体的,或多或少存在排他性。
然而,真正的需求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因为企业才是企业软件的消费者。软件厂商增强其解决方案的柔性无疑会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