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围绕知识资本的知识社会,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等正成为全世界杜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共同关注的新事物。然而当今我国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对知识资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如今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应非常重视知识资本的管理以赢取未来生存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制造业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正迈向服务个性化、技术集成化、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特点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便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制造业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的急剧变化做出灵活快速的响应,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另外,在制造业产品创新设计中所需要使用的经脸、原理、创意等非物化知识,是产品构造的基础是宝贵的企业知识但是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这些知识每天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所以,知识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将从制造业企业知识的分类和转化、知识管理的内涵、组织行为为出发点来探讨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的逻辑结构。
1 制造业企业知识的分类和相互转化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中的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编码知识和(codified knowledge)以及未编码知识(tacit knowledge)。隐性知识是指头脑中属于价值观、经验和诀窍的那部分知识,在制造业中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难于精确表达,不易编码与传递,如员工头脑中的know-what、know-how、know-why、know-when、know-with知识,它又被称作非编码化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容易表达的知识,可以形成书面文字,或者图形表达,易于传递、推广的知识,又称作可编码化知识,如制造业中零件图纸、设计规范等。制造业中这类知识的恃点是可以表达但尚未在倍息化装备中反映出来。编码知识,它是已经被充分固化在信息技术设备中的显性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是知识已经固化,其体现为设备本身的技术水平以及设备易于被人掌握的程度。它是系统的知识,可以在组织内和组织间传递,并受到法律保护。未编码知识,它表现为显性知识向编码知识的过渡阶段,这类知识的特点是处于一种动态的过程,随时被更新,最终成为编码知识。
经过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可以向显性知识转换,显性知识也可以内化成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充分固化后就成为编码知识,其也可以经过“未编码知识”这个阶段进而成为编码知识,而编码知识通过员工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成为员工的隐性知识,编码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质是显性知识间的转化。
2 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被称为第五代管理,它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深的管理思想。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率握和利用知识。它的目的在子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与交流,使知识创新成为可能。制造业是典型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实施知识管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制造业知识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a.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数据、信息、知识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制造业信息化已从当年的数据集成发展到了近年的知识集成。知识管理就是把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知识,用知识指导决策,最终使其转化为利润。企业信息管理的好坏、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知识管理的成功与否。
b.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必须落在支持共享和创新上,如果仅为了知识管理而做知识管理是缺乏具体的实用价值的。作为组织的个人价值并不在于他掌握了独有的知识和技术,而在于他能否与他人共本并革新这一技术。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二者内部的转化与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最终将企业塑造成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型组织。
c.知识管理追求的目标是提高知识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在知识经济下,知识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后的第四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持续不断地创遗新的知识和具有创意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是企业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管理是企业对自身知识资本创造的管理与运作,通过知识共享提高对知识的利用率,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的知识资本,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资本增值。
d.知识管理是一种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行为。组织的目标体现在企业智力资产的增值上,或者通过知识创新行为融合在产品或服务中。知识管理侧重对人的管理因为人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人又是组织目标实现必要行为的发出者。
e.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系统化、自动化的过程。一个组织目标实现所需知识系统必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应该存在一些系统内外的创新过程、系统与外部知识的交换过程、与人的互动交流过程。而各业务点上人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元应与各种业务流穆结合在一起,形成知识链,使得原本无序的知识由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了有序化。
3 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的逻辑结构
人的行为是其所拥有的知识所促使的,信息与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转化是靠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来完成的,知识和行为之间的互动,促使企业的组织行为需要组织知识、个人知识与其互动。所以,制造业企业要实现组织目标,就必须在组织行为和组织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密切的正反关系。
然而,组织的知识获取主要通过内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外部的工作实践、专家培训、查阅资料信息以及媒体信息等方式。知识的创新思想也就来源于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当知识拥有者属于组织中的一员,并为企业目标而便用时,这种知识才可以认为是组织知识的一份。不同的员工拥有不同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价值的知识,人员的流动对于隐性知识的流失影响很大,所以知识的显性化很有必要。知识的显性化,必须尽量地精确和详尽可以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如构建“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和某些知识点相关联的背最知识的素引)。另外,显性知识通过交流和转化后,应该形成员工的隐性知识,以引导和促进员工更高效率行为的发生,那么这也就是知识的隐形化。知识的共享和交流还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员工激励以及相应的制造模式来促进,当然,一定的知识储备、技术基础、知识结构也是必要的。
因此,基于前面关于知识管理氛念和内涵的论述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知识管理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偏要有效的组织行为,“有效知识”等于“有效行为”的互动关系的成立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有效行为的多少和作用的大小直接跟组织目标实现的质盆挂钩,从而有效知识的存盈和其价值决定了组织目标的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以及知识的创新决定了知识的产生,所以知识共享、信息获取、知识挖掘、知识交流、知识碰撞、知识显隐性转化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增强知识管理绩效的一个手段,是知识管理有关环节实现的一个有利工具和影响要素。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组织结构是否利于信息的传播、获取、转化,市场是否有利于市场信息的获得,组织的激励措施、人力资源状况、企业文化、技术基础、知识资源等等都是知识管理绩效的影响要素。
图1为本研究提出的一个制造业知识管理逻辑结构模型。
图1 制造业知识管理逻辑结构模型
4 结束语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发展从传统的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策与更新,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已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对企业的经背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制造业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市场环境和顾客的需求变化做出灵活快速的反应,知识管理的实施势在必行。
然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创新,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挖掘企业的核心知识,把知识管理过程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密切结合,挖掘、整合个人和集体已存在的知识或信息,并对之进行整理和创新,另外,还应加强员工信息和经验的采集,重视员工知识的加工、转换以及运用,使其转化为高效率的组织或个人行为,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最终实现组织及个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