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技术决定一切
网友 网络

医药领域没有技术,一切东西都没的谈。人命关天,一个达不了标、测不准的产品,客户说什么也不会买的,这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要求。Q很多人都在拿迈瑞和当年的华为作对比——都在不懈地投入研发,而且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轨道上。你觉得你们所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A我只能谈一些我了解到的东西。对比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医疗这个行业历史很久——X光都发明100多年了。但是,真正开始兴旺发达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CT得到诺贝尔奖,然后彩超的发明,还有基因技术等的进展。从技术特点上来说,这个行业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更深,技术跨度很大——人是最复杂的,所以为人服务的医疗设备的复杂性也很大——小到基因细胞,然后大到肢体器官,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专门、特殊的医疗设备或者是手段,互相不通用。

迈瑞已经进入这几个领域,有一部分共同的技术基础,比如说软件。但是,相应的还有非常多的专门知识,和其他知识相互间的关联度不是很大,研发难度很大。比如我们做生化产品,就要把精密机械和化学试剂两个学科的问题统合在一个公司去解决。

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过去20多年,全球医疗行业的整合和垄断很厉害。例如核磁的超导磁体,现在独立的超导磁体公司已经找不着了,都依附于某一家公司了。设想一下,如果互联网这个行业里,服务器只有一家两家公司可以做,那也就没有中国的互联网了。在我们这个行业就不一样。很多关键的设备和技术,全部是掌握在几家越来越大的公司手中,集中垄断度越来越高,阻挡了新的进入者。

Q这种技术壁垒是怎么突破的,自己在做还是跟他们合作呢?

A合作是非常难的。我们这么多年,自己突破了这些核心技术。比如说进入超声领域,我们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探头技术,其他电子技术相对来说都好办。例如信号处理,这些有规律的科学,能用数学公式表示的东西,我们都能解决。关键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数学公式表示的。这种知识属于一种经验实验,比如说像探头,纯粹是工艺,是Know How,我们咬牙花了10年时间研发。现在10个种类探头中,我们能解决八九个,个别的像实时的四维探头,我们还在研发当中。这个量相对少,我们可以买。还有试剂。我们可以做出精密机械来,但是如果没有试剂的配套,这个东西还是没用。我们也是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把常用的五六十种试剂全部自己加工。

我们现在所进入的几大领域,一个是生命信息和病人支持这个领域,这是一个大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目前是全球第3个几乎所有参数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我们现在一台机器的成本,相当于当年我们进入领域时一个模块的价格。现在,这些模块的技术都掌握在我们手里面,而且我们还达到了能够出口美国和欧洲的水准。还有数字X光机,除了一块板子以外,我们已经接近所有的东西自己生产的能力。

而另一个好的方面,这个行业你一旦进去,相对来说,能生存发展的时间就相对久一些,这一点也不像互联网。在这个行业,我们做一个产品,在中国大概是9个月到一年的审批;美国FDA的审批大概要半年多的时间。每一个产品都必须要有许可证。

Q医疗设备的研发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而且学科跨度很广——医学、电子、精密机械都要涉及,你觉得研发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是资金吗?

A的确比较复杂,而且我们所需要的每一个技术都是比较尖端的。比如我们有一个气流室,全是流体力学的原理,在200微米空间内加工,涉及到流体力学、设计以及精密加工。每一个学科都需要非常尖端的技术,那么反过来就意味着需要的人才也比较高级。我们上市以后,不缺资金,最难的是很难同时找到这么多人才。

比如说我们最新一代的血细胞分析仪,有一个团队是从美国回来的。但是,试剂上他们就相对弱一点,最后我们还得把试剂这块弄起来。这就像足球队一样,每个人都得强,试剂差一点不行,加工精密差一点也不行。我们当时做仿真的时候,一台彩超的计算量大概相当于150台左右微处理机并行的处理能力。大家知道手机只有一个信号处理单通道,可是彩超是60多个甚至100多个通道同时在里面,最后还要把这些功能做成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的产品。

这就对工艺水平要求非常高——又有原理,又要工艺,关键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们的人才都是靠自己培养,所以得有个过程,才能培养出领军人物来。我们的几个技术领域全是自己独立靠技术进去的。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把外面非常有经验的人请进来,都是从来没有经验的人慢慢学,学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所以,我们每一代的技术,都要花四五年的时间。像我们第一代生化技术,当时有十几个参数指标都很好,都能达到世界认可的水平,但就是还有两个参数指标达不到。什么原因?就是对这两个参数的认识,科学认识水平没到一定的程度,做的工作没达到应有的水平,那就影响整个机器运行不好。为了这两个参数,我们就又花了一年时间,最后达到要求后才推向市场。

Q这么看来医疗设备领域整个产业链也很复杂。那么,设计、生产,包括你刚才谈到精密加工都是迈瑞自己在做吗?

A应该是这样说,除了最基础的元器件,大部分东西都是靠自己生产的,因为买不到。比如说探头,我们就是从陶瓷片加工开始的,非常精密的加工。我们有非常强的制造能力。工厂有10万多平方米,从精密加工、PCB加工,到探头切割加工、焊接加工,甚至包括整机调试,全部都是我们做。

Q可否认为迈瑞自己在做一个生态系统?

A原来我们最早进行外包,现在叫垂直整合,意思就是说,我们尽可能少做,外面能生产就生产。可是,后来发现尽管我们开始启动很快,也不需要做很多的重资产,不需要很多工人,效果却不行。外面的工艺水平达不到,时间达不到,相应的成本也没有我们控制得好,于是我们干脆下决心自己做。加上现在我们也有量了,我们好多产品的单一型号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降低成本。现在,我们的生产工厂差不多是2000人的规模。

Q迈瑞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一直认为是研发,这是不是跟你技术专家的出身有关系?

A这跟行业特征有关系。这个行业没有技术,一切东西都没的谈。怎么拿到这个技术?有了技术以后,你怎么让客户买账?那是另外一套学问。但是你没有技术,就没有这些基础。在医疗领域,人命关天,一个达不了标、测不准的产品,客户说什么也不会买的,这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要求。这和汽车行业不太一样。比如说很多国产汽车虽然赶不上奥迪,但是许多客户也不一定需要奥迪的质量,能挡雨、能跑、不歇火就可以啦。

Q从外部来看,迈瑞从最初做代理到发展核心技术产品,然后资本运作、国际化,还是挺一帆风顺的,几乎没走什么弯路。而且,总的来说,决策还是很有前瞻性的。这些年,面对战略选择时,你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A现在回头看看,好像每一步都蛮自然的就过来了。总的来说,在决策中我们主要把握这么几条:

第一,过年20年迈瑞所进入的每一个领域,基本上都是没有中国公司做。我们做的一定是国内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而且要做到国内最好。

第二,我们每次进入一个新领域,都会从中端客户的需求出发。所谓“中端”,就是县市级医院的需求。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客户群体,其实是一段时期内非常实际的选择。中国市场非常独特,医疗设备购买力最强的客户群体还是大医院,并且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是眼睛往外看,更愿意买进口产品。实际上这20年的过程,由迈瑞领头,越来越多的大医院开始接受国产设备。并且,中端市场客户群体大,针对这个市场的产品有足够的量。

第三,就是从中端市场介入,下一步向两端走,一个向高端走,另一个向普及型方向走。

第四,我们同时注重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我们是中国在这个行业最早系统性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司,我们也是第一家真正达到国际化质量水准的医疗设备公司。

Q今年是迈瑞20周年,总的来说迈瑞应该处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你现在对迈瑞最不放心的是哪些环节?

A现在来看,迈瑞各方面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但是我们的目标也提高了。之前的成绩是让迈瑞取得在世界上参赛的资格。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不仅是要参赛,还要拿奖牌,这就需要我们在海外一些市场逐步成为前几名乃至第一名。这个确实比较有挑战性。

以前我听产品研发的汇报,一天可以听两三个项目,现在一天听一个汇报,有时候还不能完全把握要领。为什么?因为产品复杂了,对核心技术的要求提高了,面临的困难其实也更大了。在这种状况下,能否继续保持雄心壮志,非常重要。现在,一些工程师养成了莫名其妙的自信,这是很危险的。虽然我们不断克服了很多技术难关,但是稍有松懈,在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上就会落伍,造成在打下一仗的时候准备不足。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