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LM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变革及其实施风险规避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时间即将滑过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中国的领导者即将经历大的变革,即从经济层面的改革开放到公民社会的发展完善。那么,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市场也正在进行着自身的调整—与其而来的,还有对更佳领导力的迫切需求。不只是政界领导才须承担变革使命。事实上,各企业或机构的负责人各自都有机会去改变世界运转的方式。

今天,从会议室到餐桌,人们都在探求新的做事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断点时代依然充满了机会,只要人们有勇气有决心就行。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十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虽然现在还不好预测,但我敢肯定成功的领导者赢得竞争不是靠拼死硬撑,而是靠灵活应变。

PLM引领突破性产品创新

    “创新或者是死亡”,是大多数企业家们都知晓的一个“咒语”,因为对于理解产品创新重要性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然而,企业不但要搞产品创新,还要准确把握产品创新的种类。

    为了规避商业风险,很多企业把大多数产品开发项目和投资“倾斜”于那些小规模的、修修改改类的创新,即“线性创新”。虽然这样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产品创新的速度和质量都是不高的,如果以此为企业的创新策略,那么企业的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

    对世界百强企业的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表明,那些领先的创新者,诸如:苹果、索尼、3M、诺基亚等公司,他们以战略的眼光,具有前瞻性地地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并且将更多的产品开发资源用于高难度的产品创新研发。这样的研发创新,属于“客户驱动的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企业研发资源的投入,当然应该是侧重于突破性创新和客户驱动的创新,因为这两种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和更持久的回报。以下是对三种产品创新的简要说明:

    线性创新——具有开发、引进标准产品或为某一产品家族增加一些产品数量的能力,满足或超过业界平均开发时间周期和创新水平,跟随业界标准技术路线(例如:CPU,内存等)。这是个“向别人看齐”的策略,通常无法产生持久的回报。

    客户驱动的创新——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动态重组、修改或裁剪产品零部件以组装成新的、客户化的产品的能力(例如:PC机、自行车等)。这是个“按需生产”的策略,增长最快。企业可以通过Web门户网站来帮助客户指定和设计他们的产品。

    突破性创新——创造前所未有的产品、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或者动态地扩展现有市场的机会(例如:诺基亚的数字手机、索尼的Playstation等),是产品“正确上市”的典范。这是个做出行业“杀手锏”级产品的策略,效益和回报十分丰厚。

    显然,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要实现突破性创新。而突破性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企业智力资产,提供智力资产管理的系统恰恰是PLM。

 

 

 

PLM信息化的成本

    Meta公司最近又提出了一个信息化所有者的总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概念,认为信息化成本应包括硬件、软件、专业服务、内部员工成本等,TCO还包括了软件安装和两年内维护成本,升级和优化系统成本。

    软件与实施:

    PLM系统实施的成本通常包括两方面--软件购买和系统实施,而系统实施费用主要包括用户业务流程重组(BPR)、软件二次开发和用户培训。

    如果PLM套件的成本是300万美元,加上安装、施工、迁移的成本后,通常必须再向上增加3~4倍。

    至于变革给企业所带来的成本,很难以量化的数字来衡量,一般需要与变革后所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因素做综合比较!































































 































































中国PLM信息化分析

    1. 应用现状与失败表现:

    PLM信息化软件在中国的应用现状:1.橘子红了,好看不好吃。2.炒的热,吃着冷。

    项目失败的表现特征:1.撤项2.降低项目目标3.资金超出预算4.项目周期被无限延长。

    一个成功的PLM项目往往是:实施成功=有准备的企业+合适的软件+有效的实施。然而,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 对企业的几点忠告

    ●在领导未理解PLM之前,不要上 PLM 系统

    ●绝对不能让不理解  PLM 的人员去选择 PLM 软件

    ●谁选择  PLM 软件,谁负责 PLM 系统的实施

    ●让接受了 PLM 培训的人员去实施 PLM 系统

    3. PLM系统只是一种系统而不是神灯

    企业最高领导对PLM系统要有科学的预期,PLM系统是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管理工具,PLM系统应用在企业发挥作用受PLM软件、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是万能的。

PLM变革风险集与控制

    1. 实施风险集

    a、各类因素对比

b、PLM实施风险集

 c、外部环境风险

    1.法律风险

    项目未能按期、按质完成,负面效应可能带来招致股东、客户或供应商的不满情绪;信息系统和其他系统倘若不符合政府或行业的要求,可能受到制裁或起诉;

    2.竞争风险

   实施时间长,影响公司正常业务,短期内竞争力受到影响;

    3.外部资源风险

    PLM的核心是供应链管理,它对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PLM变革风险及规避策略

    a、实施风险------选型风险

    1.选型风险

    ●企业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造成浪费;

    ●为节约一时成本,所选软件无法满足需求。

     2.风险规避

    ●做好企业的需求分析;

    ●本着实用的原则,同时注意系统的开放性;

    ●不能只顾一时的成本,要考虑一段时间内的成本。

    ●考虑软件厂商综合实力。

    b、实施风险------人力资源风险

    1.人力资源风险

    ●项目领导缺乏良好的领导能力;

    ●缺乏具备特长的专门人才;员工素质不能适应;

    ●项目实施抽调过多人员,影响正常业务。

    2.风险规避

    ●聘请专业咨询公司;

    ●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c、实施风险------业务中断风险

    1.业务中断风险

    ●项目的负面效应可能会破坏正常的业务流程并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业务的中断可能对营运设备和环境造成影响,导致不良的工作环境。

    2.风险规避

    ●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咨询公司丰富的实施经验可以使企业损失最小化;

    ●做好详细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

    d、实施风险------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

    ●项目预算失败,成本失控;

    ●项目资金的支付可能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2.风险规避

    ●事先有效计划,财务预算保证

    ●企业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e、实施风险------欺诈风险

    1.欺诈风险

    ●员工可能谎报自己的技能或歪曲项目状况;

    ●也可能通过对未设置完成的计算机系统改变数据而获取利益;

    2.风险规避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做好数据安全和保密;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f、实施风险------期望值风险

    1.期望值风险

    ●企业高层领导认为PLM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宣传误导。

    2.风险规避

    ●高层领导要对PLM有正确认识;

    ●加强培训,统一认识;

    ●强调“实事求是”的作风。

    g、实施风险------理念“空心化”风险

    1.理念“空心化”风险

    PLM包含的管理内涵有其赖以存在的基础。

    ●即使软件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但没有做到员工的实际接受;

    ●或仅仅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却没有数据、制度的及时到位,就有可能形成管理理念的“空心化”,这种理念必然只是“一阵风”。 

    2.风险规避

    ●舍得在培训与实施咨询上的投入,促使先进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上下达成共识。

    ●为企业未来的需求留有余地,不能要求软件降格为对手工操作的电子化。

    ●积极主动地进行企业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将更多的精力由IT项目转向管理项目。

h、实施风险------“目标侵蚀”风险

 

    1.“目标侵蚀”风险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会容易忘记预期目标,在各种利益均衡和困难面前降低原有的目标,这种企业预期目标可能受到侵蚀而在不自觉中降低的风险称为“目标侵蚀”风险。

    2.风险规避

    ●设立系统实施的总目标和细分目标,并在实施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估;

    ●企业改造过程专注于目标,不追求表面上安逸的“实施捷径”;

    ●在处理各种冲突时不放弃大的原则。

  i、实施风险------“管理层责任”风险

    ●PLM项目需要企业高层管理的承诺,给予项目足够的重视

    ●是否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就可以了?

    ●实施PLM系统必须由企业一、二把手参加项目领导委员会, 对企业研发流程重组和重大业务流程的改变进行决策。

    ●在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动荡,从而产生模糊和不确定性,这为企业中的管理者以至员工寻租提供了比平时更为便利的条件。西南某烟厂把信息化变成了“党同伐异”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实际上,一把手并不需要真正亲自来解决信息化系统的技术问题,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协调好各个层次权限的分配,并且消解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企业内部必然产生的对抗情绪。

 

 

管理层PLM项目投入时间

    j、实施风险------“培训、培训、再培训”!

    如果有人问:“在实施PLM的企业里,哪些人需要接受PLM培训?应何时进行?”回答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要接受相关培训,且培训要贯穿始终。”

 

k、实施风险------“十二分数据”

    对信息系统一般有这样的描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系统成功上线的前提。

    在物料清单、工艺路线、零部件模块化标准化、研发流程等数据的准确度低于90%时,先不要运行PLM。

    在PLM实施中,哪怕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带来最后的失败。也许就像木桶理论一样,任何一块短缺的木板都会带来崩溃。

    3.  两种PLM系统实施的主要差异

  在PLM实施中,哪怕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带来最后的失败。也许就像木桶理论一样,任何一块短缺的木板都会带来崩溃。

结论:

    回顾中国制造企业这些年及目前所实施的信息化项目,没有成功与否的评价,因为这是企业必须选择的方向,当然肯定有不理想的项目,但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至少让我们知道了一条不通的道路,同时探索出可成功的路线,因此,为了避免企业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少走弯路,制造企业应该制订出企业发展战略来重新规划自己的IT战略,而规划的思路就应该是借助专业的公司来做专业的事情。

    我们相信:变革与创新,不仅关系到我们,更关系到整个世界。

相关文档推荐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PDF

22381351017  0.68MB 51页 积分5

甲方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交流.PDF

2140302314  4.66MB 66页 积分6

企业信息化ERP解决方案.PDF

2138581208  9.06MB 158页 积分10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应用.PPTX

214052293  14.29MB 64页 积分8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PPTX

214052281  4.68MB 32页 积分6

通信企业信息化规划IT架构规划.PPTX

214052275  0.72MB 49页 积分6

某上市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PDF

214062262  0.49MB 9页 积分5

企业信息化方案.PDF

214052207  0.75MB 47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