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涛:资本和它的主义
樊 力 网络
   57岁的靳海涛算得上一个可爱的“老头儿”,不乏江湖义气,也兼具土狼式智慧,在圈内被称为“南帝”。他领导的深创投有国资背景。“一堆钱,一帮人,在国有体制下出问题了、亏了,人家会怎么说?”







  约束条件多、压力很大,且看靳海涛的深创投如何连续三年在内外资创投企业综合排名中稳占第一!







  深创投的办公室位于深圳投资大厦的11层。楼上便是深圳市国资委。
 
连续三年,深创投的综合排名在内外资创投企业中位列第一,它今年12岁。12岁的深创投当前管理的创投基金逾200亿元,已投资金额逾近100亿元,已投资企业近400家,其中82家在全球17个资本市场上市。



  仅2010年一年时间,其投资的企业便有24家挂牌上市,一举改写创投界全球记录。



  因被哈佛大学编入全球案例教学库,2011年3月,靳海涛站到了波士顿的讲台上进行演讲。



  嗯,华丽丽的硬数据。同样华丽丽的,还有当家人靳海涛那枚标志性的光头。



  10月的一个晚上,我们抵达深圳,入住深创投楼下的宾馆。有人敲门。开门。门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颗光头。



  “先看CCTV5!亚锦赛决赛,最后一节!”



  可电视坏了。靳海涛有点着急。叫来服务员捣鼓半天,最后他选择了抡起袖子自己上。



  “一分之差,中国男篮险胜约旦。”机顶盒终于弄好了。



  “嘢!”靳海涛大叫一声。他今年已经57岁了。



  57岁的靳海涛,算得上一个可爱的“老头儿”,不乏江湖义气,也兼具土狼聪明,在圈子里被戏称为“南帝”。另外几位大牌中,阎炎被叫作西毒、沈南鹏被叫做东邪。靳海涛有别于他们的地方在于深创投的国资背景。“一堆钱、一帮人,在国有体制下出问题了,亏了,人家会怎么说?”



  ——深创投干得不错。即便在它推动上市的80多家企业中,亦不乏第一。



  比如,第一家在德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丰泉环保;



  第一家从H股回归A股的企业,潍柴动力;



  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三诺数码;



  第一家从创业到上市仅用四年时间的企业,信维通信;



  第一家在中国台湾上柜的陆资企业,深圳天鹏盛;



  第一家在全球资本市场IPO的网络视频公司,乐视网;



  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风电整机制造商,明阳风电……



  ——深创投也干错过。有人说,一家经常将成功案例挂在嘴边而不谈失败案例的创投,至少不够坦诚和自信。靳海涛曾经公开谈论失败案例。更重要的是,他从中看到遗憾也得出了教训。而这部分我们会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介绍。



  好了,让我们开始这段关于深创投的旅程吧。我们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深创投是什么?2.深创投为什么?3.深创投怎么投?



  上:深创投是什么?



  “不塞项目,不赛人”



  深创投全名深圳创新投资集团,1999年9月,正式成立。第一任总裁是阚治东。



  阚曾因组建申银万国在证券界小有名气,加盟深创投,是其第一次涉足创投行业。



  深创投落地深圳(后来的本土创投聚居地);深创投不叫创业投资,而直接取了创新投资的名号;深创投得到时任深圳市长李子彬市场化运作的许诺,“政府不塞项目、也不塞人,立足深圳、面向全国。”



  从最初的模式设计上看,它的确接了特区的“地气”。这种不囿于本行政区域投资且相对市场化建制的官办VC,在今后的若干年也很鲜见。



  此处,我们有必要通过当时的当家人阚治东,来放射来相对逼近早期的深创投。



  阚治东在证券界晃荡了20年,元老级别,最后却莫名折戟于南方证券,身陷囹圄二十余天。这二十多天里,“如果把管金生、张国庆(原君安证券创始人)、陈浩武(原湖北证券创始人)等人也关在这里,那么几乎可以开一次中国证券业的开创者大会了!”阚治东语。



  出狱后,证券大佬们又一同重返资本江湖,也再“不用担惊受怕了”。



  深创投,是阚治东前往南方证券前的最后一站。



  其第一批股东包括深高速、深圳机场、盐田港、中兴通讯等。境内创业板迟迟不开的情况下,深创投通过海外上市和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了部分投资项目的撤出和股权变现,当年即实现了利润分红,虽然数额不大。于是第二年增资到16亿元的计划,参与者踊跃,甚至上海大众公用、以及当时的上海首富周正毅都要求大额资金进入。



  不过,从大环境看,深创投是生不逢时的。同彼时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众多创投一样,深创投成立之初寄望于创业板的按期推出。只是创业板一波三折、迟迟不开,本来活跃的深交所和上交所也进入冬眠,A股市场的IPO窗口几乎完全关闭。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很多VC就这样活活憋死了。



  与之同时,外资创投的日子如何呢?



  直到2003年之前,IDG管理的基金规模一直是2亿美元,同样情形的还有鼎晖投资,而作为软银亚洲信息基础基金总裁的阎焱,此时还不得不接受日本总部的遥控指挥。



  要知道,这可是日后在中国最牛的3家外资风险投资商。



  ——好了,继续往下走。



  士农工商学



  深创投虽有官方背景,但短期财务压力仍大。很长一段时间,其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委托理财,而非创投。这令深创投饱受非议。



  2002年,阚治东离开深创投,受命前往伤痕累累的南方证券。继任者是陈玮。



  数年后,离任的陈选择了自主创业。其组建的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东方富海)身处天安[3.78 -2.83%]数码城,与深创投所在的投资大厦,相隔并不太远。而他弃国有体制,选择市场化机制的行为被人们一遍遍追问对错,却无人能给出答案。



  ——该轮到靳海涛登场了。那是2004年7月,深圳的天气已近燥热。看看他的履历。



  1969年,15岁的靳海涛入伍当兵。6年的军旅生涯,不仅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还让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农民。“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干农活,插秧插得特别好。”



  七年后靳海涛复员,在北京761厂从工人做起,然后读书。突然有一天,领导们觉得他也可以当领导,于是靳海涛成了该厂的厂办主任兼书记。再后来,靳海涛出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系统工程局综合处处长、计划处处长、深圳市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1993年,靳海涛到风雨飘摇的深圳赛格集团出任副总经理,这段经历为他后来进入创投行业埋下了重重伏笔。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资本运作的实业集团,赛格经过系列大手笔整合后赛格集团的资本运作非常成功:5家子公司经过整合后亮相资本市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赛格系”。赛格经验在当时也被广泛推广。



  事实上,要给过去的靳海涛一个静态标签是很难的。



  创投圈中,他不像薛蛮子、厉伟那样出身名门,成长路上阴差阳错地遍遇高手名师,风景看尽,靳祖上三代似乎都没啥“经商关键人物”,勉强算得上突出的可能还得追溯到他爷爷,据说当过英资焦作某煤矿的矿长;他也没有阎炎、熊晓鸽那样的留学经历,虽然曾经在摩根士丹利总部有过一段时间的高级培训。



  靳海涛的特点是扮演过中国社会士农工学商多种角色。在冷酷贪婪的创投圈中,一头狮子指挥的一群绵羊,未必斗得过一头老狼带领的一群土狼。有人说,只有靳海涛这样经历的人,才领导得了深创投那么庞大复杂的一个团队。



  那么,深创投是有多庞大复杂呢?



  彼时,这家深圳最大的国有背景投资公司已经被市政府认为“问题非常严重”,注册资本金才16亿元,而外面“漂”着的就高达16亿多(因为委托理财等原因收不回来),早期投资的公司也找不到退出通道。



  此外,国有框架内的创投人显然在激励上不及外资或者民营那般刺激,但要从个人能力上讲则又很难区分伯仲。那么,如何让这群人高智商高心气的员工留得住,卖力干、能服气,这就是门艺术了。



  让艺术的归艺术吧。在深圳市领导找到靳海涛征求他是否愿意到深创投的意见时,靳海涛说,我很愿意。



  中:深创投为什么?



  战略,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



  砖头被一块块地抛向了天空。最后,落到地上的居然组成一座房子。这有可能吗?



  有的。但绝大多数人仰望天空的人,都先被砖头砸死了。



  ——1999年到2005年,创投大牌们实际上都处在一个冒着被砖头砸中找房子的状态。尽管很多人都想做出漂亮的“本垒打”(投资圈俚语:指回报超过10倍以上的案子),但毕竟本土资本市场还不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仅靠转让退出如何做得大如何玩得转?



  多年来,政策的风,刮起来又沉下去,沉下去又刮起来。



  真到那一天到来,捕风的人会像看到电流经过身边。2004年5月17日,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深圳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第二年8月23日,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争论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尽管各方阻力仍大,经济学家们依旧激烈地争论着改革会不会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探底,靳海涛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本土创投企业创造了一个在国内市场退出的渠道。这使得创投企业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创业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其实是接力棒关系。”



  2005年10月份,在以色列访问的靳海涛做了一次主题演讲。第二天,以色列主流报纸则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中国创投的春天即将到来》的长篇报道。



  这篇报道后来在国内同行中也引发了反响:“老靳的判断靠谱吗?我们是要动起来还是再看看形势?”



  “领先一大步,赔钱等三年。领先一小步,发财挣大钱。”这是靳海涛的口头禅。选择在未来还相对模糊,其他创投还在收紧钱袋的观望时分大举进攻,这很需要勇气。“我们开始对公司的投资战略做调整,由原来的稳扎稳打、适量投资转到大举进军、放大投资量,并且快速建设投资后服务体系。”靳海涛说。



  此处,我们很难用文字描述这种巨量的调整。但对于当事者来讲,每一步的风险以及担当的未知甘苦自知。



  在投资方式上,深创投开始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国外传统模式的投资程序。其分别成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在进行投资时,两个部门需分别对项目出具分析报告,经过综合讨论后再决策,这有利于决策的公允性。



  同时,整个投资决策的过程也向全体员工开放。每个员工都可以旁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最后的项目决策时,如果多数外部专家不同意,哪怕内部的投委会委员完全赞同,此项目也会被否决。



  随着深圳中小板全流通的实现,2006年6月27日,深创投投资的同洲电子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深圳重启IPO后第二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同洲电子”的成功上市为标志着历经风雨的本土创投终于拉开了国内资本市场成功退出的序幕。



  ——行业的春天终于、真的来了。当然,夏天、秋天、冬天也会来。



  它叫“政府引导基金”



  这是一个可以体现靳海涛“土狼聪明”的地方。



  起初,面对一众外资创投,深创投的国有体制并不占优势。但正如那句俗语“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靳海涛的打法让人始料不及。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深创投的体制劣势瞬间转变为优势。



  所谓政府引导基金,即地方政府出一部分钱,一些商业机构出一部分钱,然后交给职业的创投来管理。政府出资部分设置一些特殊的游戏规则,特殊的游戏规则中再加进一些引导的政策——



  比如,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投机构带动民间的资本成立更多的创投,这些创投共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又如,地方政府希望辖区内重点发展什么产业,新农业?高科技?引导基金便会重点向这些企业倾斜,已经基本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推动他们进入资本市场。



  2007年初,中国第一支政府引导基金——苏州政府引导基金宣告成立,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后调任深圳市委书记)率领“四套班子”出席剪彩仪式,这样的重视程度让靳海涛自己都没有想到。



  那么,政府引导基金对于深创投价值何在?



  首先,解决了项目源的问题。用靳海涛的话说:“各级政府熟悉本地企业,是他给你推荐项目好,还是自己漫山遍野走街串巷找项目好?现在很多创投机构最头痛项目源,深创投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次,由于创新投本身的国资背景,又是合作方,创新投得以与地方政府建立起一个良好互动的关系。积累的资源对于被投企业而言,又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其三, 深创投通过管理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实现了低成本区域布点扩张。



  2005年全年,深创投只投了10个项目;2006年14个;到了2007年,公司就投了44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2亿元;2008年投了58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3亿元;2009年投了44个项目,投资额超10个亿;2010年投了69个项目,投资额超24个亿;2011年1-9月份投了58个项目,投资额超20亿元……



  事实证明,政府引导基金对于地方资本同样起着聚沙成塔的作用。比如苏州基金组建前,当时的苏州只有两家创投企业,发展到现在有了近两百个创业投资机构,投资能力已经超过三百亿元人民币,形成了庞大的民间投资大军。”靳海涛说。



  迄今为止,深创投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率先设立并管理了近50家政府引导性创投基金。深创投无异于在全国织起了一张项目输送网,多个地方政府俨然成为其“供应商”。



  ……



  如今,这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已开始为各类风投机构效仿。



  如今,这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已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



  贪婪生产力



  资本是贪婪的?物理性的资本何以贪婪?贪婪的是资本背后的人性?人性中好的主义如何与资本的生产力相结合?企业成长的周期如同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创投企业而言,主战场摆在哪里?



  按照靳海涛的总结,“投资初创期的项目,可能是成二败八;投资成长期的项目,可能是成五败五;投资相对成熟的上市前的公司,可能是成七败三。”



  自2006年起,深创投开始把投资阶段不断前移,主要投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这种前移风险虽大,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也会高。降低风险的手段有吗?那得看,深创投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怎样的配套服务。



  ——60年国庆,当人们被天安[3.78 -2.83%]门广场上那块长达56米的LED显示屏所吸引时,靳海涛已瞄上其背后的生产的企业——勤上光电长达三年之久。



  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家高科技企业原来竟是做储物架和灯具的企业。那时勤上光电储物架产业已做到顶端,产业升级及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东莞勤上光电董事长李旭亮看到了一个新方向:大功率LED照明产业。这个产业是今后节能减排的方向,未来将会取代现在的照明方式。于是,靳海涛给了李旭亮第一笔风险投资。



  勤上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在半年财务报表上出现了赤字。靳海涛又牵头进行了第二、第三轮融资,解决了勤上缺钱的问题。



  但是勤上又卡在LED散热器的问题上。“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LED的寿命会从5~10年变成1年多。我们可以靠自己解决问题,但需要时间,商业战场不等人。”李旭亮说。



  而靳海涛为李旭亮赢得了这个生死时速。



  靳海涛组织投资的专做散热器的企业与勤上对接,既提高了散热水平,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利用深创投的政府资源,帮助勤上开拓市场。



  勤上终于走出困境,转型升级获得成功。迄今其LED路灯安装已超过5000公里,亚洲第一。就在我们封稿时,勤上光电成功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了。



  这种为投资企业提供完善性保障服务,也成为靳海涛独一无二的投资服务模式。



  靳海涛总结了四个方面:首先是帮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服务;其次是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服务;第三个方面是高层次的服务,这是以前私募基金做得比较少的,就是要把服务前移,前移到企业的产供销循环体系中去,做资源整合的服务;第四是雪中送炭式的服务,这种服务更重要,深创投将其定位为处理疑难杂症。



  而靠着这样的模式,目前,深创投在中国已投资250余家中小高科技企业,46家企业已成功通过全球15个资本市场的IPO退出。这样的数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打破过。



  下:深创投怎么投?



  深创投的思维方程式



  •关于投资领域



  我们需要具体的案例,并以此管窥深创投的投资手法。



  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是第二代宫颈癌疫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预计拿到新药证书的时间在6年以上。这期间一直进行投入而很难产生收入,创始人陈小江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深创投和另一家民营投资公司前期总共3300万元的投资,陈小江无法想象如何在这漫长的新药证书获批的时间内,把企业坚持到最后。



  在靳海涛的规划中,康乐卫士一开始就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操作,他认为这一疫苗会成功搭建出“有名望、有品牌”的大平台。因为看好这个新兴的项目,即使在康乐卫士未能正式生产产品的情况下,深创投仍进行了第二期投入,直到该产品完成临床试验进入产业化。



  多年总结梳理,靳海涛看好八类新兴产业,深创投牢牢将之锁定:一是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二是传统产业转型的企业;三是互联网的应用企业;四是文化创意产业;五是连锁服务企业;六是新型农业;七是新型能源与环保产业;八是创新了商业模式的企业。这八类新兴产业的核心之处恰恰在于他们具备共同的特质——企业的高成长性。



  截止2010年6月,深创投有82%的投资项目、73%的投资资金投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这些尚未成熟的中小企业不仅不会因为缺少资金而夭折,而且许多企业还从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需要“烧钱”与“烧钱”的需要



  在上述行业之外,深创投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主要投资于“自我积累+烧钱”相结合的企业,不断推动企业成长模式的转变。



  通常来说,企业有三种成长模式,分别为自我积累为主、烧钱(短期内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花钱像烧钱一样快)为主和“自我积累+烧钱”为主。我国企业过去大多以自我积累为主,目前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既“自我积累+烧钱”相结合将成为企业主流成长模式。有些创新型企业不“烧钱”就无法成长,有些企业虽然从现状上看不需要“烧钱”发展,但如转换发展方式或转换经营模式就可能需要“烧钱”。



  例如,“好想你”枣业2007年的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连锁加盟店不到500家。深创投投资后,企业突破自我积累瓶颈,通过烧钱迅速扩张和成长,2010年净利润就接近1亿元,连锁加盟店超过2000家。



  深创投所投资的东方日升新能源属于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对海外市场有较高依赖性。然而,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受2008年的金融海啸及多晶硅价格较大幅度下降的影响,经营出现困难。



  在整个行业大洗牌的过程中,企业通过烧钱逆市高速成长,杀出血路,2007年大约2000多万净利润,2008年快速增长为7000万净利润,2009年增长到1.1亿元净利润,2010年更是突破到2.75亿元净利润,成为国内第一家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发行审核的公司,并于2010年8月23日登陆国内创业板。



  又如,深创投所投资的上海赛金生物医药,其2009年初的净资产为45.8万元,但投资时投资者对公司融资前估值为4亿元。公司在成立的9年内持续烧钱进行新药研发,终于成功,国外同类型药品在2009年全球销售额达到78亿美元。



  公司一旦获得新药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文,将会取得爆发性的成长。



  那些“失败”,那些遗憾



  有人说,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时,可以看到乒乓球慢慢地向自己飞过来,以及自己如何接住或是漏接了这个球。



  同样,专业投资人同样能从失败的项目中读出“失败”。



  什么是创业失败?倒闭了是失败;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却陷入平庸也是失败;预期目标和现实相差很大,也是失败;想做大做强,但总是小打小闹,也是失败;一遇风雨就飘摇,也是失败。



  以下是靳海涛的口述——



  做创投的都要研究失败。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失败?第一是创业者的精神和道德层面;第二是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第三是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第四是产品技术层面;第五是商业策略与经营模式层面。



  我们原来投资的一家企业做艾滋病药研究,预期可以是个明星企业。如果这个企业还存在的话,肯定在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阵容里。但是它倒闭了,老板也锒铛入狱了。为什么呢?在做企业过程中,他利用这个平台,想自己挣更多的钱。如果一个创业者把钱看得最重要,早晚要失败,因为他可能为了钱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我们投资的另一家企业,在路由器行业兴盛时做路由器,做得不是太成功,就转向网络安全。干了一段,又不行。现在转向了系统集成——一个在中国可能做不大的行业。如果这位创业者坚持做路由器,我想,这家公司至少不是现在这种境地。



  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创业不能只知道今天干什么,不知道明天干什么。比如扩张。对于创业者来讲,第一,不能做小脚女人——不去扩张。第二,不能偏听偏信资本运作者的主意,在不该扩张的时候去扩张。要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去做。扩张不及则忧,但扩张过度,比不及还差,就像一句成语“过犹不及”。



  我们投过一家做工业化厨房的企业,第一个厨房还没有运行,就去扩张做第二个厨房。第一个厨房的运营是非常必要的,在运营中找到好和不好的地方,再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第二个厨房。结果还没能把第二个厨房扩张起来,资金链就断裂了。



  还有就是企业的资本运作战略出问题。很多企业家缺乏资本运作的判断能力,偏听偏信财务顾问。但如果企业制定了资本运作的规划,企业家一定要自己首先搞明白,完全明白是不大容易的。要持续积累,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体了解后,还要做到兼听则明。比如只听一家财务顾问给出的意见,也许会违背企业利益最大化。因为财务顾问是有特长的。比如说有的机构的特长是做美国上市,他如果给你推荐别的地方,他的饭碗就没有了。



  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很多创业企业是家族企业,不少还是夫妻店。我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企业想成功,必须关掉夫妻店。家族企业想成功,必须适度地进行决策阳光化。家族企业会产生什么问题呢?第一是员工缺乏责任感;第二是碰到困难的时候,员工很难跟你同舟共济;第三是无法做到集思广益。



  还有核心创业人员持股比例过低。核心创业人员的持股比例如果低于30%,成功率就低(国有企业除外,国有企业给员工10%或15%的股份就很好了,因为基础不一样)。我们投过这样的企业,行业很好,企业水平也很高,但从这个公司出来的人,已经缔造了一批伟大的公司,而这个企业却走向没落。原因就是骨干没有股份。还有一些靠风投支持下来的公司,大股东是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团队持股比例很小,这种企业的成功率也低。创业者骨干股份少,做事的心态和办法都不一样。



  另外,创业也好,投资也好,不要在行业中后期或顶点进入,否则未来3~5年都是艰难的生存期。我们曾经投资一家企业,投资当年就是利润最高点,因为这个行业走到顶点了。要选择在行业的爬坡阶段投资。2006年底,我们投资了做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利润不足300万。在别人还不敢投的时候我们投了,结果企业高速成长,2009年利润已经达到4000万元,上市了,我们赚了近50倍。



  最后一点,不要忽略新项目的凌乱美。对项目亮点的准确判断是成功的一半,比如腾讯。十年前,腾讯找我们投资,我们看不明白,或者说对凌乱美没看明白,没投。如果当时投5百万元,现在的市值应该是400亿元……



  当然,人生怎会没有遗憾?



  总有遗憾。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