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方法浅析

来源:网络 作者:曹斌 王皓
库存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方法对企业物流成本有较大影响。合理的库存能够防止生产中断,节省订货费用,改善企业服务质量,间接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且有助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过高的库存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导致库存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而且,过高的库存量会掩盖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库存积压可能导致库存物资变质或失效,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因此,研究库存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1 当前比较实用的传统库存管理方法

1.1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

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仓库中库存物资的价值把所有物资分为三类。种类数量少,但价值大的物资为A类,为重要物资。这类物资应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但占用的资金却很少的物资为C类,是不重要的物资,一般进行简单的管理控制;其它的物资归为B类,种类数量和资金占用均介于A类和C类物资之间,采取折中管理方法,进行一般的管理控制。

但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并非尽善尽美,在实际生产中,库存物资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其在生产中的作用。有的物资虽然价值比较低,但在生产中却起关键性的作用;有的物资价值很高,却不是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根据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是另一种比较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

1.2 关键因素分析法

根据库存物资在生产经营中所起关键性的大小,把它们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先级。不同的级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1 关键因素分析法

 

管理要点:最高优先级物资不允许缺货,因为它是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偶尔的缺货都会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为了保证供应,一般和此类物资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结为战略合作伙伴。较高优先级物资允许偶尔缺货,因为基础性的物资在市场上有较多的供应商,可以很快的做出选择。中等优先级的物资,在生产中比较重要,但不是关键因素,因此它的缺货不会对生产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缺货,其需求可根据生产进度计划进行计算,这也是降低库存管理成本的一种方式。

关键因素分析法相对较适用于生产性的企业。对于销售型企业,如家乐福、沃尔玛,进行关键因素分析就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可以根据商品的月销售天数(即这种商品一个月中有多少天都有销售)作为划分的依据。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和关键因素分析法都是用一个因素来对库存的物资进行划分。事实上,只用一个因素并不能完全客观的反映出库存物资在生产或在价值方面的作用。如,有的C类物资,尽管它的价格较低,但是,如果这种物资的缺货风险大,市场上不容易采购,仍进行一般的管理控制,那么,可能会造成误判而不能及时供应,对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因此,如果能用两个指标对库存物资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3 供应细分法

用两个因素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一是成本/价值,作为横坐标;二是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就是在市场上获得这种材料的难易程度,作为纵坐标。这样,可以把库存物资划分为四类。

 

 价值比较低,在市场上很容易购买。且风险比较小的物资划为策略型物资。管理重点主要放在管理成本控制上,需关注交易过程的管理,侧重整个采购过程成本的下降。价值比较大,在市场上风险性比较小的物资划为杠杆型物资。杠杆型物资价值高,库存成本大,但市场供应充足,较容易购买,因此,管理重点应放在库存成本的控制上,可以考虑在不影响供应的基础上,以各种方法有效地降低直接采购成本,和供应商签订短期合约,以便能不断寻求、更换、转向成本更低的资源。

相关文档推荐

AI赋能准时达库存管理研究报告.PDF

2138581250  0.87MB 33页 积分4

库存管理基础.PPTX

315616588  1.44MB 36页 积分6

库存控制管理.PPTX

315617568  0.63MB 60页 积分6

库存管理控制的基本方式.PPTX

315617567  1.28MB 48页 积分6

库存周转率及库存管理方案.PPTX

315616544  1.36MB 37页 积分6

如何进行有效地库存管理.PPTX

315616543  0.23MB 25页 积分5

大规模制造网络安全库存管理.PDF

22321151219 杨超林 2.45MB 22页 积分5

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PPT

315617304  0.25MB 56页 积分4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控制.PPTX

5647 CIO之家 0.55MB 61页 积分4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