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城市综合体
谈及长春项目,富士康集团的杜经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刚签完约,目前还未开工,玉山新天地项目是富士康集团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由集团的商业地产部门来运作,该项目在全国是第一家,其他城市也还在谈,分布很广。
资料显示,“玉山新天地”项目位于长春市朝阳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富士康计划整合周边商圈,以时尚消费体验、3C销售与科技体验、国际办公及创意育成为重点,开发6A创意中心、赛博数码时尚广场、新天地购物中心、多媒体广场等一系列城市综合体项目。并在项目中建设以“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的大型数码广场,以及长春第一个最大的室外巨型LED墙、户外大型IMAX环幕及多媒体休闲广场。
长春市朝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由于富士康玉山新天地项目只是签了合作意向合同,具体的动工时间还没有确定,而关于项目的具体详细规划,还在商讨中。”
但是针对玉山新天地所在地块的情况来看,目前该区域内有成片的住宅小区存在,也有一些办公场所,拆迁问题将成为项目开工的最大难题。“拆迁费用肯定会很高,涉及拆迁的房子估计能达到上万户。”长春当地的一位媒体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7年前布局
据报道,早在2005年,富士康便开始布局地产版图,旗下的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注册资本为30亿港元,国内总部位于深圳,名为深圳轩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盛投资”),并且聘请华侨城集团公司原党组书记兼常务副总裁张整魁担任董事长。
2005年,富士康便以“鸿海中国(大陆)总部”名义拿下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区B4-2-1地块,该地块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建成后的楼盘以自住和出租为主。但是拿地5年后,该工程仍未开工,该地段的地价却已飙升数倍,遂引起外界关注。富士康在长三角地区还开发了其他物业,如昆山汉浦路康城商住小区合作开发项目、水秀路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住用地项目等。
2006年9月15日,富士康集团又以近4.32亿元拿下深圳一幅占地面积67079.85平方米的土地。当时的竞争对手包括万科、招商等专业开发商,富士康以高出底价近2.4亿元成功竞得了该地块,楼面地价为3219元/平方米。
2007年6月,在富士康与武汉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的7个月后,轩盛投资控股的鑫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鑫龙地产”),以接近底价的价格拿下了距工业园5公里的两幅土地,楼面地价分别为790元/平方米和560元/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鑫龙地产开发的“轩盛湾郡”项目,占地面积达15.4万平方米,已于2010年8月开盘。2011年1月,在武汉富士康工业园附近,富士康旗下企业低调运作4年的别墅项目也已开盘销售。
2009年8月4日,在富士康科技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署2000万台笔记本代工厂的项目之际,还计划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重庆开发商业地产。据台湾媒体报道,郭台铭看好重庆房地产商机,相中了位于市中心的三块商业用地。
轩盛投资的公司介绍中显示,该公司目前已取得位于深圳、上海、武汉、成都、廊坊等国内重点城市的土地拟开发项目,并以“数码、环保、科技”为地产品牌经营理念,将整合前期取得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成片开发。
【记者观察】光伏业资本进场与出场
虽然光伏双反案阴影尚未消去,行业冬天的寒意仍肆虐,但光伏业却不时传有资本进入的消息。
除了富士康千亿砸进光伏业,3月22日,红杉资本与深圳格瑞特签约,投资1亿元入股深圳格瑞特。而在2月,中海油旗下的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投资预计为3亿美元,和西班牙太阳能设备制造商Isofoton合资建立一家主要在中国开发太阳能项目的合资公司,开发150兆瓦太阳能项目。
去年11月,神秘财团罗斯柴尔德中国基金向浙江聚恒太阳能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更给光伏业增加了不少故事。
时代周报记者向红杉资本一位高层了解其意图与目的,她表示对于相关问题暂时无法回应,她相信,投资格瑞特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据媒体报道,格瑞特新能源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对技术创新近乎执拗的追求,是得到红杉资本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实光伏业调整期已到,据业内统计,高峰时期国内光伏企业超过500家,2008年底有300家倒闭。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到2013年,仍能存活的中国光伏企业数目最多仅为目前一半。
太阳能协会理事长孟宪淦认为,我国光伏业经历了一个自然无序的发展过程之后,进入调整阶段。他认为,目前世界上多家光伏企业破产,无一例外是资金链断裂所致,获得投资的企业或者携巨资入场的企业,它们可以在寒风中屹立,甚至逆风而上,坚持到牛市的到来。
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风投资本进入光伏业显然是为了获得短期或长期的利润。其对光伏业的作用,并不能仅仅以促进行业发展来形容,还需要看到,它对促进行业的大调整有一定的作用,将其定义为搅局者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有媒体报道,格瑞特预计在今年6月引入券商,预计2014年10月前上市。中投顾问沈宏文认为,投资者红杉资本作为风险投资,偏好高成长性企业,以期获得高额回报,具体操作方式往往是通过扶持企业上市,股份解冻后套现获取高额回报。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资本在某个行业进进出出完全属于正常的情况,在目前股市和光伏行业的处境下,光伏业上市困难重重,像富士康这样的行业资本进入应该属于战略投资,而机构投资者如果为上市套现进入,在短时间内也不容易实现。应该坚持战略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