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项目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网络 作者:俞红 吴小钢
一、引言

在高新技术持续增长和全球市场不断扩大的推动下,21世纪的商业环境呈现出高速变化的显著特征。美国学者David Cleland认为,在商业环境迅速变化的今天,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进而“基业长青”的过程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使之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用系统的战略观念去指导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基于这一观念,当今企业面临的一个急迫问题便是如何把一个适时的战略目标融入到一系列快速有效的项目决策之中。

理论和实践已经显现了这样的境况:项目管理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企业管理新模式。但是,项目管理中涉及备选项目的排序方法,尤其是涉及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最优项目决策方法,一直没有公认的有效结论。本文针对理论研究及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目标与项目选择指标的关系,建立了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项目选择指标体系。该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可以得出与企业战略目标最为接近的项目优先顺序。实际案例应用也给本研究结论出了强有力的佐证。

二、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研究

动荡多变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要求决策者能够从企业战略层面更好地协调企业各方面资源,更有效地实施企业战略,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此,基于战略的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

国外学者较早认识到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脱节的问题。Porter(1985)指出,企业战略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Bredillet(2005)继而认识到,项目管理可以弥补战略管理中层级控制方式的缺陷从而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企业所处的复杂环境。

白思俊(2002)针对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在《现代项目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项目管理概念,其主导思想就是把当前的每项“任务”当作“项目”,“按项目进行管理”,以期实现从项目管理达到企业战略目标的目的。范存彦与黄凯(2004)也分析指出,应该把项目管理融入战略管理的体系中,立项要根据企业将要实施的战略,选择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的项目,使企业战略成为项目管理的“指南针”,“保证企业做正确的事”。桂维民等人(2004)则从战略视角对企业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ESPM)。夏瑞峰等人(2005)更是主张建立战略级项目管理办公室,由这个项目管理办公室把企业战略及企业项目密切地关联起来,负责将战略反映到项目中去,并对项目进行动态监控和有机组合。

因此,企业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本质是一致的。企业项目选择与选择方法应该以企业战略目标为依据,对项目涉及的各方面指标依次做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处理,最终选择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的可行项目。

(二)项目选择模型

1.项目优先模型。项目优先模型旨在根据项目选择结果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战术。其中典型的有特纳(2005)提出的瀑布模型以及中间机制模型(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Morris和Jamieson(2005)提出的结构化方法以及Thiry和Deguire(2006)提出的综合分析框架等等。Milosevic和Srivannaboon(2006)则对这些机制和框架进行了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这些项目选择模型的指导思想是:先行确定项目选择的结果,而后制定或修改企业战略目标。进入战略实施阶段后再考虑通过什么样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项目管理机制完成企业战略计划。这类模型显然不适用于具有既定战略目标的大型企业。

沈咏梅等(2010)基于军队工程建设的项目评价问题建立了5个一级指标,16个细化指标的层次分析法模型。该模型对军队工程建设待选项目的评价与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但是一方面它的指标体系不适用于市场经济下的一般企业,同时也没有论及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衔接。

2.战略优先模型。特纳(2005)刊从优先考虑企业战略目标的角度,逐步分析项目群目标、项目目标、工作区域目标、小组目标与个体目标,建立了综合“环境、战略、项目”三者关系的项目选择模型,简称瀑布(cascade)模型。该模型逐级层层落实每项战略目标伴随的相应策略,揭示项目管理在战略形成之初的作用,从而形成战略目标引导项目选择、项目执行促进战略实施的有效机制。但是作者仅考虑了变量之间的单向关系,也没有对感知路径、方式和效果进行更充分地阐述,因而受到应用方面的限制。

总之,在优先考虑企业战略目标前提下进行备选项目选择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实际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模型,也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欠缺,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在企业既定战略目标下确定科学的指标体系。

三、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项目选择指标体系

本研究通过对1990年至今有关于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选择了其中20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作为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提炼出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包括财务、组织、管理、市场、环境、资源、企业文化、风险、项目属性等11个方面的146项指标。由这些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可分为目标层、指标层、子指标层和方案层4个层次(详见图1)。

 

 

 (一)建立结构层次模型

该模型用于确定影响项目优先级的各方面因素的层次。第一层即目标层,为企业战略目标(A)。第二层为指标层,又称为一级指标。这里我们选择了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的9个指标,其中包括财务指标、组织指标、管理指标、技术指标、市场指标、环境指标、资源指标、风险指标和项目属性指标,即:

B={B1,B2,B3,B4,B5,B6,B7,B8,B9}

财务指标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组织指标主要体现企业的科学构架,而管理指标则是数量化了的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技术指标和市场指标分别从行业技术与市场经营的角度,阐述他们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撑强度。前5项指标尽管不同程度地与社会环境相关联,但决定这些指标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内部条件。而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和风险指标则主要受企业外界因素所左右,是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因果,对企业战略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9项的项目属性指标则强化了预选项目的主要技术特征。

第三层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即B1={C1,C2,C3,...,C12}、B2={D1,D2,D3,...,D16}、...,以此类推。第四层为备选方案层,即可供企业选择的各备选项目,该模型假设存在N个可用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备选方案(N为正整数)。

(二)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这里使用九分位的相对重要比例标度,构成矩阵A={a}n*no|aij(详见表1)。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可根据几何平均法求出。

(三)一致性检验及排序

一致性检验的目的是判断比较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具体计算公式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表1 九分位标度准则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其中λ 是比较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n是矩阵阶数,CI是矩阵A的不一致程度指标,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是随机一致性比率。当CR<0.1时,判定比较矩阵A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调整比较矩阵A,直到达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各层因素的权重计算出来后,最终可计算出备选项目对综合目标(即企业战略目标)的权重系数,进行层次总排序,从而确定备选项目的相对优先顺序,得到决策方案。

四、实际应用分析

(一)背景简介

为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某省属茶叶公司决定在以国资委控股的董事会的既定战略目标下,于2010年度执行一系列项目。通过前期可行性评估,公司选择了四个项目作为备选项目,并决定对这些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四个备选项目的详情见表2所示。

表2 四个项目备选项目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二)项目选择模型的应用

1.指导思想。公司给出的任务是依照公司战略目标给四个项目排出优先次序。本研究按照前述的基本思想,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依照图1的原理构建了与之匹配的项目选择指标体系,详见图2所示。图2是由于公司规模较小而对图1简化得出的结果,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财务指标、环境指标、市场指标、资源指标以及项目属性指标。

 

图2 某茶叶公司项目选择指标体系

2.模型研究及结论。本研究首先按照前述表1的原则。由专家打分确定判断矩阵,并按照公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计算最大特征向量,按照公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进行一致性检验(见表3-表8)。

显见,该项目公司的市场指标最为重要,其次是资源指标、项目属性指标和财务指标,最后是环境指标。

表3 判断矩阵A-B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表4 判断矩阵B1-C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表5 判断矩阵B2-D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表6 判断矩阵B3-E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表7 判断矩阵B4-F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表8 判断矩阵B5-G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在表3-表8的基础上,可以对四个备选项目进行成对比较,最后得到备选项目1-项目4在企业战略目标之下的层次分析总排序(见表9)。

表9 备选项目1-项目4的排序结果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放大图片

由表9可知,项目1-项目4的相对优先顺序为:项目1>项目2>项目4>项目3,因此项目1,即出口茶叶加工新建项目为最优项目,尽管该项目在4个项目中不是最大收益的项目。

3.进一步的分析。被确定为最优项目的项目1,年新增高山名优茶30吨,高山大宗优质茶500吨。项目所需总投资831.6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54.19万元、流动资金277.47万元,正常达产年份项目新增总成本费用为511.63万元,新增销售收入760万元,达产年利润总额为344.3万元,项目财务计算年内平均投资利润率为29.31%。项目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厂房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减排,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品同时符合GB/Z21722-2008和DB33/T672-2007等业界标准。

该项目选择工作中的成功应用,证明模型各指标及指标之间的量化关系较为科学,可以成为协调企业战略与项目管理的纽带。同时,本研究花费甚少,结论与项目单位另外开展的专家咨询结论一致,受到公司董事会的首肯。

五、结语

上述理论研究及其实际应用的成功,应该归属于研究团队不同特长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专业协作,这本身就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范例。文中的结构层次模型建立在专业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上,而对企业基于战略目标项目选择的实际应用,则充分证明了本研究理论基础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深刻挖掘、对项目选择指标体系的科学定位和在项目选择工作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本模型各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确实揭示出了项目本身客观存在的科学量化关系。

本研究所用的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传统分析方法。它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这一传统的方法应用于现今复杂商业环境下企业决策时的项目选择中。

相关文档推荐

快手电商数据指标体系建设与实践.PDF

1738713358 侯亚斌 5.8MB 22页 积分6

抖音集团指标管理和消费体系实践.PDF

1737426532 施检军 4.97MB 28页 积分6

超越数据中台慢”增长时代的企业数据体系建设.PDF

1737423581 王成栋 1.78MB 16页 积分5

利用数据指标助力企业数据运营.PDF

1737421350 叶秋萍 0.54MB 22页 积分5

基于企业战略的人才发展体系建设.PPTX

1735171289  2.25MB 33页 积分6

企业战略及人才发展知识图谱.PDF

1735088789  2.35MB 66页 积分8

企业指标体系建设方案.PDF

1735020475  1.52MB 34页 积分6

企业战略管理常用工具.PPTX

316378476  7.53MB 45页 积分8

保险公司分析指标体系建设白皮书.PDF

2208474813  8.59MB 190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