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敏捷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网络 作者:何延岩 王家斌 胡丽敏
近年来随着知识价值的不断提升,企业越来越重视挖掘其供应链成员的知识资产,诸如IBM、丰田、戴尔等跨国公司都率先实施了供应链知识管理,并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用户需求差异不断增大,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为提高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有效利用知识、建立敏捷供应链应受到关注。

1 基于知识的敏捷供应链特征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不仅依靠信息进行交流,更需要将信息提升为知识化的要素,用知识的有效利用与传播换取物料、资金等资源的低耗。Ki-Chan Kim通过研究表明,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减弱了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了供应链的敏捷化程度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由于知识流的影响,敏捷供应链可以定义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在竞争、合作和动态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对知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集成与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整合到一个具有柔性与快速反应能力的动态供需网络,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动态联盟,进行快速重构和调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合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从知识作用的视角对敏捷供应链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1 以响应市场需求为中心

具有与用户需求同步的快速响应能力,即具有将用户需求迅速转向生产相应产品和知识的能力。这就使得敏捷供应链企业以响应市场需求为中心,实时挖掘客户知识,提高优化客户关系的决策能力,准确及时地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1.2 以动态联盟为组织形式

由市场的需求拉动建立动态联盟,形成知识优势互补。动态联盟就是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选择具备所需知识资源的企业进行联盟,增强供应链的竞争柔性与敏捷性,实现供应链的快速解散、快速重构。同时,成员的动态变化导致知识不断更新与重组。

1.3 以知识为基础

敏捷供应链以对客户需求的迅速反应能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敏捷型员工的支持。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敏捷供应链企业的员工强调知识的更新,要求定期培训,鼓励员工学习,以提高应变能力,及时挖掘出顾客的新需求、新动向。

1.4 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供应链实现敏捷化提供了技术保证。敏捷供应链随着动态联盟的组成和解散,快速地完成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重构,利用完善的网络平台保证各节点企业实时地进行信息及知识交流,增强知识传播的时效性。

1.5 业务流程一体化

敏捷供应链业务流程一体化是将各成员企业的多个业务流程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他们之间协同工作,共同参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采用通用系统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及时共享。业务流程是知识利用和创造的场所,而知识流程为业务流程的顺利、高效执行提供知识养分,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最优。

2 面向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

基于知识对敏捷供应链的影响分析,要使敏捷供应链运行顺畅,知识管理必不可少。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使各个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集成起来,以通用系统工具保证知识获取、处理、转移、创新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有序进行。

2.1 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的难点在于成员动态变化导致知识不断更新与重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敏捷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增强知识传播的时效性,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夏敬华、金昕建立了包含3个层次,即知识应用层、知识生产层以及知识资源层的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识别市场需求变化为核心,将各节点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集成起来,提供统一、开放的知识实时交流的网络化平台,消除知识共享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各节点企业依据真实的需求信息和知识同步做出反应。在建立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时,要有效利用各类应用系统工具来支持知识流程各环节的有效运行。首先识别市场需求,明确企业现有知识与市场机遇所需知识之间的差距,根据所需知识来选择合作伙伴;联盟组建后,供应链成员要将各自掌握的企业内外知识存储到知识库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排序、提炼,为供应链成员了解各种知识提供智能化的快速检索服务;知识门户在统一账户管理下,为各节点企业提供统一人口访问其需要的知识,方便成员之间的知识协作;在知识交互中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对知识进行评价和修正,实现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知识创新。此外,在知识管理系统的各个区域都应包含风险控制系统,保证知识安全、畅通的流动,获得真实的识别及应对市场变化的知识。

 

 

图1 面向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框架

2.2 构建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的关键问题

为实现敏捷性,知识管理系统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客户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由于敏捷。供应链需要获得最新的客户需求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但旧的知识库体系却难以应对知识本身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因此知识库应给予客户一定的参与空间,搭建客户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流的平台,将收集的客户知识存储于知识库中,形成不断更新的客户知识资产。

(2)加强挖掘隐性知识的系统平台建设。由于供应链中的显性知识转移过程一般可以借助信息系统的平台工具来实现,而隐性知识则较多地依赖于知识拥有者的直接交流,因此应利用虚拟社区、BBS论坛、视频会议等方式实现知识获取者与知识拥有者之间的直接沟通并刺激知识的创新活动,发挥敏捷供应链知识联盟的最大价值。

(3)依照市场需求,保证系统的动态更新。由于敏捷供应链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面向市场和客户的动态联盟,因此,该知识管理系统应具有开放、灵活性,根据供应链组成成员的变化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的情况,快速地进行系统重构,及时对供应链知识库进行整理和更新,提高敏捷供应链组织计划实现的准确性、及时性。

3 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3.1 基于客户知识的协作创新

现代市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敏捷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需要充分利用客户知识。顾客需要企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企业需要获得最新的顾客需求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以便及时地调整其产品和服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敏捷供应链要实时分析市场的需求数量和变化趋势,快速、准确地收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且,新的市场需求要第一时间反馈到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各个部门,依据客户知识进行供应链的整体工作决策,在最短时间内提供给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搭建与客户进行知识交流的平台,提高供应链成员对知识、技术学习的深度和速度,增强整合新知识的能力。基于客户知识的协作创新,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客户知识的协作创新

3.2 建立动态知识联盟

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需要对企业内部知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供应链外延知识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依照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形成动态知识联盟。而要实现敏捷性,就必须提高联盟伙伴间知识转移的效率,使知识在供应链中能够及时、有效的传播和共享。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结合敏捷供应链的特征,本文认为影响供应链动态知识联盟运作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供应链知识的灵活性、内隐性、动态变化性,知识受方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知识供方的共享意愿和转移能力,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互补性、组织文化差异及知识转移渠道,供应链知识转移的环境建设等,见图3所示。

 

图3 影响动态知识联盟运作效率的因素

基于以上阐述的影响因素,实现供应链敏捷化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针对知识供方,要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互信机制。szulanski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知识源的可靠性对知识转移过程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互信机制使知识供方愿意提供有用知识,并针对其知识贡献量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2)针对知识受方,要选择具备良好知识学习能力的供应链联盟伙伴。根据对敏捷性和知识联盟的特定要求,评价供应链成员的知识管理体系健全度、市场需求识别能力、吸收能力、知识传递及时率和准确率等,为敏捷供应链选择知识联盟伙伴提供衡量依据。

(3)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水平要求具有协调性与互补性。这样才能满足成员彼此间对知识的要求,通过良好的知识协作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与性能,进而有利于提高供应链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4)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组织文化。知识产生于不同工作群体中,文化便成为组织间知识传播的障碍。市场导向文化是对顾客需求的积极响应,它使供应链成员建立了共同的目标,增进了合作,从而缩小彼此间的知识、文化距离,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3.3 提高知识管理各环节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敏捷供应链中,组建动态联盟的本意是为了增强竞争柔性、减少市场风险,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客户需求差异不断增大,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导致供应链中知识应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在敏捷供应链中知识交流潜在的风险更大。Hamel,Doz和Prahalad指出,知识共享一方面可以提高敏捷虚拟组织整体绩效和单个成员的价值;另一方面,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共享过度会使核心能力丧失,竞争优势削弱。因此,必须加强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全面风险控制,为知识应用提供安全保证。

从节点企业个体层面来看,应准确选择联盟成员,降低将知识共享水平低下和机会主义倾向的企业纳入供应链联盟中;加强企业知识的合理保护,设定知识共享权限,对知识的共享性与保密性进行协调。

从供应链组织层面来看,要成立知识安全监督机构,对知识活动各环节进行风险防范控制;运用法律、合同等明确供应链成员的知识贡献以及处理不正当获取知识与技术的行为,防止知识共享中的知识产权流失;依据敏捷供应链成员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知识共享方案,重新检查风险防范对策。

有效控制敏捷供应链知识流动中的风险因素,才能使节点企业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迅速、准确获得市场需求知识及供应链伙伴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风险,提供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避免产品时滞风险,提高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迅速反应能力。

4 结论

在敏捷供应链中注重知识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适应市场巨变和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关键。本文就知识要素对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从新的视角阐述了敏捷供应链的特征,并以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针对每一方面特征分析实现敏捷供应链的应对措施,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实时挖掘客户知识是提高敏捷供应链对市场反应能力的最根本途径;第二,动态知识联盟要根据市场变化识别企业所需知识来选择需要的合作伙伴,以增强供应链的竞争柔性与敏捷性;第三,知识管理全面风险控制是保证敏捷供应链迅速、准确获得应对市场变化知识的前提。这几方面为敏捷供应链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思路。同时,本文构建的以识别市场需求为核心的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还为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流程各环节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完整框架,为其在敏捷供应链中的应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支持。

相关文档推荐

知识管理解决方案.PDF

29103646  13.18MB 34页 积分4

敏捷供应链跨境出海的优势竞争.PDF

21381001234 余宏标 2.32MB 12页 积分5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知识与实践.PDF

2208474792  11.22MB 75页 积分5

2023年AI大模型应用研究报告.PDF

22321152117  4.57MB 47页 积分4

2023中国智驾大模型应用研究报告.PDF

22321151945  4.52MB 38页 积分4

政务RPA应用研究.PDF

29102610  2.08MB 32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框架

混序智库 混序智库-慕 

手把手教你做一份亮眼的年终总结报告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