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做的应用(AutoCAD WS)下载量超过了一百万时,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里的问题是:我最后怎么成了做营销的?我先前是一个易怒的产品经理,可从没有想过能做营销,直到我的 App 处在生死之间。
我和别人联合创办了一家公司(VisualTao,后被 Autodesk 收购),为工程师开发 CAD B2B 应用。应用一发布,我们就按照书中教我们的去做:产品定位,和公关公司合作去接触各种博主(和媒体),但这没什么用。于是我们又试了两到三回,给产品加了些功能,给更多的博主写信,但还是没什么用。
我逐渐认识到要想在成千上万的 app 里吸引用户注意,营销就不仅是 app 成功的元素,而且是要素。我们只是一个小团队,营销预算很有限。作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出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抛弃了我们所知道的传统营销手段,开始探索新的创意方式去接触新用户,然后用我们工程师的方式去衡量每一步进展,直到最后。最近这个 app 即将迎来一千万下载量,很多客户来自于财富 500 强公司。
下面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帮助很大的非传统营销技巧:
将无聊变有趣
这款应用在我们眼里是最令人兴奋的—它能改变工程师和设计师共同工作的方式。但是,并没有太多媒体分享我们的兴奋。我们被媒体归类为一款小众软件,很难提高覆盖面。
对于这类应用而言第一步就是去承认它确实处在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专业级应用是不会对普通人有吸引力的,于是我们就打算通过创造出很多有趣,古怪甚至是令人动容的内容来跳出我们狭窄的领地。与其推销产品或给产品添功能,还不如试着去逗人们笑,让他们有所感触。
这有个例子:当我们发布 Android 版本 AutoCAD WS 时我们决定要利用 android 用户最喜欢的东西—android 小绿机器人。我们做了“Andy 工程师”这个产品吉祥物,App 宣传视频里也出现很多次 Andy 的搞怪。那个视频有超过一百万的浏览量,这对于一个 CAD 专业应用而言是很多的了。这些素材让我们登上了主流的 android 博客,android 粉丝也会向他们身边的设计师介绍这款应用。
收集用户故事和反馈
从第一天起我们就听说了很多关于用户是怎样用这款 app 的好故事,有人用它来设计主题公园,也有人用它来构建石油钻塔。但每次我们接触那些公司,让他们写故事给我们,通常得到的都是“公司有规定(不能泄露图纸)”或“这对我有什么用”这些推辞。于是我想与其联系这批用户还不如转向那些主动联系我们的用户。
当收到那些有趣公司的用户发来的求助邮件时,我就直接给他们回复电话。没错,想象一下你刚发出邮件,10分钟后就收到了开发者给你的电话。先给用户解决他们的疑问,再问他们平时是怎样使用,这款 app 是否帮助他们变得更有效率,获得他们的准许后,我就把这些写成故事。不到两周时间我们就有了很多好故事,有设计巴西矿井的,有设计儿童医院的,还有建造音乐厅的。
小贴士:你越早回复电话你越可能得到别人的合作。我有一小时原则:必须在收到邮件的一小时内给用户回电话。
构建你与用户交流的直接通道
每个成功的创业公司也都有它的低谷期,出了表现很差的版本或是一些可怕的 bug。而这也正是你要直接和你用户交流的时候。
要求用户用他们的 email 注册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产品决定。我们在注册过程中丢失了约 10% 的用户。但这些在后来的意外中都有了回报,有次是服务器故障,有次是云服务中断。在这样的节点,很多用户是不会看你博客说明或是你 twitter 账户的,他们会直接去 app store 里给你 app 评 1 星!努力经营这么久的4.5/5星排名因为这么几天的技术问题就直接跌落,这可是每个应用开发者的梦魇。而使用邮件和在应用内弹出消息使得我们能直接告知用户所出现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不仅有很多用户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甚至发现在通知用户恢复服务后,就有一个使用高峰。
本地化不仅仅是语言翻译
不管是收费 app 还是免费 app—移动领域就是看数字说话。每一次下载都很重要,不管它是来自纽约还是来自中国。App 本地化是第一步,但我们发现数据中有两倍的增长归功于我们本地化营销。于是我们开始将 app store 页面中“每个像素的内容”都进行本地化。
仅仅翻译产品描述是不够的—我们希望俄罗斯用户看到屏幕截图上显示的是一个俄罗斯的用户名,巴西用户看到的例图是葡萄牙语(巴西官方语言)的,中国用户看到 app 里联系人的邮箱是他们常用邮件服务商的。我们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营销方案,用当地的语言发送产品介绍给当地的媒体,给出那个国家的应用下载数据等。小贴士:我们甚至记录每个设备所设置的语言,发给用户对应语言的电子期刊。
营销就是要讲产品的故事。我们为认为正确的事努力探索,并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成千上万的 App 正在应用商店里找他们的生存空间,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独特营销手段,和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还有下载量,越多越好。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