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在整个企业信息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IT规划”如同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周期中的“设计”过程一样,往往是“20%”的阶段时间决定了“80%”的系统建设蓝图和功能。
在国内企业信息化实践中,“IT规划”的“设计”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IT战略、信息系统架构大都缺少统一、整体的规划,通常是“业务要什么,IT就做什么”,而由于“业务”本身通常也缺少规划和优化,从而导致了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无效现象。事实上,这也是造成“IT黑洞”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一致性
但是,对于企业战略、业务与流程、IT战略、信息系统架构之间的关系,却“剪不断、理还乱”。美国的John Henderson 1994在哈佛商学院提出了一套思考框架:参考战略一致性模型(Strategy Alignment Model),如上图所示。参照该模型,作者认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因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三种路线:
·路线1:2.组织与业务流程,4.信息架构——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管理的初级阶段,业务部门根据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直接提出信息化需求,信息技术部门按照需求实施。如财务部门提出财务电算化的需求,运作部门提出库房管理的需求,信息技术部门会分别独立实施。
·路线2:1.经营战略,2.组织与业务流程,4.信息架构——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管理的中级阶段,公司会指定整体的经营战略,业务部门会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指导,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进行变革(业务流程重组),然后由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提出信息化需求,由信息技术部门分别独立实施。
·路线3:1.经营战略,3.信息技术战略,4.信息架构——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公司会根据整体的经营战略,通盘考虑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制定整体的信息化战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对于这三种路线,我们可以用下表加以分析。
图2 三种路线的比较
由表可知,只有路线3是整体考虑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经营战略、业务流程与组织、信息架构,而信息化战略是连接三个因素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论来指导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够有效克服“经营战略”、“业务流程与组织”和“信息架构”不协调的现象,这正是“IT规划”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成功因素法
IT规划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在何种IT规划方法中,保持企业业务战略与IT战略的一致性(也就是所谓的业务战略与IT战略的集成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业务战略究竟怎样去决定IT战略?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在该法中,首先通过与高级管理者的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再识别达成该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即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其关键因素有哪些。然后再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根据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信息化建设的优先级别,并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发掘新的机遇。我们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表示这一方法:
这是一家制造企业,该企业已经具备了其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总体战略,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进行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并明确了这些部署的关键绩效指标。
为了促进这些关键绩效指标的改善,企业确定了如下的IT建设内容: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管理研发档案,促进研发知识的共享;在知识管理系统中还要实现:知识共享、竞争情报、网上教学、实时沟通等功能;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实现物料采购、生产外协等合作,保证公司采购质高价廉的原材料,同时提高与供应商、政府部门之间配合的效率;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Web网站、E-Mail系统、呼叫中心、自动传真回复系统等,向客户提供365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在下图中标示了这些IT系统所覆盖的关键需求及其建设的先后顺序:
价值分析法
除了关键成功因素法外,这里再介绍一种“价值分析法”。价值分析法中,我们按照两个纬度来评估所有与企业相关的IT系统:一个纬度是IT系统的价值,另外一个纬度是IT系统的现有能力。
在充分考虑企业战略的前提下,让企业的高层领导和各部门业务骨干对IT系统的价值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确定这些IT系统的重要性。然后,再对现有的IT系统的能力进行评估。如果没有某个系统,那么该系统的能力分就为零。然后根据这两项评分,将这些系统放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矩阵中去。
从这个矩阵中可以看出,那些重要性非常高而系统能力又比较低的系统是我们目前建设的重点,如预算系统、财务系统、决策分析系统、CRM系统等就属于这一类。我们看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比较低,目前系统的能力也比较弱,重要性与系统能力是互相匹配的。因此,我们可以保持现状,但如果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越来越重要,那么也可以考虑加大投资的力度。
该方法即考虑了IT系统对于企业战略的价值,同时又考虑到IT现有的能力,在IT规划中应用也比较广泛。
IT建设需要从规划出发,IT规划又要从企业的战略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IT投资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最大程度的避免“IT黑洞”的产生。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