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时代:再不协同你就Out了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在很多人对社交网络是否有助于企业盈利还存疑之时,创业公司Yammer携其“企业级Twitter”服务问世了。据报道,已经有超 过500万的企业员工使用Yammer,其中85%来自于财富五百强企业。这一良好成绩激发了微软的兴趣,在去年以12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最终的目的是 将Yammer的产品特色融入进SharePoint 2013 和 Office 365应用软件中。

英特尔的科技新闻网站Intel Free Press发表了汤姆·福斯基对Yammer联合创始人兼CTO亚当·皮索尼(Adam Pisoni)的访谈。皮索尼在访谈中说,向员工授权是其产品的核心部分,对任何想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中发展壮大的企业同样意义重大。企业协同应用的风靡有哪些必然因素?皮索尼将如何看待企业级应用的未来趋势?

一、为什么协同办公应用在财富五百强企业中广受欢迎?比如Yammer?


当我们创建Yammer之时,还不是很有把握我们产品会吸引哪一类型的公司。当时我们估计,小公司或技术敏感性更强的公司将是我们的潜在用户,而那些资深的老牌企业估计会适应这种层次的转变存在困难。

正所谓“适者生存”,因此对企业来说,提高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事了。而转变的本质在于适应的速度快不快。技术已可以轻易获得,各个行业的门槛都已经很低,所以企业必然要把注意力放到速度和转变上来。

在逐步扩大公司规模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重新设计自我和解决难题。公司成立伊始,这个市场几乎还没有竞争者。很快,我们就有了很小规模的竞争对手,而且我们发现大公司也陆续开始涉足和我们类似的业务。我们一边发展一边适应,我们不断进行调整,以小规模的幅度成长。

这并不是说,我们来制定一个10年战略,然后期盼未来的世界变成我们设想的样子就可以了;而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如何谨小慎微的实现一步一步的发展,同时随时衡量我们是不是偏离了方向。

 

二、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技术如何正在影响你们的企业客户?


这些设备改变了我们对互动、消费和生产的认知。(移动技术)真正地模糊了家庭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影响了我们从整体上安排生活的方式。

追溯到2008年移动革命刚刚掀起的时候,老牌企业完全没有抓住这次机会。直到2011到2012年这两年,企业家们才开始认识到从移动领域可以获得多大的收益。

我的猜想是,2008年时来自这些企业的部分人已经看到移动趋势了,也明白他们的公司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但他们仅仅是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也没有正确的人来帮助他们实现想法。

 

三、当提高了员工的协同能力,公司如何从中受益?


咨询行业是典型的例子,包括像德勒这样的公司已经从中收益。德勒拥有20万名员工,是非常典型的“特许经营模式”。在该模式中,所有不同机构的业务十分接近,因此必须在很多方面都保持步调一致。比如,他们需要了解同一个趋势分析,公司内部却确实缺乏快捷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必须通过一定的工具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以一种更透明的方式交流,这样整个公司才会更加高效、透明,能够更为快速地识别发展趋势,这也是客户依靠他们来了解未来走向的原因。

Super Value是一家非常大的连锁超市,也是我们的用户。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超市的传统做法自然是希望最大化的利用其货架上的商品组合。

过去,我们通常要从各家商店收集活动数据,随后上传到公司总部,但是信息反馈循环的速度却极慢,坦白地说,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所有员工和顾客创造力。因此Super Value启用了Yammer,让所有的经理分享哪些方式运营的好、哪些行不通。

这样的反馈方式,再加上一定的数据支持,会让他们变得更具适应力。一旦他们的员工有了分享想法和信息的渠道,能够互通有无,行动力也会随之更快。

四、人们更喜欢竞争还协作?


能让其他人看到我正在想的和做的,进而借助这些信息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东西——这种协作模式所产生价值不可估量。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细分领域走到现在的原因,即通过企业内分享,进一步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谁有发言权说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没有?让别人成为裁判吧!

企业和个人一样,都越来越希望能够自主定义自己的模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级沟通的下一个大趋势将是追求“信任”和“透明度”。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例如社交网络)逐渐增加,举例来说,社交媒体就创造了一种“透明度”文化,即“我说反映我做”。

企业追求更加透明化趋势的原因还是落到“创新”二字——即推动企业发展的渴望。而通常我们的创新又是建立在别人已经开始的领域,毕竟真正独一无二和崭新的想法少之又少。

沿着别人走过的路谋求创新,这样的改变已经足够了。这也是我们本性的一部分。我创建出了一些新东西,现在,还有没有人能让它走的更远?

 

五、社交网络是如何进入企业领域的?


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是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以此来证明他们所说和所做是有价值的。社交媒体成为第一个能够支持无限数量的人、在同一时间沟通的工具,这就是其颠覆意义。

电话和电报,是一对一沟通的伟大创举。接下来,电子邮件实现了“一对多”功能,使沟通方式又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社交网络真正是第一次实现了“多对多”的沟通。

Yammer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家公司并不向员工提供这些(多对多)通讯工具,而员工真的需要有效的沟通,让他们之间互联互通,不论在何时或身处何方。

人们选择电话或设备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他们想在工作中使用到真的好用、快捷的工具,并且不需要很多的训练。

移动时代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级设备不得不向消费领域设备的水平看齐了。员工的需求也在升级,他们希望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要和家庭生活中的同样好。

 

六、协同办公工具仅仅是一时风尚,还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各家公司都是以命令+控制、从上至下的方式非常高效的运营。公司可以组织和制定长期计划,预测业绩并实现预期目标,而在这些方面,如今变革的步伐太快了。

为了与技术上的变革或用户的需求保持一致,各大公司正在将更多的决策权授予他们的员工。这样一来,员工就需要更好的获取信息,和同事间建立更有效的联系,也需要对公司的愿景有更好的了解。

这就为Yammer代表的一类企业级应用创造了机会,可以促进企业间协作。有了移动操作的便利性,在任何要帮助他人作出知情决策的时刻,员工就可以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相互沟通,并寻找到正确的人选。

真正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能诞生并取得成功,其实机会并不多。Yammer的服务聚合了一系列企业级的革命性技术,包括云计算、企业消费化、移动技术、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我们的产品正中要害。

我们也在考虑Yammer未来适当的调整,我坚信,任何颠覆性技术在未来某一时点都必然成为主流。■

相关文档推荐

端上大模型推理.PDF

1737365712 裴瑞光 3.01MB 0页 积分6

2024年中国协同办公平台行业研究报告.PDF

1734602956  1.98MB 34页 积分4

云边端协同环境下的数据存储与管理.PDF

1733702339 王宏志 6.32MB 88页 积分8

基于边缘计算的人机协同控制与跨域实时优化.PDF

1733484887 曾鹏 2.34MB 29页 积分6

端边云协同的AI视觉产业研究报告.PDF

1733377650  6.48MB 37页 积分4

面向医疗健康的联邦计算与协同平台.PDF

1733243820 陈益强 4.59MB 0页 积分6

智能协同高效的 UI 生产体系探索和实践.PDF

46029602 任跃华 1.4MB 30页 积分6

商业银行自主研发DevOps在线协同平台实践.PDF

3168102085 陈登辉 5.91MB 33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

ERP财务顾问是怎么炼成的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RPA专有名词

CIO之家的朋友们 机器人BOT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术语表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浅谈主数据管理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