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各大企业机构无不采用IT技术和系统来帮助业务办公、提升运营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业务的升级,企业中原有的IT系统会逐渐失去活力,在处理更大业务量、面对企业规模扩张和应用升级方面,会逐渐出现性能瓶颈和应用单一的困恼。如何处理这些IT老旧系统,也就成为了企业在发展道路关口上的一道不可逾越难题。
当在管理企业IT系统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作为IT战略和管理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IT原有技术。IT原有技术包括曾经一段时间一直是使用的任何系统或者应用,它们有可能会继续收到来自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供应商终止了对原有技术的支持。
原有技术或者系统漏洞百出,会给企业IT运维和业务发展带来潜在危害和风险。首先,会给IT运维带来更多的零日漏洞,使得公司资源不能集中在核心战略、生产附加值行动上。其次,这些老旧的IT系统和设备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技能来提供维护,耗费给点资源。另外,来自供应商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减少或者终止,更会增添IT运维的风险。
试想一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IBM AS/400上,为某个公司的关键业务应用平台而定制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IT部门中熟悉并胜任基于该平台关键业务系统的人员即将退休,那么整个系统也面临着维护和升级的迫切要求。
当应用程序仍然能满足特定业务需求,技术的演进意味着维护该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已经减少。不处理这种情况通常会巨大风险。
那么我们一般如何应对这些老旧IT系统呢?通常来说,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迁移升级、二次开发、改造、置换、公益回收等。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对于企业来说,迁移升级是对现有IT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的最好方式之一。不过,迁移升级更多的是指跨平台的迁移、同平台的升级。那些希望提高投资回报率 (ROI)、迁移到基于标准平台和简化管理的组织往往从主要迁移和升级项目开始。 这些项目涉及多个数据源、种类繁多的底层技术和大量数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迁移和升级的成本要实现拟定预算目标,确保不能超过新硬件和软件构件起来的系统成本。
迁移升级,可以采用外包或者原有IT系统提供商总包的方式来实施。将原先的企业内部IT系统迁移至标准的、更具开放性和生态系统的x86平台,或者将Oracle、SQL、DB2 和 MySQL等数据库从一个操作系统迁移到另一个操作系统,并确保数据不丢失。在开始进行任何迁移或升级之前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您当前的平台是否满足 IT 和业务需求?
您需要现在就过渡到新平台还是在将来完成过渡,哪一种选择较为理想?
您如何实现低风险的过渡? 该过程将持续多长时间?
当计划迁移项目时,企业应该重点了解是否具备实际的整体转换规划和预算。完整的规划应该包括迁移时间、迁移成本以及其中的依赖性和风险。以往迁移主要体现在IT基础设施平台的变迁、过渡,而目前云时代,更多体现在私有云的构建和桌面虚拟化的应用方面,同时重点结合未来BYOD和办公协作的IT系统的构建。
升级的时候,更多则是根据每个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步调推进。通常在重大升级的时候,比如英特尔处理器架构的升级、插槽和IT系统部署的拓扑结构的更新完善,都是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开发,简单的说就是在现有的软件上进行定制修改,功能的扩展,然后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一般来说都不会改变原有系统的内核。 前文所介绍的基于IBM AS/400而开发关键业务应用系统,其实也可进行二次开发,为业务发展融入新的功能模块,并添加对主流系统平台的支持。
二次开发更多的是指基于软件平台的应用开发,而非针对硬件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公司现有的IT平台资源,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运维人员的意见,以自主研发团队、外包ISV等形式进行展开。
云时代,二次开发发展更迅猛。一方面,企业资源在IT投入方面的持续加大,是为了提升业务的发展,势必需要有针对性、差异性的IT业务支撑系统,包括CRM、ERP、数据库、财务报表等等。另一方面,私有云的构建和部署会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某些特殊行业的企业用户中,会对私有云的应用和规模、部署规划。
包括微软等在内的大型软件提供商,可为企业提供整组的管理平台帮助客户实现很好的管理,帮助用户改造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把一些原有的IT设备变成和企业业务息息相关的资源。比如微软私有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自由定制管理展现界面,未来的企业IT资产还将会转化为企业战略资产。
相比之前的“迁移升级”,“二次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在现有的IT基础架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可充分利用已有投资资源实现业务支撑的“活力焕发”。另外,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各大企业纷纷规划、部署私有云环境,对于二次开发的市场和前景来说都很广阔。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开发的繁荣不仅会给企业用户、ISV等开发者共同带来商机,也会给IT咨询、调研机构带来更多机会。
改造,以前更多的出现在个人DIY层面。其实对于公司几十甚至成百上千台PC、老旧服务器、硬盘、机柜等等,其实也都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进行二次利用。
当老旧IT系统需要再利用的时候,CIO不可避免地面临“改造还是替换”的选择。一般来说,IT系统的更新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原有的老系统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二是建立一套全新的系统,在满足原有系统的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并将老系统的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
与新系统不同,随着时间推移老系统会越来越老化,故障也时有发生。系统使用的技术已经落后,系统开发商已经停止开发该系统新的功能,甚至该系统厂商已经退出市场,企业从厂商方面将无法获得维护支持,更严重的是老系统所使用的旧技术的技术人员大幅减少。如果不进行技术改造,系统一旦崩溃,恢复时间将得不到保证,受到的影响不仅仅是使用部门,而且可能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营。
老旧IT系统的改造,其实更多的可以在生产制造业等行业中得到应用。这些行业对于可靠性要求很高,而对于最新IT系统的设备、技术的要求并不高。老旧IT系统往往在可靠性相比最新的IT产品和平台在可靠性方面会更具有优势。而且运维人员也更熟悉原有的IT系统。因此,软硬系统的改造也可以在这些追求高可靠性、追求高效运维的企业用户中推广。
另外,有些老旧服务器也可以采用虚拟化的方式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不过这种方式特别需要注意设备的驱动类型。为此,可以在虚拟化之前对老旧服务器创建一个全系统备份,在备份的基础上进行操作。
总之在对软硬件IT系统进行改造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先制定长期计划后建设稳定界面的基础设施,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核心,在可靠性、可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IT系统的活力和易用性。
设备置换,主要是指企业用户中的员工PC、办公外设、机房配件、布线等外围配件,通过免费评估、与商家确定价格后,补齐差价获得全新设备。这种模式主要在汽车、电子数码产品、家电等产品领域应用较多,一般采取政府补贴、厂商补贴、商家促销等形式来推动落实。
在很多大型企业中,往往会因为新老员工的交叠更新,会出现一批批办公电脑、计算机外设等整套设备的新老更迭。离职员工使用过的PC,在经过专业处理后,往往会被放置在库房中。久而久之,这些设备堆积如山,形成一定规模的老旧计算机设备,通常可以采用置换的形式来获得全新的设备来供给新员工使用。
当然,以上介绍的是“以旧换新”的置换,其实对于企业用户来说,由于它们所采购的办公设备、PC和机房的很多服务器等设备都集中来自某个或者某几个厂商。因此,这种情况下企业用户还可以通过将老旧设备折旧作价,获得来自系统升级、技术支持或者其它附加值服务。
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司,采用的主要是戴尔的PC和相关的服务器产品,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与供应商签订一份IT架构系统与员工数量符合公司规模情况下达到最佳匹配的新老置换、升级和迁移等一揽子服务。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收购二手设备的服务商,这种“卖破烂”的模式无益于资产负债表的改良,相反还会带来各种安全风险,尤其是存储数据的设备没有经过专业“洗刷”会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而采用与IT基础设施一致的供应商的设备和服务,在处理这些老旧系统的时候,不仅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还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业务的稳定性。
公益和回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前者而言,企业可以将经过“数据处理”的IT老旧系统免费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校、学生,从而实现“名利双收”。对于后者而言,企业也可以出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目的,低价或者无偿转让的方式将这些IT系统设备提供给厂商,以实现再利用、环保节能的目的,提升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与厂商的双向合作。
地震、海啸、洪灾等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类都会显得十分渺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灾区的人们送去温暖。而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捐赠企业中不再使用的老旧PC、笔记本电脑或者交换机、路由器,软件光盘等等,也同样会给他们带去温暖。实现温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温暖人心的爱心完全一致。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行为还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虽然不同于设备厂商无偿捐赠全新产品的行为,但将可用的老旧IT设备进行捐赠,也同样有助于其提升公司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影响力,而且还丝毫不会增添财务负担。同样,捐赠的产品需要经过专业化处理,避免外泄公司的敏感数据。
对于回收来说,服务器的各个组件(除了硬盘)包括CPU、内存条、板卡、风扇等等,都可以以某种形式作价返还给设备提供商,并在新一轮的IT设备采购中进行充抵。当然,前提是厂商会接收这种老旧服务器部件。如果厂商不接收,也可以寻找第三方专门收购此类设备的合作方式。
在这种处置老旧IT系统的方式中,笔者比较倾向于捐赠给未来的新一代——学生和学校,具体捐赠的IT设备和形式可以根据公司所在行业和地区以及老旧系统应用场景针对性进行提供。比如服务器可以捐赠给科学实验、动画渲染专业等院校和学生,PC和笔记本电脑可以捐赠给中小学生等等。持续、大面积捐赠给优秀师生、学校,有助于为企业的未来潜在消费者树立品牌忠诚度和归属感,培育优质用户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为他人做嫁衣裳”,企业捐赠的产品品牌信息(比如PC品牌信息)可以事先处理掉。至于是否需要在老旧IT设备中植入捐赠企业的品牌信息,则视情况而定。
编后语:
以上,就是笔者有关企业用户对老旧IT系统处理的粗浅看法。现代处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企业因外在和内在原因而出现的老旧IT系统,可以根据业务发展和资源调配统一部署、灵活处理。对于IT基础设施核心层级的IT设备和系统,更多适合于进行迁移升级、二次开发;而对于外围设备和PC、笔记本电脑灯终端,则可采用置换、公益回收或者改造等方式来实现,从而使得资源“物尽其用”——这,其实也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做法“速途同归”。而“经过处理”的做法则是考虑到敏感数据的保护,只有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上的各种处置方法才显得有意义。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