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及APP应用,各种电商应用、社交网络应用可以说信手拈来。
根据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6 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4.64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到了 78.5%。各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手机应用则提升了网民的使用动力,尤其基于真实生活需要的手机地图、购物、支付等应用满足了手机网民多元化生活需要,同时增强了其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趣,提升了手机网民的使用黏性。
正是这种黏性和热情,使得移动互联浪潮在从面向消费者的领域涌入越来越多企业的IT环境中。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2-2013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产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预计到2016年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66.3亿元。
移动大势不可挡
企业级移动应用如此如火如荼,分析其背后原因,相关人士认为存在着两大因素。一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企业的地理分布越来越广、员工移动性越来越高、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带来了跨地域和移动协同诉求;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在客户维护的质量和市场营销的效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胡刚是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由于很多日常事务性工作需要他来处理,即便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也是智能手机时刻不离手。在他看来,移动互联已经如同和供电、网络一样,成为了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之一。“全公司上下几乎所有的业务现在都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协同办公系统在开展。即便是派车接送人员,还是说公司各种印鉴的使用审批登记,一切都是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我们还专门开发了相应手机移动办公应用,就算工作人员出差在外,手边没有了电脑,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来及时处理相应的工作。”
目前,企业应用信息化与移动技术高峰论坛上,PreAngel创投基金创始人王利杰表示,虽然企业级的移动应用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是进展的速度还是相对有些慢。“随着企业领导层对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入,传统企业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谁越先采用,谁就会在市场上抢到先机。”
施荣是赛诺菲公司亚太区首席信息官,他比较认同王利杰的观点。在他看来,移动数字化已经席卷了互联网中的方方面面,用户越来越依赖移动互联技术,其背后的市场也是巨大的。不过,受制于各种原因,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相对于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移动互联应用是落后的。“为了能够尽快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企业级层面,赛诺菲制定了数字服务框架,来定义未来三到五年移动技术在数字服务方面的规范。目前,通过前期的尝试,我们已经感到,移动互联技术拓展了赛诺菲与客户的营销沟通渠道,特别是提高了这种沟通的及时性。相信未来三年,移动互联技术将会在医药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施荣说。
除了通过移动应用来增加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也有一些企业在尝试利用移动技术来提高内部的协作水平。阿斯利康中国区信息技术总监史俊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微信平台,开发了服务阿斯利康内部的“Az It小子”在线服务平台。“IT服务强调的就是尽量贴近用户,以满足他们快速、灵活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传统的呼叫中心是很难满足这些要求的,特别是在灵活性上。所以,我们才考虑基于新媒体平台来作为传统呼叫中心的补充。”史俊说。
根据史俊提供的“Az It小子”试用期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首批推广的220名用户中,已经有27名在一个月内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技术支持,并达到了100%的满意度。“未来还将向阿斯利康中国区的6500名员工全面推广,并进行新功能的开发与系统完善。”
与业务深度融合
很多企业目前的企业级移动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移动办公上。这样企业管理者即便出差在外,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各项事务的审批工作。
周强认为,这是目前很多企业最迫切的需求。而且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办公系统正在成为移动应用进入企业级应用层面的切入点,移动办公的成功也会为其他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带来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信随着未来企业应用的不断成熟,企业会有更多的应用移植到移动端上,并且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融合。”周强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是一个传统的建筑企业,他们现在也开始涉足移动应用。例如在某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中,光土方工程都可能会涉及到上千辆水泥运输车辆。这些车辆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一辆一辆地不停地向工地运送水泥。为了保障工程的进度,必须对这些车辆进行有效管理,时刻了解它们的位置、了解它们在途信息。这家公司就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将所有水泥罐车信息展现在施工管理者的平板电脑上。即便出现车辆抛锚、交通堵塞等任何问题,系统都可以及时反应,这样管理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确保了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Gartner副总裁Ian Finley曾经表示,企业专业应用程序是比较适合转化成移动APP应用的。因为这些专业应用程序基本都已经在企业中得到了成熟应用,例如市场销售、资产管理、业务调度等方面的应用。所以这些应用的移动化,可以很好地与企业自身业务相结合,并推动业务的发展。
在将移动应用与企业业务相融合的过程中,海航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企业中走得比较前面的。截至2012年底,海航集团共有超过25000台智能手持终端设备访问集团各类应用。相关人士表示,海航在最初开始移动化应用时也是经过了谨慎思考,充分考虑了企业内的各种需求。“首先,在移动终端上开发的各种办公及行业应用,必须要有良好的客户体验,以增强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其次,各种移动应用,要能够对海航生产业务一体化的无缝集成起到有力的补充和促进作用;第三,移动应用为海航集团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服务。”
2012年3月20日,海航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通过3G互联技术实现了无线站坪调度。通过将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室内无线定位专利技术与3G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机场调度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航班保障人员的地理位置,从而合理安排航班保障任务,提高航班保障工作效率,从而为进出港旅客提高了地面服务质量。航班保障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航班动态,并可以及时获取调度人员下发的各种航班保障任务,相对于传统的使用对讲机下发任务的工作模式,得到大力改善。海航还为机组人员提供了基于平板电脑终端的航空机组服务系统,该系统基于3G 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平板电脑终端将为飞行机组人员提供包括飞行准备、关键信息查询、学习资料查阅、机组-FOC (飞行签派控制中心)地面通信、SMS 报告等功能在内的便捷信息服务,有效解决了飞行机组获取运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飞行员借助平板电脑即可实时完成飞行准备,及时接收各种重要文件、提示信息等,从而提高了航空生产环节的整体运行效率。
据悉,海航正在打造一个名为“无限海航”的移动互联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海航服务指挥系统、航站保障系统、机组排班、运行网等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来提高业务数据的集成度和利用率,从而通过航空运行、机场保障服务等移动应用,进一步提升海航业务运行效率。
创新而不盲目
对于移动互联技术企业级应用,有海航这样敢吃螃蟹的用户,自然也会有谨慎观察的用户。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有其现实原因。艾媒咨询在其白皮书中就指出,移动信息化会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造成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使得企业决策者在移动化面前举棋不定。
“对于那些每年IT投资达到几百万、上千万规模的企业来讲,移动互联技术本身不是瓶颈,而是他们对于移动互联在内的新技术所具有的一种天然的谨慎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企业级移动应用方面会走得比较慢。不过,只要走出第一步,步子可能迈得不是很大,后面的步子自然也会逐渐提速。在我们的客户中,已经不再为所有的员工配备传统的笔记本,而是全部采用iPad作为办公设备。”周强说。
可口可乐瓶装集团中国区CIO施涪军向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联想为可口可乐定制的一款企业应用智能平板电脑,通过这样的平板电脑,可口可乐的一线销售人员可以进行订单管理、店面管理等工作,还能查询实时的订单状态、登录后台的ERP系统。
施涪军表示,可口可乐不会为了移动而移动,而是要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企业级的移动应用。即便对于业务员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设备、是不是一定要采用最流行的iPad,都是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定。“我们很多一线的业务人员,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且他们的工作环境也是相对恶劣的。所以我们对所有移动设备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安全、耐用、可靠性高。系统的界面,有人看了说真是‘丑陋’,的确我们没有刻意地对界面进行美化,我们就是要让这个界面做到一目了然,达到便于业务人员操作的目的就行了。”
鄂尔多斯中心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为数不多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肩负着150万人口及相邻省、市地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任。目前,鄂尔多斯中心医院将移动医护系统应用在工作中。鄂尔多斯中心医院目前应用的移动医护信息系统与台式机上的医护工作站完全不同,由病历、检查、检验、医嘱、体温图、语音记录等几大功能模块构成,可以进行各类处方、检查、手术、会诊、诊断等医嘱及相关申请的输入和查询,实现在病床边实时输入、查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采集生命体征,还可以快速检索病人的护理、营养、检查、化验等临床检查报告信息。
鄂尔多斯中心医院院长王志发表示,在将移动设备应用到医院医护工作中,一方面提高了医生大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的准确率,同时还提高了医院的美誉度,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在部署的过程中,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将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终端选择,以及无线网络建设三方面看做移动医护系统切实落地的决定性因素。”(文/汤铭)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