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一个温柔的独裁者
网友 中国经营报

 作为一个企业首脑,任正非是一个符号。这是一个深刻拥抱现实图景而又有强大突进意志的人,他冷静却又激情,广博却又孤独,偏执却又包容。如历史上的很多杰出人物一样,复杂多面,与众不同。

  关于任正非,多数人深知他是一个具备强烈危机感、军事化管理自己的团队、低调异常的人。不过,任正非或许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对危机坐立难安,遇到困难又不可救药地乐观;曾经得过严重的抑郁症;作为一个管理者,他其实很喜欢务虚,很多变,也没有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不过,他对员工又有宽容和温柔的一面……

  任正非一辈子爱读书学习,幸运的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963年考上了重庆工程学院。考上大学,有了知识储备,为后来任正非创办华为打下了基础。如果任正非年纪小几岁,遇到“文革”,就没有读大学的机会了。任正非家中兄妹7人,弟妹均没有机会上大学。如果任正非不上大学,就没有机会从贵州小山村走出来,可能就没有华为公司了。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写道:“我能考上大学……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也建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

  正是他的这些精彩思想,指导华为建设起了一种开放健康的企业文化;透过层层迷雾正确地预测了未来,从而让华为公司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茁壮成长。

  从不接受采访,得过严重的抑郁症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任正非是最低调神秘的,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他都一律拒绝。

  他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言过其实;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认为虚伪,只好不见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是所谓的刻意低调。”他希望华为员工要“安安静静”的,不要到网上辩论,“那是帮公司的倒忙。”

  追根溯源,任正非这样做,是“文革”期间,任父受到批斗,导致他入伍后尽管多次立功,却一直没有通过入党申请。这让他习惯了不得奖的平静生活。文革结束后,“标兵”“功臣”等荣誉排山倒海向任正非涌来。受过去经历对心理素质的“打磨”,面对这一切,任正非早已淡定。

  1992年,华为营收突破人民币1亿元,任正非却毫无喜悦,他在该年的年终大会上只说了一句:“我们活下来了,”就泪流满面到无法继续。研发有如一个无止尽的黑洞,不断吸干赚来的钱,边疆区域与小企业带来的现金流,远远不够支付打入二、三级城市。

  根据田涛的讲述,任正非的抑郁症曾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时间大概在2000年前后,与内外部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那个时候,比如思科起诉华为、港湾事件,几乎是5、6个重大危机同时爆发。

  而任正非也曾经写信给患抑郁症员工。他在信中说:我想他们应去看一看北京景山公园的歌的海洋,看看丽江街上少数民族姑娘的对歌,也许会减轻他们的病情。我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乐观,我的病完全治好了。

  怕死又异常乐观

  这一个“怕死”的领袖,怕死,是对于环境随时充满危机感。出身贫寒、家中有七个兄弟姊妹的任正非,幼年时连一个白面馒头都吃不起。高中时文革爆发,眼睁睁目睹担任高中校长的父亲被绑在高台上拳打脚踢的批斗。

  他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回忆:“爸爸怕我受牵连,影响前途,脱下一双皮鞋给我,要我回重庆继续念书,临走前对我说:‘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弟妹妹’……。”这些经历,让他日后像狼一样,一方面,对成功怀抱巨大的饥饿感,一方面又对环境随时充满警戒。

  “自华为成立之日起,任正非就变成了一个怕死的人,华为就成为一个怕死的公司,‘活下来’成为华为最低,也是最高的战略目标,”任正非好友田涛说。

  不过,与此同时,“老任是一个极具冲突性格的人,他的危机意识常让自己坐立难安,但真正面临困境的时候却又无可救药的乐观”,田涛说,任正非总是在春天的时候喊冬天,当真正遭逢危机时,他又能看到黑暗中的曙光。

  2003年与思科的诉讼最后无疾而终。思科所提出的证据,没有一样能让美国法院起诉华为,反倒让华为一夕之间在全球声名大噪,所有人都知道,华为就是思科头号敌人,“这给我们省下了几十亿美元的宣传费,”任正非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华为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海外营收占比,一路从10%以下,跃升到超过70%。

  “我们生存于一个丛林世界,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实际上都在被危险所包围着。如果你不始终保持对危险的警觉,变得麻木、麻痹,危险可能就会悄无声息的变成巨大威胁,所以,战胜恐惧,战胜不安全感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走向成功的过程。”

  年纪近70岁、动过两次癌症手术,任正非深知,自己不可能永远领导华为。田涛在书中言道:华为是一个没有功臣的公司,任正非更强调的是当下和未来。“任何人都不会被供奉在神殿里,老板也是。”

  大方的小气鬼

  任正非酷爱《毛泽东文选》,他重新注解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企业最重要的是将产品卖出去。

  为了销售,华为不吝投入,甚至不计成本:在与爱立信(13.15, -0.08, -0.60%)血战的黑龙江,华为派出人数多过对手十余倍的技术人员,在每个县电信局展开肉搏战。哪里出问题,华为人立即赶到现场。为拿下一个项目,华为会花费七八个月时间和与回报不符的投入……做法看似愚蠢,却能从跨国巨头手中抢下客户。

  2000年,华为参加香港电信展,邀请世界5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电信官员、运营商和代理商参加。2000多人往返一律头等舱或者商务舱,住在五星级宾馆,还拎走上千台笔记本电脑——为此,华为耗费2亿港元。这是华为第一次高调地在国际电信界展示自己的实力。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出手阔绰”,得到了高额回报,2000年,华为开始大举全球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但任正非并非挥金如土的人。1996年3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任正非率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入住贝尔格莱德的香格里拉。他们订了一间总统套房,每天房费约2000美元。不过,房间并非任正非独享,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铺休息。

  任正非的大方,还体现在员工待遇上。刚刚过去的2012年,华为赚了154亿元,却大手笔拿出125亿元作为年终奖,15万华为员工人均年终奖可达8.33万元!

  温柔的独裁者

  乔布斯去世时,任正非曾陪同身为“乔粉”的小女儿默哀一分钟。

  在他看来,中国出不了这号人物,因为社会缺乏宽容。而在部分员工眼里,或许任本身正和乔布斯一样,是一位企业专制者:他会当着外人的面,用难听话训斥公司其他领导;甚至有时候失去理智,会用脚踢身边的员工……。据说在某次中层干部会议上,他对华为财务总监说:“你的长进非常大,”总监还没来及高兴就听到了要命的下半句,“从特别差变成比较差!”

  尽管任正非专门论述过“宽容是领导者的成功之道”,也开始大打“开放”之牌。但“独裁”或已成为任留给华为的体制性病灶之一。

  而根据田涛的讲述,员工,是任正非最大的资产,华为的客户遍布150个国家,每一次的飞行,任正非一颗心都悬在空中……。

  飞机起飞12分钟后,开始剧烈颠簸,几乎是直线式的向下俯冲,崇山峻岭闪电般从窗外掠过,任正非全身肌肉在发紧,旁边坐着太太与女儿,空姐发出紧急通知………。

  几分钟后,飞机迫降在首都机场,停机坪上,10多辆警车、消防车灯光闪烁,如临大敌。“谢天谢地,总算又活过来了!”任正非自言自语道。此时他的神经依然紧绷,脸色腊黄。

  10多天后,同样的空中惊魂再重复了一次。从开罗飞往多哈,飞机忽上忽下,恐怖地来回颠簸。惊恐的任正非在飞机迫降后原本打算取消航班,但一位同行者说:“生命很脆弱,只求活在当下,活好每一天。”于是,两小时后,任正非换乘另外一家航空,继续多哈之旅。

  华为在全世界10多万名员工,每天飞在天空上者不知多少,包含任正非在内所有高级主管一年的飞行次数至少1百次以上,任正非要求所有高级主管24四小时开手机,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一架飞机出事,一定要通知他上面有无华为员工,若有,一定动员高层处理。

  “好消息我不想听,坏消息我一定要知道,尤其是关系到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这些可都是为了公司在奋斗的奋斗者啊!”他曾含着眼泪对华为的高级主管这样说。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说这话的,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通讯产业界龙头,华为创办人任正非。

  闭关自守的追求创新

  “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强调只做有优势的部分,别的部分应该更多地加强开放与合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构建真正的战略力量。”任正非说。

  尽管很多人赞赏华为自主创新的勇气,但在任正非看来,“自主创新”本来就存在一个误区:很容易为了“自主”而建立一个封闭的系统,很容易固步自封。

  “我们为什么要排外?我们能什么都做得比别人好吗?为什么一定要自主,自主就是封建的闭关自守,我们反对自主。”任正非认为,“我们一定要避免建立封闭系统。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特别是硬件体系更要开放。不开放就是死亡,如果不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伟大,就永远战胜不了美国。”

  开放的心态对于保证研发的方向至关重要,否则就会“闭门造车”。“我们今天的创造发明不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向全世界开放,而且通过互联网获得巨大的能力,华为也获得巨大的基础。”

  做好长期研发的另一方面就是避免急切的功利主义。“科技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问题,一个理论的突破,构成社会价值贡献需要二三十年。我们今天把心平静下来,踏踏实实做点事,也可能四五十年以后就有希望了。”任正非说,“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别是基础研究。”

  坚持不上市

  在他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数字游戏就能赚进大笔财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干的人却只能赚取微薄的工资,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他坚决不让华为上市,而是选择把利润分享给员工。

  有评论说:华为的成功,许多人归诸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实际上,最支持任正非的是15万华为员工。因为任正非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了1.4%,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

  根据《财富》的报告,作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财富》(Fortune)世界5百强企业中唯一一家没上市的公司。它在2013的年营收将达到349亿美元,超过爱立信的336亿美元,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

  它的营收,7成来自海外,比联想集团的4.2成还要高。华为在150多个国家拥有5百多名客户,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设备通信,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即使4G技术领先的欧洲,华为也有过半的市占率。

  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

  结语

  任正非说过“看哲学使人快乐,看历史使人痛苦。”通过哲学思考,会沉浸在一种自由思考的快乐过程中,看中国的历史及现在,历史及未来,是很悲观的。做哲学思考的人都孤独,任正非是孤独的,他在孤独中悟到,在孤独中布道,在孤独中建道,在孤独中述道。

  回到华为,这个“体面的小老头”已经68岁了。企业总会代际更替,走过“强人时代”。如果失去任正非,华为将会怎样?现在还不好断言。

  但无可否认,作为一个企业首脑,任正非是一个符号。这是一个深刻拥抱现实图景而又有强大突进意志的人,他冷静却又激情,广博却又孤独,偏执却又包容。如历史上的很多杰出人物一样,复杂多面,与众不同。

  他在当世声名显赫却沉默如谜。如果没有意外,以后的商业历史将会书写他的成绩,而关于他丰富、强大而隐秘的内心世界,也许终将风流云散,不为人知。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