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产品盈利了如何取之有道

来源:CIOZJ 作者:pingwest

有道是家定位很有趣的公司,它靠搜索发家,却从去年开始将通用搜索团队逐渐打散剥离至其他事业部,把通用搜索业务交给360搜索。它的移动端产品有道词典、有道云笔记,与杭研院的云阅读,网易北京的云音乐各自区隔,又相互发力。同时,它也是网易内部需要自负盈亏的子公司。

在解散搜索队伍后,有道的战略变得更为清晰。最初无心栽柳的词典、笔记已经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今年第三季度,有道词典已经首次实现营收,云笔记也开始尝试商业化。

作为从小孔径切入的工具类产品,无论是笔记还是词典,都不是一个高黏性的产品。同时工具类产品竞品众多,用户的转移成本也比较低。为了减少风险,有道做法是,选择在国内外有成功经验的范例作为模仿对象,从市场规模还没被做大的词典和笔记入手,明晰自己的用户群体——学生、白领等中端知识层级人群。在保证较好的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借助网易自身的推广平台(现在还会和360在渠道上作交换),将产品逐级做大。最后,再试着赚钱。

有道词典:广告为主体,专业翻译和在线教育为辅

有道副总裁兼有道词典总经理包塔称,有道词典在2005年时,只做了一个简单的Symbian应用,那时没有做什么推广,产品在社区中藏得很深,他们发现竟然有近千人在使用。不久之后,有道上线了Android版本,那时还只有6万个词条,发展势头却很好。后来,有道词典相继上线离线查词、双语翻译、词典扩容、单词本等功能,逐步拓展需求,满足用户的体验。

他引用丁磊的话对PingWest说道:“只盯着钱,是赚不到钱的”。在他口中,赚钱本身并不是丁老板最关心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好用。他认为,网易词典要首先满足用户的需求,做到够快、够便捷,有了较好的技术和体验做支撑,再试水商业化。

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背单词功能,有道词典与市面上的背单词的App相比,不止功能简单,甚至简陋得可以。它没有记忆曲线、助记、练习题等,而是简单浏览记词。包塔解释道,单词本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需求,不同的人背诵的方法不一样,有些人喜欢记一本厚厚的单词书、有些人喜欢边写边记、有些人喜欢卡片记词。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很难同时满足如此多个性化的单词背诵需求,或者择其一而得罪多数用户。于是采取了极简的浏览背单词的功能,小巧又普适性强。

在商业化上,他们的做法也很谨慎。最初在App Store上,它们曾经以6元的价格推出过支持离线查词的“有道词典”版本,没有花力气推广,日均的下载量也达到近一千。对这样的结果,他们感觉很欣喜:工具类的App在增值服务上的尝试,在国内还是有许多用户愿意去买单的,而且现在支付的渠道也很便捷。

目前,有道词典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展示广告,包括Banner、信息流中的硬广以及App全屏展示广告等,这约占到营收的四分之三。目前主要广告客户主要为汽车、电子商务和快消品类的商户。广告投放商户看中的不是产品本身是做什么,而是产品的用户基数(目前有道的月活跃用户约为6000万)。

有道词典还在尝试原生广告。比如,在词典新增的“看天下”板块中(提供双语阅读、音乐、资讯等信息流的板块),植入教育机构的信息推广。或是一篇介绍英语学习的文章最后,提供英语培训机构的免费英语课程推广。在PC端的词典上,通过趣味习题与广告形成互动,增加广告的点击量。有道还有一个图解词典,通过图片的形式帮助用户助记单词,并与汽车产商合作,做过在图片中植入汽车品牌的尝试。在查词的结果页面,像百度那样卖“关键词”广告。

第二大块的收入来自专业翻译,这个由词典衍生而来的服务,月营销额已经达到100万。专业翻译采用了众包的方式,目前整个人工翻译团队约有1000人。来自不同地域和行业领域的人,都能在通过有道的翻译测评之后,加入到翻译队伍中来。之后,通过客户的评分反馈,保证翻译团队的质量。有道将原本劳动密集型的翻译业务搬上了互联网,并和译者进行收入分成,兼顾了速度和质量。它自称利润率为传统翻译公司的两倍,回头客的比例为50%。

有道词典预计在明年上线支付功能,这会是第三大块重要的收入。词典上目前可以购买的东西,主要是付费的扩展词典和最新的云图书模块。特别是云图书板块,借助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图书,如外文书籍、阅读、词汇书,引导用户付费购买。模块定位清晰,变现转化率高,同时还有持续的内容拓展性。

此外,有道词典还希望成为在线教育的入口,通过与在线教育厂商合作和自身的有道学堂,将词典用户,转化为利润率更高的在线学习用户,以此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目前,产品形式还不确定,也可能是一个新的App单品,借助词典推广。

有道云笔记:拼用户基数 做小众增值

相比词典丰富的广告式样,云笔记的商业化尝试还比较简单,主要先做大产品的用户规模,再做个性化增值服务。

有道云笔记负责人蒋炜航称,云笔记与Evernote做法不同,通过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把用户转换成付费用户,在国内很难实现。笔记作为常规的工具类应用,在国内的竞争品类很多,可替代性强。同时,国内用户还没有养成为基础服务付费的习惯。

Evernote现在的本土用户数约为800万,其中4%~6%的人是付费用户。而云笔记的用户规模约为2000万,蒋炜航希望用更快的功能迭代和更快更好的服务,扩大用户基数。并争取将其中至少1%的人,变成增值服务的付费用户。

云笔记的吸引用户的做法,就是砍掉基础的付费功能,做一个强大的免费版吸引用户使用。比如免费版的Evernote的使用容量是固定的、有图片上传限制、不能离线笔记、不能提供笔记历史版本等功能,这些在云笔记中都是开放免费的。

容量扩增套餐是云笔记试水增值模式的第一步。“我们的产品要让用户永远觉得是够用的”,蒋炜航说道,“容量作为最容易理解的付费项目,普通用户在用的时候一定是过剩的,只有少量的拥有‘收集癖’的用户需要购买增值套餐”。

在他的规划中,付费的部分不会是需求普遍的内容,而是小众的个性化定制。比如特殊的笔记字体,个性化信纸,定制的编辑器,公式、代码、流程图等特殊内容的记录。“这些功能只要有1%的用户付费,笔记就能活得很好了。”

在问及可能的增值内容是否会带来功能上的臃肿或额外运维成本时,蒋炜航告诉PingWest:他设想这些增值功能将来会以插件的形式隐藏在产品中,不让新用户在复杂的功能面前觉得困惑。用户可以通过探索了解到这些功能,选择自己需要的。他还认为,现在云笔记的界面还是太复杂了,会在即将推出的版本中继续精简。目前这些增值服务设想还没有成型,还在小心尝试。

拥有50名员工的有道云笔记团队,未来的工作重心还将继续是完善功能,扩大用户基数。比如,即将上线的手写笔记识别、搜索功能,进一步增加的笔记应用场景以及加入多人在线协作的功能。

总体来说,有道整体的商业模式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东西,但规划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恰是其在营收上“取之有道”,步步为营的好范例。

相关文档推荐

时尚行业业务模式与分析方法.PDF

38437478  2.88MB 88页 积分8

如何通过营销科技赋能个人IP和私域商业模式.PPTX

3235132463 沈欣 1.01MB 13页 积分5

商业模式4.0.PDF

38437458  5.72MB 80页 积分10

红领酷特智能C2M商业生态.PDF

38437440  1.67MB 17页 积分5

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架构优化.PPTX

316378394  2.71MB 0页 积分15

创新服务化方法论商业模式九宫格.PPTX

315565141  0.85MB 41页 积分5

创新模式引领商业.PPTX

315565140  2.88MB 47页 积分6

商业模式系统.PPT

315565139  4.14MB 0页 积分5

商业模式产品定位方法论.PPTX

315565138 任士斌 3.17MB 0页 积分6

商业模式基础.PPTX

315565137  0.43MB 20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

选择正确的ERP解决方案

CIO之家的朋友们 安德烈亚斯-迈尔博士 

以客户和利润为导向: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新零售血洗老巨头

爱思考的柚子 彭程 

VC永不投这类公司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B端后台 完整 UI设计规范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