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翻身起床,为了准点赶到办公室往往顾不上吃早餐。整天坐在电脑桌前,有做不完的工作,接不尽的电话。吃饭没点,饥一顿饱一顿。到点了却不能走,不是加班就是应酬,只有到夜深人静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孤独地回家。周末常常加班,即使不加班,也要去参加各类培训、考试以充实自己。人情越来越淡薄,朋友交不到几个。没有时间娱乐,几乎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超负荷运转,很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前半辈子以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的境况。
"加班?我早就没有加班这个概念了。连续一个月没一天休息都很正常,谁叫我们干的是软件工程师呢。"付聪说:"一年365天,我起码工作355天,总共休息不超过10天。记得一次在浙江金华上系统,我一个人忙了整整一周,没日没夜,每天睡觉不超过5个小时。最后测试的时候,头脑已经有点稀里糊涂了。后来发现系统有点问题,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最后找到错误原因,是我把一个项目误删除了。真是万幸测试时就发现了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至少造成的损失是我承担不了的。以后再一个人做项目时,我真是神经紧绷到极致,生怕出错。"
虽然收入不错,但是加班费是没有的。那些钱其实全是赔上青春、拼命工作挣回来的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中国社会的职场人士已经进入超负荷运转的时期。他们指出,职场人士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得不到调整,会丧失理想和对生活的热情,容易出现亚健康,甚至过劳死。据调查,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对于大多数超负荷工作的上班族来说是"过劳不死",但极易出现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情淡漠、攻击性行为等。
"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名技艺高超的高空走钢丝艺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他不幸失足身亡。其妻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是想着走钢丝这件事而不去管表演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的心态叫做"瓦伦达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足球运动员在踢点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踢飞"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被踢飞"的情景,结果便事与愿违,球大多时候真的被踢飞。这样的研究从另一个方向证实了"瓦伦达效应"。
超负荷运转的职场人士就是受到了"瓦伦达效应"的严重影响。他们太在乎工作本身,专注于其间不能自拔,而忽略了工作之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工作只是谋生的一个手段,其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愉快和更幸福。但是,很多人迷失在工作中,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让自己过得劳累不堪,失掉了健康的身体、没有了生活的乐趣、疏忽了亲情爱情,离幸福越来越远,成了疲于奔命的工作的奴隶。
慢养自己!
有的人完全把自己投入到超负荷的工作之中,从来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这份工作真的适合我吗?这样的工作方式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到底想要从中得到什么?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不已,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及其意义,并通过有效的方法调适自己,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现代职场人士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情况下,学会慢养与自慢。
所谓慢养就是有计划地调节身心,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到自己能承受的节奏。所谓自慢,就是做自己最拿手最有专长的事情。
自慢从更深层次揭示了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自己有把握的、容易产生成就感的事情,并为之奋斗,这样即便是有超负荷的情况出现,内心的自我平衡机制也会让你觉得乐在其中。
到底怎么办?
改变认知,看透工作之于生活的真正意义。工作是重要的谋生手段,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更要重视精神生活,注重身心健康,学会化解过重的工作压力,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乐观处世,学会自我调适。现实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朝着自己期望和努力的方向发展,因此要保持乐观心态,不要跟自己过不去,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同时,要处理好工作和身体的关系,不能仗着年轻,仗着身体好就玩命地干,要考虑到以后的健康。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该放假就放假。
制定目标,量力而行。凡事不要勉强,做好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客观地评价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空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与人为善,构建有效的人际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功相辅相成,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得到帮助、获得信息,还可以互相倾述,解除烦恼。如果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你周围的人就能有效地帮助你、支持你,你的压力自然会减少很多。
慢养和自慢都是一种哲学,是一种面对生活负重的超脱的自如,只有经历过繁重的人才能理解这种哲学对于自己的价值,。因为没有为自己的梦想用心付出过、奋力拼搏过的人,始终不会真正体味叱咤风云后的宁静和超脱。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