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是什么?
互联网思维就是媒体思维和产品思维这一对矛盾体的结合。
媒体思维就是做更多的事情让自己和自己的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在用户掌握一定的话语权的格局下,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以及用户贡献的内容来让自身和产品更具备吸引力,让一切更有故事性,从而得到免费的口碑和传播。产品思维则是指让产品满足特定人群特定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思维是一种扩散的状态,而产品思维则是收敛的。“产品思维和媒体思维构成了一种矛盾。”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而言,关键就是如何把这种矛盾用好,解决好。将这种矛盾运用得好的企业,可以给竞争对手带来负担,而将这种矛盾解决得好,并且能够将这两者成功相融的企业,在竞争对手无法做到的情况下也就具备了竞争的优势.举苹果的例子:“本身做出的手机设备非常有看点,但同时在设计和定价等方面又是面向特定人群的。既满足了看客心态,又对接了特定的需求。”
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思维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架构的改变,目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企业运用互联网工具,将部分职能部门从传统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客服是其中的典型。以小米在微信公众账号所提供的客服为例,小米微信的公众号目前拥有近450万订阅用户,背后有40多人的团队。团队可以在微信号上即时对客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解答,另一方面,客服可以通过公众账号远程作业,和线下的小米之家进行对接收取故障手机。类似这种做法在很多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利用,比如银行等。不过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在职能部门运作形式上的改变只是表层,对于企业而言,在互联网思维主导下,更为深入的改变则体现在企业决策中心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条上。“从消费者到企业决策中心的链条将会缩短。”魏武挥说。企业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通过收集用户数据更及时地改变产品,乃至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改变自己的生产流程,而这些都将会在一个企业内部,形成消费终端对制造前端的较强驱动。
除了会给企业内部带来一定的革新之外,互联网思维的广泛运用还将给企业外部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化。主要的体现将是生态关系的复杂化、充分竞争化。生态圈被放置在一个快速的转轮之上,所谓的“市场份额”在整个环境中显得异常脆弱,今天的份额明天就有可能被对手夺走, “轮流坐庄”成为一种常态。“有人说微软,发展到现在,按照时间来看应该是正当年,但舆论的评价是微软已经老去了,甚至苹果,现在说它时代过去的也有。稍不留神,一个时代就过去。”魏武挥说,“任何人很焦虑,生怕错过一些东西。”
互联网思维运用的边界在何处?
尽管不断有人叫嚣以互联网思维颠覆一切,但魏武挥认为,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存在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于稀缺资源的占有。所谓的市场份额,用户数量、美誉程度、销售数量都不是所谓的稀缺资源。“专利、土地、牌照才是稀缺资源,这些都具有排他性,别的都占用不了。”小米可以说是中国目前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极致的公司之一,但它一样解决不了芯片的问题。“它的互联网思维覆盖不到前端的稀缺资源,所以之前的比如说所谓的用互联网思维把房价降一半这种,不太可能,房地产的根本是土地资源,用宣传和用户去把买地的价格或者买房的价格降一半不太可能。”谈及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企业都要做到互联网思维和对稀缺资源两手抓。
“比如中小企业,谈不上对稀缺资源占有,但发展到了一定的体量和阶段,对稀缺资源的占有就很重要。” 曾经跟当下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内部人士交流过,几亿用户数量看起来很华丽,其实什么都没有,轻重资产对比严重失衡。因此,从这一点而言,马云在做的就是对稀缺资源的占有。“菜鸟网络是轻重资产的配置问题,让公司变得重起来。”
而放置到全球的例子,魏武挥表示,有人曾经做过研究,将1970至2010年四个十年中美国排名前十的科技股公司进行整理后发现,始终屹立不倒的只有一家,就是IBM。
互联网思维确实已成为一个共识,但有些已然成形的事物,用互联网思维去强硬改造没有必要,并且也不现实。比如像可口可乐这种流程上已经非常成熟的企业,互联网思维的改造除了在销售层面上意义比较大之外,在生产流程上并不体现价值。“可口可乐去年确实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昵称瓶,但这些只是花招,企业根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你说用互联网思维调查用户,但这里面也存在消费需求陷阱,很多用户说你可口可乐不甜,难道整个生产配方和流程就改到偏甜了?”指出,不同的企业,情况不一样,有些行业可以的,有些行当不可以。有很多非常传统的东西,如果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它,风险非常大。“一定会改好,这话谁都说不了。”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