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大事年表:从大型主机到云计算

来源:CIOZJ 作者:记者

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成为现实,它用于创建和管理飞机订座系统,让任何地方的任何代理点都可以及时获取电子数据,从此开启了企业级的数据中心大门。

自那以后,计算和数据存储领域的物理和技术变化带我们走上了一条通往今天的曲折道路。让我们简单回顾下数据中心的历史,从以前的大型主机到现在的以云技术为中心,以及它们对IT决策的影响。

1946年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造于1946年,用于美国军队存储炮兵射击码,它被称为第一台通用的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0年代早期

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于1954年采用,它是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和二极管而没有使用真空管的机器。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成型的商业系统,促成像IBM System系列这样的主机在计算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1971年

英特尔采用了它的4004处理器,成为了市场上第一个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它提供了“积木”式服务,使得工程师能够购买并定制化软件让众多电子设备实现不同功能。

1973年

Xerox Alto成为了第一台使用图形化界面的台式电脑,它采用图形用户界面和高分辨率屏幕,超大内存和专用软件。

1977年

ARCnet,第一个局域网服务,在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被投入使用。它支持2.5Mbps的数据速率,最多可连接255台电脑入网。

 

1978年

SunGard公司发展并建立了商业灾难恢复的业务。

 

备注:在PC服务器引进之前,围绕主机做出的任何I T决策必须在企业范围内进行,无论是操作系统、硬件还是应用程序。整个企业的所有这些事物都在一台设备中运行,因而IT决策缺乏灵活性、难度大。

 

1980年代

个人电脑(PC)始于1981年,引发了微型电脑行业的繁荣。

Sun Microsystems公司开发了网络文件系统协议,允许计算机客户端的用户以类似访问本地存储的方式,通过网络访问文件。

计算机被快速安装在任何一个我们所到之处,但是环境与操作需求所受到的关注甚少。

1990年代早期

微型计算机开始作为服务器,取代了旧的大型主机,这些空间逐渐以数据中心闻名。企业开始在内部组建成排的服务器群。

 

1990年代中期

“.com”浪潮促使公司渴望快速的网络连接和不间断运行。企业开始建设可以运行更多设备(千千万万台服务器)的服务器空间。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服务模型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

 

备注:多亏了PC(服务器),IT决策开始以两种独立的方式进行。服务器允许进行基于应用程序的决策,而硬件(数据中心)决策依然在企业范围内进行。

 

1997年

苹果公司创建了一款名为Virtual PC的程序并通过Connectix公司卖了出去。Virtual PC就像SoftPC一样允许用户在Mac电脑上运行窗口副本,以解决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1999年

VMware公司开始销售类似于Virtual PC的VMware Workstation。最初的版本只能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后来也支持其他操作系统。

Salesforce.com开创了通过一个简单网站交付企业应用的概念。

2001年

VMware ESX发行,这是一款裸机管理程序,可直接在服务器硬件上运行,无需额外的底层操作系统。

2002年

亚马逊AWS开始发展一套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包括存储、计算和通过“Amazon Mechanical Turk”实现的人工智能。

2006年

亚马逊AWS开始以网络服务的形式向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现在通常被称为“云计算”。

 

2007年

Sun Microsystems公司采用了模块化数据中心,改变了企业计算的基础经济学。

 

2011年

Facebook发起了开放式计算项目,倡导全行业分享技术参数和实践经验,用以创建最节能、经济的数据中心。

2012年

调查显示38%的企业已经使用云,28%的企业计划开始使用或扩建云。

2013年

Telcordia公司发布了有关电信数据中心设备和空间的一般要求。文件提出了对于数据中心设备和空间的最小空间和环境要求。

谷歌在2013年投资73.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建设网络基础设施。这项开销是用于谷歌全球数据中心网络的大规模扩建,这可能是数据中心行业史上最大的建设工程。

现在及将来

如今的数据中心正在从对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的所有权模式向另一种按需订阅和交付模式转变。

 

为了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特别是通过云计算,如今的数据中心能力需要与云匹配。随着数据中心的整合、成本控制和云支持,整个数据中心行业现在都在改变。云计算搭配如今的数据中心,使得IT决策时可以更灵活地访问资源,但是数据中心本身还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实体。

 

 

相关文档推荐

数据中心产业图谱研究报告.PDF

1740031966  1.7MB 37页 积分10

面向 AI 的新型数据中心智算网络体系.PDF

1733484566 翟恩南 1.47MB 22页 积分5

智慧交通行业信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PDF

222425662  2.54MB 50页 积分5

大模型在超大规模集群上的性能提升实践V0.5.PDF

222425661 陈仲铭 2.56MB 39页 积分6

B站轻量级容灾演练体系构建与业务实践.PDF

222425660 刘昊 1.72MB 26页 积分6

集团IT基础设施蓝图设计方案.PPTX

222425658  4.31MB 70页 积分8

超融合HCI方案.PDF

222425656  11.18MB 78页 积分5

“全球享”车企出海数智化解决方案.PDF

222425655 杜先睿 2.78MB 32页 积分4

万卡级智算集群网络建设运维及演进.PDF

222425654 罗远 8.02MB 32页 积分6

基于Kubevirt优化虚拟机交付流程统一资源调度.PDF

222425653 邹能人 4.09MB 24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

异地多活架构设计 看这篇就够了

腾讯云开发者 熊章俊 

容灾知识知多少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组织如何应对多体系建设,以“建”促“用”?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包括哪些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容灾与备份区别、灾备技术、容灾体系规划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规划模板与指南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