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下的ERP应用融合

来源:CIOTimes 作者:记者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管理理念的代表,其核心思想是将客户需求与企业内、外部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人、财、物、技术、设备、信息和时间等信息资源,实现企业整体协同运作,提供企业快速决策所需信息,提升企业营运绩效与快速反应能力。近几年国内很多企业都把实施ERP作为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借助ERP来梳理业务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化管理,利用ERP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综合竞争力, 不断提高经营效益。但大多数企业很快发现ERP的实施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和数据无法充分共享的问题。因此,ERP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与企业内部其他信息系统进行融合应用。


    1 新信息技术介绍


    未来CRM、SCM、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物联网、云计算、GIS等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将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得到大力推广,这些技术的应用必然对ERP系统的融合应用产生影响。


    1.1 供需链管理(SCM)


    SCM 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以集成化和协调化的思想为指导来管理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规划、设计及管理等活动以及各环节间的协作关系,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工作流在整体供应链上的顺畅流动,达到供应链运作最优化。


    1.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CRM 是把客户群体看作企业宝贵的外部资源, 尽可能地纳入企业控制范围内,以增加客户价值为中心,有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改善客户关系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1.3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在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相谋面的情况下,实现交易达成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讲求的是在网络销售中获得商业盈利,可以加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减少交易环节。


    1.4 商务智能


    商业智能是一种综合运用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处理数据的崭新技术, 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迅速分析处理和做出快速响应,在数据关联分析和决策支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5 物联网


    物联网是实现通过电子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无线数据通讯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覆盖企业上下游、行业设备、人员并且能进行信息搜集、交换和通信的实物互联网。


    1.6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可以将强大的运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来实现,并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资源的商业计算模型。云计算的应用发展可以提高集成系统运营成功率, 使信息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1.7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2 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ERP融合应用趋势


    2.1 实现基于价值链的ERPCRM 和SCM 三大系统集成, 延生ERP功能


    SCM、CRM 与ERP三大系统各有特点和优势以及良好的应用效果, 但各自独立应用对企业资源配置作用和应用效果都无法达到既定目标, 制约了企业发展。实现三大系统的融合将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实现全方位、立体的管理,使下游的企业、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这个融合过程是三大系统的功能互补和完善创新的过程, 融合后的ERP系统将使企业传统业务和内部管理的前后端成为一体化交易中枢。


    2.2 建立基于因特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电子商务ERP


    从ERP和电子商务的概念上看电子商务着重于前台,ERP着重于后台,两者相辅相承。ERP系统的全球协同电子商务化将实现协调工作最小化,有效地塑造、集成和监控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商业行为过程,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虚拟组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改变企业现行经营管理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实现ERP的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移动商务环境下的ERP系统将允许用户通过手机、IPDA等移动终端进行企业生产服务,实现移动办公,提高企业服务个性化、移动化、动态化和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实现ERP的移动商务化是顺应移动办公的发展趋势,走新型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2.3 引入“商业智能”,增强ERP系统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处理能力


    随着ERP系统的深入应用,将迎来在后ERP时代,即商业大数据时代, 如何从ERP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庞大信息数据中挖掘具有价值的信息, 这就要求企业在已实施ERP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商业智能, 用数据挖掘技术从ERP系统的数据仓库中挖掘数据并深入分析, 抽取出隐含在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并进行转换和模型化处理, 以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制订切实可行的、正确的发展战略规划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所以在未来的ERP系统建设中,通过引入“商业智能”来增强ERP系统的数据挖掘功能和联机分析处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4 物联网背景下的ERP应用融合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效益将体现在: 一方面将降低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成本和减轻一线作业工人的工作量,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物联网可以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进程。物联网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组合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产业链各环节有效管理, 形成闭环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过程管理的实时性、敏捷性,并可以降低风险,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可见物联网技术在促进企业管理过程优化,信息资源同步,网络无缝化以及信息系统可视化管理方面有着突出优势,这势必要求在ERP系统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将企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实时采集到ERP系统数据仓库。在增强ERP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间的协同性; 加大与其他集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使ERP系统智能决策更及时和准确。


    2.5 云计算与ERP的融合


    集成云计算的ERP系统可以在屏蔽ERP系统底层环境,降低硬件投入成本;增加ERP系统的应用安全,减少由于安全问题给用户带来的损失,便于深度分析,增加ERP系统数据和商业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优势。云计算与ERP的融合是彻底解决行业信息数据孤岛,降低企业信息化融合中客户服务成本,减少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降低企业信息化融合系统建设风险,提高集成系统运营成功率;还可以使信息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最佳解决方案。


    2.6 融合GIS 技术,提升空间资源管理能力


    ERP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主要是属性数据, 分析统计功能主要是通过表格形式展示, 所以在空间数据资源管理和可视化的基于空间位置上的分析统计功能上,ERP系统明显存在缺陷,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数据资源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上正好弥补了ERP系统在空间资源的管理功能上这一缺陷。两者的融合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搭建统一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 统一管理和共享企业生产所需空间数据,并为企业提供业务导航、空间操作分析、二维三维展示、专题服务等服务,提升决策水平发挥重要支持作用;可以在地理空间架构下,实现ERP系统信息的可视化显示和分析;还可以通过提供方便快捷的GIS 电子地图和空间数据资源,帮助企业高层和相关技术人员随时、随地掌控整合了解企业运营和生产状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ERP与以上信息系统充分融合后,将逐步建立起现代经营管理体系,推进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的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建设到信息化价值的转变,并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关文档推荐

中国ERP价值创新研究报告.PDF

1736479548  7.8MB 90页 积分5

企业管理和ERP的基本概念和知识.PPTX

1732590820  0.46MB 63页 积分8

智能ERP发展趋势研究报告.PDF

1732545369 IDC 2.73MB 22页 积分4

2022中国制造业ERP研究报告.PDF

1732544509  2.72MB 38页 积分4

ERP信息化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2138581241  0.1MB 17页 积分5

汽配先进管理模式与ERP解决方案.PPTX

2138581237  6.56MB 45页 积分5

企业信息化ERP解决方案.PDF

2138581208  9.06MB 158页 积分10

相关文章推荐

智能工厂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先进制造业 梁华 

ERP 的管理思想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ERP财务顾问是怎么炼成的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如何给数据打标签?

码工小熊 爱学习的小熊妹 

选择正确的ERP解决方案

CIO之家的朋友们 安德烈亚斯-迈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