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营销最IN四大法则

来源:CIOZJ 作者:李志起
 

90后营销最IN四大法则:企业如何把东西卖给90后?

70后、80后之间的PK还没有尘埃落定,90后已经悄然登场,成为未来的消费生力军。当“奔三”的80后们还在“老虎队”的歌声中怀旧和感慨人生的时候,90后们开始挑大梁。那些商家们也开始见风使舵地在“讨好”90后上,下足功夫。

可以相信,未来十年将会是90后的黄金十年,而他们“非主流”的定位,也决定了商家们将会花更多的心思、时间、精力来研究这群消费者,并制作出适合他们的产品、传播方式、推广手段等。如何向90后营销,是现在消费品企业必须学会的最重要的课题。

不懂90后,你的营销很OUT了

在网络上,有不少关于70后、80后、90后据说比较“离奇”的区别,细看了几条,的确有几分道理。

70后:他们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80后:我们的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90后:QQ等级,QQ秀,开心农场,劲舞团……

70后:他们如果有笔记本,会喜欢到公众场合用;80后:我们才不会背那么重的东西在身上;90后:只要苹果笔记本,而且不止一台……

70后:他们喜欢喝红酒,一般是长城红酒;80后:我们要么不喝酒,要么就喝啤酒;90后:韩国果汁,日本汽水才是我的最爱……

不用对号入座,已是明了无比。所以,如果你不懂90后,那请你记得立刻去做功课去吧。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越来越多标新立异的广告,里面充盈着青春的活力,甚至有些有识之士已经明目张胆地标榜着90后的华丽标签,试想,这个时候,不愿意跟着70后、80后老去的企业谁敢按兵不动?

放眼看来,目前主要消费群体已由迅速崛起的90后来领衔主演。然而面对这样的新新人类,许多企业,特别是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食品饮料企业措手无策。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出现了“60年代的老板、70年代的营销老总,80年代的中坚消费群和90后新兴的消费市场”这样奇怪的局面,这中间的距离,不止是代沟,甚至可能是“代河”。

90后营销最IN法则

90后这一代,他们并不会在意70后、80后们把他们划分到“非主流”这样的阵营里去,相反,90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90后心中的“好”与“不好”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对商品的感性认识要远远超过理性认识。

认为好就“赞”,认为孬就“喷”,是90后感性思维的直接表现。要想获得90后的好感,不用让他们“感动”,而要给他们“激动”。在品牌3.0时代,出其不意,才能制胜未来。

法则1. 用互动体验激发90后

百闻不如一见,对于90后们来说,别人说好,那绝对不是好,只有自己亲自感受与体验了之后喊出来的好,才是真的好。因此,互动式体验营销更能激发90后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那些国际大牌们,似乎个个都是互动体验营销的高手。必胜客就曾经推出秋季24款新品,用户群定位也开始倾向于消费能力日渐增长的90后的身上,玩了一次以人物个性为元素的新营销。活动把参与人群按照不同的性格进行分类,比如“执着男”、“萝莉女”,然后将不同特色的必胜客食品与之进行匹配,向不同性格的食客推出不同特色的食品。

正所谓“人如其食,食如其人”,吸引追求时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此举对于进一步提高必胜客在90后消费群体中的品牌渗透度和知名度,打造其“西式休闲餐饮专家”的形象,大有裨益。

我们在策划“疯狂烤翅”时,就有意识地推出“BT辣(变态辣)”这一说法,在1000多家加盟店里,发动青年男女、学生参加“吃BT辣”挑战赛,让更多的人来体验这一新鲜产品,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一传十,十传百,闻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体验的目的在于激发,有效的互动,会产生意向不到的奇效。有时候,甚至比直白的广告更能立竿见影。

法则2. 用网络圈子“网”住90后

有调查表明,中国的90后一代,有超过70%的人都有上网经历。有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的家中有互联网连接。这种生活特征致使90后中更多地是所谓“宅女”、“宅男”这一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在蜜罐中长大,对于他们而言,网络世界甚至比现实世界更为重要!

所以,如果对网络还一知半解的企业主们,就得赶紧去补课了。网络的普及,同时更体现在时不时冒出来的网络新鲜名词上。比如我们曾经熟知的“贾君鹏”,也或者那些90后们才看懂的火星语。

能不能在这一点上“讨好”这些90后?一款名为“这样紫”的饮料就这样华丽登场了。09年的饮料市场上,一种名叫“这样紫”的饮料被众多青少年捧在手中。“这样紫”饮料由黑加仑、蓝莓、紫葡萄等紫色水果加工而来。据说,该产品就是直奔90后而来。

把这个产品起名为“这样紫”,是借用网络流行语“酱紫”(网络达人们的口头禅“这样子啊”)的谐音。“这样紫”饮料不仅名称别具一格,醒目的紫色外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并请了当红少女组合SHE做代言,使人看到这瓶紫色的饮料就与青春活力联系在一起。

可以想象,在推崇潮流时尚的90后面前,如果不懂得他们审美观或网络用语的产品表示,就会显得无从入手了。而如果在个性化营销上动脑筋,就不难赢得市场。

法则3. 边游戏,边营销

我相信,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购物吹嘘式的广告的,绝对不会是90后干的事情。那个时候,他们可能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呼朋唤友张罗打游戏。于是乎,一些精明的企业就看准了这一点,开始做功课。

于是,我们就会在游戏当中看到了无数企业的植入广告的身影:金贝贝的一句“我要吃麦当劳”,是《大富翁》专门为麦当劳定制的植入广告,而兰博基尼、宝马、奔驰、法拉利狂飙的《极品飞车》也为这些顶级跑车在90后的心中植下了“速度与激情”的种子。

其实,90后并不反感广告,只是对那种“教条式”与“生硬化”的广告极为反感。因此,植入营销一定要做得巧妙,让产品特征幽默或者刺激地展现在玩家面前,让广告与游戏融合成一体,如此推广就一定能成功。

法则4. 让故事更动听

毫无疑问,不管是70后,还是80后,也或者90后,他们都爱听故事。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好奇心。只不过不同的是,当我们把这些故事第一次在70后80后面前讲完,再给90后激情演绎的时候,他们可不会就这样买账。个性独立的他们可不愿意“拾人牙慧”。

诚然,90后们更容易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不信,你打开电视一看就会知道。为什么90后们都喜欢更有故事感的广告。

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酷酷的周杰伦手捧奶茶,他的一番话,博得身边温柔漂亮美女的欢心,两人边喝奶茶边度过温馨浪漫的时刻,一副浓情蜜意的景象。这是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广告,在电视上热播。90后一代他们就喜欢这样的方式。

再如,一个充满艺术感的高调环境下,帅气的王力宏手里握着尼康新款数码相机,无意中拍到一位性感高贵的美女,于是一路追寻,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把数码相继与一个性感高贵美女联系起来,似乎说,这个数码相机,能帮助我们达到梦想的生活和欲望的满足。

那个OPPO“做你喜欢的”广告,更是将90后的“不想工作”的特征表露无遗:广告里女主角向老板递上辞职信,然后开始环游世界,随后背景音乐响起,简单的片段,却串出一个很丰满的故事。所以,这也不能理解在70后80后们都热捧奥巴马手里的黑莓手机的时候,90后们却对OPPO情有独钟。

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让消费者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高速膨胀并且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围绕信息变革路径和生活方式变迁的产品创新和营销才是这个时代生存的根本。

 

相关文档推荐

2024年中国营销行业AI应用发展研究报告.PDF

1742803952  2.8MB 29页 积分4

如何做一场成功的事件营销培训.PDF

1739233857  12.81MB 106页 积分10

企业如何升级营销技术实现营收增长.PDF

1736728347  5.81MB 42页 积分6

企业营销管理基本手册.PPTX

1736727838  0.42MB 159页 积分12

市场洞察实践营销.PPTX

1734679724  2.22MB 46页 积分6

华为数字营销组织结构案例分析.PPTX

1734677946  5.63MB 57页 积分6

情绪价值和社交货币将如何重构数字化营销.PDF

1734396863 沈欣 2.15MB 15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