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中国还处于大政府、小社会

来源:CIOZJ 作者:王石

  科学家在慈善领域,特别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是应该重新去审视的。引导更多的科学家进入公益慈善领域,可以增加中国公益慈善的理性成分。

  记者:最近,你被聘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特聘教授,未来你将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学员教授企业伦理等课程。我们知道,你是一位自我更新意识非常强的企业家,有人对此评价道:“王石离‘先生’又近了一步”。这是否意味着你开启了一次新的自我更新?

  王石:谈不上“自我更新”。事实上,此前我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做了三年的主讲企业伦理的商学院教授,去年已经不做了。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已经做了一年的教授。这一次,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亲自邀请,我再忙也不好拒绝。事实上,此前北大清华都多次盛情邀请我加盟,但我都拒绝了。

  记者:你是出于何种心理拒绝北大清华的加盟邀请的。在你看来,作为“教授”的王石与作为“企业家”王石,在角色扮演上有哪些不同?

  王石:就我自己而言,关于接受邀请讲学这件事,我自己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要么不接受,如果接受的话一定要给学生上课,而不是简短地、偶尔地来给学生做一个讲座——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挂一个教授的头衔。如果我们溯源教授的本质,延续先贤的传统,反观民国时期那些令人尊敬的大师,教授其实就是要亲自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要名副其实。

  记者:在中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你是罕见的“知止”之人。与很多怀有把企业无限地做大做强的企业家相比,你显得淡定从容很多。我们想知道,游学哈佛和剑桥各一年中,你对美国和英国的慈善有哪些独到的观察?

  王石:我并没有特别地就两国的公益慈善做过深入的观察,但有一些自己的感受。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公益慈善是最活跃的,慈善资本主义兴起,企业家大规模介入慈善。英国的慈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它与美国的慈善有某种联系,却又有某种不同。与美国相比,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慈善领域有很多传统的因素。

  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是英国的皇族、贵族在慈善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戴安娜王妃、查尔斯王子等,都是非常重视慈善的。比如说查尔斯王子,他有十几个公益慈善基金,据说他的80%的时间是用来打理慈善事务的。在他们看来,身为贵族、皇家人员,带头做更多的慈善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记者:不知道你在剑桥大学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你在英国有没有参与一些慈善活动?

  王石:应该说我在剑桥是很低调的。就是因为受邀参加了一次慈善活动,很多在剑桥的中国人知道了我也在剑桥。这里面有很深的渊源。

  万科与英国权威的房地产机构—英国建筑研究院(BRE)在2011年就达成了合作,联手打造北京绿色建筑公园。我在参观英国建筑研究院时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它们有一项业务是保护英国的传统民宅、古建筑。

  其中的几个项目,就与查尔斯王子基金会有很紧密的合作。万科对这一块比较熟悉,以后有可能会在传统民宅、古建筑的保护上做一些投入。去年圣诞节,英国建筑研究院组织聚会,我被邀请参加。很多得知我受邀参加这次聚会,好像一下子对我另眼相看了。

  那是英国建筑研究院联合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剑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利华公司在白金汉宫举办的慈善活动。在英国,受邀参加这个活动似乎意味着莫大的荣誉。它一方面肯定你过去的慈善成就,同时也鼓励你在未来做更多的慈善。

  记者:刚才你更多说的是美国、英国两国在公益慈善上的差异。我们知道,美国的慈善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你看来,当下两国在公益慈善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王石:一说到美国,很多人就会想到“平等”、“自由”、“企业家精神”等词汇。企业家的确在美国的慈善事业中,特别是环保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美国财政部前部长亨利·鲍尔森,此前是高盛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董事会主席。

  英国慈善的特点之一是皇家、贵族的慈善力量强大。美国和英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科学家在慈善领域扮演着很显著的角色。在我们一般人看来,与政府、企业家、慈善家、皇室、贵族等相比,科学家在慈善中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美国和英国在慈善建设过程中,比较早地看到了科学家的能量。

  记者:纵观英国、美国的慈善发展路径,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王石: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还处于“大政府、小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之一是,政府在公益慈善领域扮演主导地位。现在该考虑向民间过渡了。应该说,企业家的公益慈善自觉已经逐渐形成,企业家已经被动员起来了。

  但科学家的声音还比较弱,科学家在慈善领域,特别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是应该重新去审视的。引导更多的科学家进入公益慈善领域,可以增加中国公益慈善的理性成分。

  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学是社会变革时期的显学,经济学家的地位很高,发声很大。但我认为,在慈善领域,包括科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都应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构筑一个多元发展、多元价值的慈善生态。

  记者: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拿出部分财富,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会。有的甚至把慈善做到了海外,承担国际责任。你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打算?

  王石:是这样的,万科有自己的公益基金会。我自己则在1988年就放弃了股权,把它作为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种子基金。当然,除了股权之外,每年还会进行一定量的捐赠。这么多年来,我找到了做慈善的感觉。能力有大小,你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就行,你是企业家当然要尽企业家的能力。这就是你应该扮演的角色,不要过多地想着这事别人应该做的,政府应该做的。

  记者:作为企业家,你在参与公益事业,也在不停思考,这些年的参与和思考,你觉得企业家参与公益组织的管理,可以给公益组织带来哪些创新?

  王石:最主要的是企业的一套组织原则、动员力量。从某种角度来讲,NGO除了非营利之外,还要求组织的动员效率、透明度、规范化,和企业都是一致的。在这方面,企业家理所应当承担这样的责任。如果企业家不发挥作用,NGO会走得非常缓慢。

  企业家做NGO也有局限性,企业家做组织既有资金动员力量,也有媒体动员力量,筹款本身并不是很难。但是应该看到,做公益、做慈善,本身就是公共参与,不仅是出多少钱的问题,出多少钱都不能取代义工扮演的角色。即使企业家有钱,你捐再多的钱,跟把民众动员起来的力量和义工的力量,那是没有办法比的。

相关文档推荐

AI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理解与落地安排.PDF

1743586083 侯宏 1.42MB 16页 积分5

DeepSeek大模型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PDF

1741743508 林子雨 6.64MB 118页 积分10

DeepSeek给我们带来的创业机会.PDF

1741572850  5.27MB 0页 积分6

津药达仁堂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PDF

1741071203 叶辉 5.28MB 25页 积分6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报告.PPTX

1740033519  2.75MB 91页 积分8

沪东重机数字化转型探索.PDF

1737424907  3.04MB 28页 积分5

LLM和Agent助力下的数据分析智能化转型研究与实践.PDF

1737365070 谢苑珍 4.52MB 54页 积分6

2025年AI转型进展洞察报告.PPTX

1737355003  1.92MB 30页 积分4

汽车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1736919154  1.52MB 8页 积分4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