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诚信融入每个人的血液

来源:CIOZJ 作者:冯蕾

我对阿里巴巴诚信体系的体会可以用“三个不”来总结。

第一是诚信文化不空洞。

阿里巴巴的诚信理念融入业务流程每个环节,融入网络交易的各种行为。过去我们做诚信的报道觉得很难做,通过了解阿里的诚信体系建设,我感觉到诚信文化不空洞,可以很具体、很实在。比如芝麻信用,可以通过网络大数据的分析,提供出每个人的信用名片,细致到每个人的交易行为的分析。

第二是虚拟网络不虚拟。

过去很多人,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人觉得网上的东西都不太可信,但是我们看到通过网络可以推动诚信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把每笔交易行为、每个交易人的信息放在诚信系统中去研究并得出数据结论,这给当前社会诚信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实践的支撑,也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带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诚信系统的建设的实践。

第三是诚信建设不孤单。

一个时期以来,政府特别强调要搞好诚信建设,很多诚信建设变成了政府在主导,在提一些口号,但是这次我们看到,企业在做实实在在的努力,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把诚信理念融入到的血液里,从政府到企业、从个体到社会,我们感到,当前诚信建设不孤单。

具体看阿里的实践,我认为它完成了三个转换:第一个转换是把诚信世界观转化成为方法论。把想法变成办法,这种转换非常好,非常务实,也很多创新的做法。第二个是把需求转化成产品或者商品。这也是依托诚信的力量。通过建立自己的诚信系统,让客户从诚信中获益,通过诚信致富,让诚信本身体现出价值。第三个是把困难转换成希望。我们知道,2003年非典的时候有了淘宝,在困难中觉醒,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这需要一种眼光,更需要诚信的力量作为支撑。

那么,阿里带来的启示究竟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其实可以用三个体系和一个表率作个小结。阿里构建是三个体系,一是指标体系。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指标体系,让诚信看得见、摸得着,这种建设可以每个人都去实践。二是制度体系。比如奖惩机制,这种激励和惩罚并重的制度体系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把一维的诚信变成多维的诚信,把商业诚信变成社会的诚信,变成每个人的诚信。三是理论体系。做理论研究的专家怎么样把这种个案变成范例,从中得到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理论启示,这需要加强研究。另外,现在迫切需要政府做好诚信的表率。有一句古话叫“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现在除了我们企业要多探索,制度要多完善,政府也要做好表率,所有人都要做到这点,相信我们社会就会越来越诚信。

 

相关文档推荐

企业软件与AI原生应用.PDF

1744103648 黄斌 5.3MB 43页 积分6

从DeepSeek到ManusAI如何重塑企业价值.PDF

1741937117 华中科技大学 6.23MB 58页 积分6

AI辅助编程真实测评与企业落地实践.PDF

1741936506 蒋志伟 10.17MB 37页 积分6

DeepSeek大模型及其企业应用实践.PDF

1741743773 林子雨 9.39MB 144页 积分8

DeepSeek企业落地应用.PDF

1741743699  2.16MB 22页 积分5

AI智能驱动的制造企业SRM系统.PPTX

1740995066  19.44MB 34页 积分6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蓝图规划方案.PPTX

1740967415 黄云鹏 0.53MB 19页 积分5

AI Agent元年企业服务有望最先落地.PDF

1740472742  1.55MB 30页 积分5

DEEPSEEK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PDF

1740034311 陈亚盛 3.89MB 60页 积分8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