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概况

来源:CIOZJ 作者:文滔

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的30年内,中国从农业大国转变成制造业和贸易大国,制造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还称不上制造业强国,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改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提高运作效率和水平,其关键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一、制造业物流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我国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盲区和严重缺陷。有不少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更缺乏供应链协调能力,与供应商只是合同买卖关系,没有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缺乏对供应商的考核,因此不了解供应商的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也没有在某供应商供货能力出问题时的应急预案,因此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出现致命的伤害,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丢失商机。另外,企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不符合实际的生产需求,整个采购、生产和物流支持缺乏计划性和合理性,仓库管理混乱,库存管理没有科学性可言。其中有的零部件库存大量积压,甚至可用几年;有些零部件经常断货,且得不到及时补货,影响生产,最终影响到交货。分析后总结发现,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的管理跟不上业务的发展,没有有效整合供应链资源,没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来帮助管理生产和物流管理。

 

其二,企业没有正确预测市场的需求,结果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要,造成库存的大量积压或严重脱销。前者大大提高了物流成本,造成资金的积压;后者丢失商机,甚至会严重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在快速消费品生产销售的供应链内,特别是分销系统中,未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建成合理的物流网络,因此在库存分配上造成供需的不平衡,大大增加了物流费用。比如,在华中地区的某洗涤剂生产厂商,由于没有有效的信息手段,无法及时掌握终端的销售信息(即市场需求信息),也无有效手段掌控分销商库存,各级库存背离市场需求,结果对市场预测出现较大的偏差,造成很大的库存压力,物流成本大增。为了加速资金的流转,减少库存,削价销售(名曰促销)是唯一手段,代理商乘机低价大量吸纳,这种生产、销售方式很可能引起恶性循环,对生产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对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企业必须使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整合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包括ERP系统、DRP系统和LMS系统,并实现各系统间数据共享,使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物流计划协调一致。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立一个支持分销体系的物流网络,掌控各级仓库的库存信息和代理商库存,实现VMI管理,了解商品的流向,在宏观上优化仓库的分布,以及商品的各级库的库存量,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实现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使商品以最佳方式流动。

 

其三,在中国造成物流成本高的原因还有商品质量问题、包装质量问题和野蛮装卸问题。发生上述问题一定会导致退货或换货的逆向物流,从而大大增加物流成本。如果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一定会记录退货和换货的事件,经过系统的统计分析后,把这些信息返回给制造商、代理商和物流服务商.可以帮助他们及时改进产品质量、包装质量和物流服务质量。近几年来,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有较大的改进,但还有一些生产“廉价商品”的中小型企业还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其四,在中国的汽车运输中,离散的社会运输车辆较多,运输的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和利用,往往会造成车辆配载效率问题、线路优化问题、空驶率问题、安全问题,还有恶性竞价问题、行业规范问题、多式联运的衔接与协同问题等。

 

二、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

 

以上所述的问题,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全部,所以会有考虑不周或不妥之处。我们的目的是,透过一些现象,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我们暂且不考虑政府层面的政策问题和行业协会的标准和规则问题,仅从制造业的物流供应链来探讨物理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首先,了解现代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及关系。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在确保供应链服务水平下,为了使供应链系统内成本最小化,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共同参与,有效结合,进行一体化产品生产,并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商品和正确的数量送达正确的地点。供应链成员间要有效集成,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供应链内信息共享和制定互相关联的作业计划是关键所在。

 

其次,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现代物流管理内容包括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包括在供应链物流网络中存储、移动等)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过程最优化、成本最小化的综合性服务。

 

显然,供应链管理包含了物流管理内容,而现代物流管理相对独立,它涵盖了供应链联盟内的物流管理内容,还可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设计供应链物流网络、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和智能化处理,还关联环保性、节能性、高效性和社会性,即社会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订单执行的协同。

 

21世纪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的竞争。在某一供应链中一定包含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配送、回收、售后服务等过程。为了适应激烈竞争,供应链中各企业都向专业化方向(商流与物流分离,企业集中精力财力发展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外包)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这一过程的进程,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性行业。企业的信息化也发生了变化,向专业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物流信息化系统在供应链中成为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执行的工具。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我国的物流行业基本上是以人力为主、层次较低。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和技术引入的同时,也带入了很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如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自动化控制仓库、GPS/GIS技术、RF技术、RFID技术等。它们在外资、合资的现代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中被实际应用,并很快被中国的各级管理人员接受和掌握,这间接地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变化。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能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环境污染严重,落后的物流体系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们也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国家注意到了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2001年3月国务院六部委发出了《加速发展我国物流现代化的通知》,此后又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推动了我国物流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进展。各制造业、物流企业也注意到物流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在沿海经济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的前面,但物流信息化的程度、效果和物流软件功能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2005年后,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物流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物流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需求强烈,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迎来一个物流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高潮。

 

三、制造企业的物流组成

 

一个大中型制造企业,一定会面临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物流和分销物流。

 

生产物流的夫键是,供应商及时供货,生产商低库存生产(JIT )。这与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要做到JIT模式必须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S)它与生产企业ERP系统有良好的数据接口,确保供应链内信息共享。制造商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能及时了解供应商或仓库可供库存情况;生产计划确定后,供应商能及时掌握下游制造厂的需求,制定对应的供货计划,制造商也能及时掌握供应商供货情况。在制造商正式下达生产计划后,供应商或仓库(LMS)按生产计划备料,并在指定的时间内为生产线讲行配送。

 

本文重点讨论分销物流,其关键是宏观库存管理和及时配送。一个大中型的制造企业,如果它的产品面向全国,甚至面向世界,而且生产和销售商品的商品品种多、销售数量大,客户分布面广,那么销售和物流支持系统就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销售属于商流,在信息时代它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伴随单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它可由DRP或DMS系统来支持。库存管理和配送属于物流,是对实物在库和配送的操作,伴随单证流、物流过程以及相关的信息流,当然也有物流费用发生,两者有质的区别,但又有内在密切的关联,商流的采购订单和销售订单驱动物流的入库和出库配送。

 

那么如何建立分销物流信息系统?为了有效支持分销体系,高效正确执行销售订单的内容,从战略层面看,物流体系中最重的就是建立一个经过DSS(特定的数学模型蝗运算)系统优化的物流网络,简单通俗说建立不同层级的仓库群(可以是自己的仓库、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仓库),它们是CDC, RDC, FDC, TDC等。物流网络的建立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有大量的数据信息积累,如客户群的区域分布、客户商品需求量和分类、市场发展的需求、交通情况、配送时间要求、库存周转率要求、物流成本等,通过DSS来确定仓库节点。仓库节点是供应链分销物流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客户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更本质讲就是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图1是一张模拟制造企业的分销物流网络分布的示意图。

 

四、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要配合图1的物流网络,应如何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中,特别强调链内信息共享,上下游作业计划协同,因此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也必须符合供应链的核心要求,离散型信息系统、孤岛型信息系统已不符合现代供应链和物流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和操作便捷化”。

 

一个大的制造业企业,如果建有如图1的物流网络体系,则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一定要满足多机构管理模式,系统能够管理、控制整个物流网络及网络中全部的物流过程,与制造业的ERP系统、分销的DRP系统有良好的数据接口。物流系统是为商流服务的系统。在整个供应链中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物流系统执行采购订单(入库)和销售订单(出库配送)后,要把执行结果和库存信息返馈给ERP或DRP系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物流系统应能方便扩展新的物流功能。

 

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以及与供应链中成员的关联,与其它信息系统的关联,与通讯、电子设备、自动化设备的关联等,可参见图2。

 

在图2中给出了一体化的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的架构和功能,对主要功能模块作如下简要说明。

 

企业信息门户EIP:EIP是企业对外连接和数据交换的窗口,当然内部机构也能通过EIP访问物流信息系统。

 

基本资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共用的基本数据,有部分来源于供应链中的〔RP系统或DRP系统,以确保供应链内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基本数据还包含物流系统根据不同操作要求自定义的选项内容。

 

系统管理:对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维护。

 

权限管理: 对能进入物流信息系统的人员进行可操作范围的授权的管理,可细化到组织、客户、数据、功能、操作类别、角色等多层次的控制。

 

物流计划/订单管理/业务协同: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根据ERP/DRP中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信息,再结合各级库存情况和运力资源,制定对应的物流计划(年/月/周),控制产品的各级库存分配和运力资源安排。订单管理对来源于〔RP/DRP的正式订单进行分类,确定订单执行规则、分配运力资源、供应链内控制库存平衡的调拨、订单下达后系统自动生成各有关执行机构或部门的物流作业指令单,协同各有关执行机构或部门对订单业务的同步操作。对订单实行全程跟踪查询。

 

仓库管理:对多层次、多仓库、多属性的仓库实行个性化的管理,仓库功能可扩展到供应链上游厂商仓库或下游代理商仓库。实现VMI管理要求,进行宏观库存的调控;实现入库、出库、加工和库内作业管理;对仓库操作制定不同的规则,实现精细化的库内管理;对出入库的商品来源、库内变化及出库去向等进行跟踪;可集成自动化设备、无线设备、电子标签等先进设备实现库内操作.提高效率和正确率。

 

运输管理:包含公路运输(干线运输、零担运输、区域配送)、铁路运输、海运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可集成算法引擎实现智能调度、配载优化和线路优化;可集成GPS/GIS系统、GPRS/SMS系统实现运输跟踪。

 

物流计费:在中国物流计费复杂度高,博科研发出物流计费引擎,根据与物流服务商确定的计费协议,结合实际的订单的物流操作,自动计费,大大提高了计费效率和计费的正确性,大幅降低了人力计费成本。

 

综合查询:一体化物流信息系统,可根据不同条件,实时查询各级在库库存(可用库存、已分配库存等)。

 

接口管理:LMS与ERP, DRP, EDI等系统的双向数据交换。LMS系统与GPS/GIS, GPRS/SMS, RF, RFID, AS/RS, PTL等外部设备的接口。

 

KPI:利用物流操作的数据进行各种要求的绩效考核.提升管理能力和操作效率。

 

BI:商务智能,利用日常物流运作的数据积累,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管理提供分析结果和数据依据。

 

对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内部运行,我们重点分析系统中的物流计划与订单执行流程,参见图3。

 

说明:ERP/DRP是外部的生产和分销管理信息系统,LMS是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但又有内在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关联密切。

 

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采购、调拨与销售(重点),所有物流业务都由订单驱动,因此订单处理(计划/调度/协同)是核心。

 

LMS系统根据ERP/DRP中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信息,结合各级库存情况和运力资源,制定对应的物流计划(年/月/周),控制产品的各级仓库的分配和运力资源预先安排。这对一个大中型的制造企业而言很重要,能起到指导和有效控制的作用。

 

LMS系统的运行是由订单驱动,在ERP/DRP中发生采购、调拨与销售后,它会把相关的订单信息发送到LMS系统中,LMS系统接收订单信息后,转为物流系统的入库单、出库单、调拨单,在执行订单调度时对订单进行分类、根据时限和物流成本确定订单执行的业务规则、分配运力资源。在调度确定后,执行订单下达,系统自动生成各有关执行机构(内部的/外部的)或部门的物流作业指令单,协同各有关执行机构或部门对订单业务的同步操作,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结果。订单下达后可对订单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查询。

 

例如,有一批海尔家电销售到苏州苏宁电器,用集装箱装运,从青岛CDC发货,终点是苏州苏宁电器,物流系统接到此销售单,由调度决定运输方式。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选择运输成本最低的模式。在此选择多式联运方式,青岛到上海采用海运,上海到苏州采用集卡运输,这样成本最低。调度确定后,下达此订单,在LMS系统中,CDC会接到此销售订单的出库通知单,青岛海运调度部会接到对应的海运运输委托单,上海的分支机构的公路运输调度部也会收到对应的公路运输委托单。各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对此销售订单在指定的时间内执行各自的物流业务操作,并记录操作过程的相关信息。苏州苏宁电器收货确认后,物流系统记录回单信息,此销售订单配套的物流作业完成,相关的费用也结算出,系统产生有关的应收应付帐款,并发送到关联的系统中。当然也可选择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不同的运输方式所需时间不同,发生的费用也大不相同。订单执行全过程及成本可被跟踪查询,为企业物流管理、货主和客户提供一个实时的监控手段。

 

一个大中型的制造企业,它的仓库、运输的物流作业几乎都外包,那么一套一体化、集中式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让企业内部有关机构和部门使用,同时在授权的情况下开放给外协物流服务商使用,这样不仅规范了物流服务商物流操作,还记录了物流服务商在物流操作时的过程信息,使企业全面掌控全物流过程信息、宏观控制商品的在库和在途信息,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总之,制造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行业特性的不同,会有功能和细节上的差异。一个企业要上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考虑本行业或本企业的特点,在选择软件供应商时,首先要考虑软件供应商是否有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行业经验,考察成功案例;其次是了解该供应商提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和功能是否能满足企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还要了解它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这些都是企业上物流信息系统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推荐

AI智能驱动的制造企业SRM系统.PPTX

1740995066  19.44MB 34页 积分6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PDF

1736162576  1.1MB 21页 积分0

数字化赋能制造企业出海实践.PDF

1735028708 黄锦阶 3.67MB 24页 积分5

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实践与数据分析人才赋能之路.PDF

1732972838 朱杰成 5.59MB 20页 积分5

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建议书.DOCX

214052325  0.7MB 0页 积分6

为2025制定可付诸实践的IT战略规划.PDF

214052323  3.09MB 23页 积分4

浅谈 MLSecOps 中大模型的软件供应链管理.PDF

2140302322 刘靖毅 2.59MB 18页 积分5

管理咨询师从良路径.PPTX

214052321  1.94MB 48页 积分6

信息化建设体系.PDF

214052320 殷鹏 2.12MB 82页 积分8

信息化项目售前管理体系.DOCX

214030231840  0.02MB 15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

IT项目常用考核指标

知乎专栏  

老乡鸡脱颖而出背后的数字化战略与实践

智慧零售与餐饮 CIO之家的朋友 

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

CIO之家的朋友们 炒香菇的书呆子 

组织数字化转型–重建企业

CIO之家的朋友们 Benjamin Talin 

如何衡量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洞见学堂 CIO之家的朋友 

如何开展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价值效益评估?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