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成败,如何做个好向导

来源:AMT观点 作者:白洪山

转型的困惑
喜爱旅行爬山的人都有一个常识,当到了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中时,如果没有现成的、或者熟悉的道路、而且也没有当地的向导带路的话,大家往往对于自己能否到达远处的山峰不是很有信心,多数人这个时候会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特别是,当一群没有走过这些路、但有相类似经验的人凑在一起时,大家都会凭借自己的经验提出各自的解决意见,而结果往往是:要么在原地争论而不动窝,要么是不断采纳不同人的意见,结果是在一个小地方兜来兜去的打转转。
其实,企业转型变革过程中,我们的经历与这个旅行爬山过程中遇到的现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转型带给老总的困惑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转型之前需要考虑清楚的是转不转、转向哪里、有没有机会转?但是在转型的决策定下来之后,最困扰老板的是怎么能够快速转型成功、达到预定的期望?怎么能够在转型的过程中,各级员工能够积极投入、积极献计献策、完善公司制定的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
可是现实往往与老板的期望相脱节。尽管老板觉得已经将战略构想、转型目标和工作要求向大家传达的很清楚了、讲了N多遍了,可是这些个中层和员工好像总也听不明白,总也不能够快速准确执行这些目标,总也不能围绕转型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转型带给管理团队的困惑
承认老板提出的目标是高水平的,可是这些目标现实么?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来讲,我们怎么有可能实现老板提出的这么多要求?即使我个人愿意按老板的要求去尝试,没有其他部门的支持也难以成事,可是这些部门一天起来就知道考指标、扣奖金,也不知从哪里找来那么一大堆无聊的KPI?
通常的情况是,你单独问某个人,基本上都不太会反对老板给的目标,但是,很少有人会有信心地告诉你怎么能够完成。总体来看,不同的人对目标的理解会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不同的人会对困难给出类似的解释——很难执行,因为难以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转型带给基层员工的困惑
虽然员工们听到了企业要转型的声音,也接到了按照转型要求提出的新的目标、新的KPI要求,但是,事实上员工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好过。工资标准没有增加、扣奖金的理由越来越多,领导口中的美好转型,带给员工的似乎只有更多的工作量、更多的扣奖金、更多的不熟悉的要求与任务、更多的约束和更少的支持,没人知道领导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想让大家活的更好还是更差,员工在现实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好像从来也没有人关心、都不知道谁会来关心一下现实中的我们这些老百姓......

理解困惑背后的原因
事实上,这些挑战与困惑,与之前谈到的旅行爬山爱好者案例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根本原因还是一个 ——决策层没有承担起带路向导的责任。

1、忽视我懂了大家懂了的鸿沟。
对于决定实施转型变革的企业来讲,老总们对于是否转型、转向哪里、如何转型成功等一系列问题通常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与讨论的,并且往往是经过多轮的高层会议和争论的,只不过当决定拿出来的时候是一个统一的、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但是,当老总将这个计划提给员工时,却往往会忽视他自己设定这个目标、发现这个路径、理解这个计划的艰难过程。
这个“健忘症”的结果是,老总往往希望发几篇文章、开几个大会、做几次讲解、发几封公开信之类的举措之后,各级员工就理解了转型的内容,大家就相信了转型目标的可信性、可行性,就找到了通往“那个山峰”的实际路径,就具备了勇往直前的勇气和能力、就会自觉自愿地积极投入转型工作过程中......事实上,情况基本上是相反的。与前面谈到的旅游案例一样,员工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观望、疑惑、询问、揣测,表现出来的是“视而不见”的状态,充其量也只是一部分员工“不妨试试”的心态。
在这个时候,要想让员工实现零的突破,不仅仅是需要有为员工描述远方山峰多么美好的“英明领导”,更需要为大家指明路径、带领大家共同前进、途中不停鼓励大家一步步前行的“可靠向导”。

2、忽视了管理者的陌路迷茫问题。
作为中层管理者,有点像旅游案例中有着各种过往经验的“驴友”。如果老总没有与大家就旅行路径、旅行工具、分工责任等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达成一致的行动计划,每个人都会简单地认为自己的经验、做法才是最有效的,都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见行动,任何的困难与分歧都可能成为改变计划、推倒重来的理由,结果是基本上大家会在原地打转转。
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中层管理者的个人理解和努力,依靠管理者在陌生状态下的个人经验行事,转型计划很难实现。而且,不但不能帮助大家实现转型目标,还会导致各个团队、各个部门、各种要求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转型的失败。
如果领导仅仅关注目标阐述,忽略了就转型流程、转型的方法、协同目标与相关责任、资源配置与考核激励、领导能力与管理方式、问题梳理和预期协同等问题的沟通研讨,管理层必然会互相扯皮、各执己见,必然会导致员工团队陷入“陌路迷茫”的困境,导致员工队伍整体出现“见而不行”的心理状态。

3、忽视员工行动中的心理疲倦问题。
在转型过程中,大量的目标、要求、制度、规范会层出不穷,这些制度规范在提供新的目标和规则的同时,往往对于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技能、行为习惯、协同配合等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同时,员工的改变对各级管理者、甚至老总的管理方式和领导风格也会提出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各级员工要实现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受到很多系统和心理因素的约束的:
1)组织层面,各级目标的协同、部门间配合方式与责任的协同、领导管理方式和转型文化要求的协同需要重新建立;
2)员工层面,员工行为与转型目标要求的协同、员工能力与转型意愿的协同、行为习惯与激励机制的协同。
对于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来讲,大家都处于一个学习改变、挑战自我并获得绩效的多重压力下,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些个转型的,如果得不到组织制度、流程系统、部门配合、资源机制、领导与同事的支持,很容易产生“心里疲倦”,导致“行而不达”的状态出现。

4、老总们对以上问题的处理方式上的错误。
面对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常见的错误做法有:
1)高压、强制:不换脑筋就换人,通过职能部门、咨询公司制定强制的考核制度,迫使大家短期内实现转型与改变。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前提是你有很多合适的人可用、可换,你的确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可行的流程与体系、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领导支持,有大量的奖金和资金支持;
2)放任、抱怨:希望大家能够凭良心积极主动的改变,对于不改变的个别“能人”采取容忍的态度。要想这种方式有效,前提是你已经为转型建立了明确的路径和规则,大家已经在按照公司搭建的目标指引、流程要求、能力和激励要求、行为文化要求在努力的转变中,是对学习过程的支持、而不是对拖延不改的妥协。

总之,要想有效实现企业的转型,老总和管理团队不仅仅是在强硬与妥协之间寻找平衡,更需要为员工的转型搭桥铺路,需要同时关注多个方面的协同改进,真正做到“英明领导”与“可靠向导”两方面的协同一致:指引目标与关注过程的协同、系统框架与关注细节的协同、沟通交流与关注考核的协同、鼓励参与与关注制度的协同、从我做起与辅导教练的协同......

从转型困惑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转型成功的企业需要解决好“视、见、行”三个方面的问题。
——看清目标、看清现实与差距。帮助所有利益相关者做到对目标的理解明确、一致统一,并对于目标的必要性、合理性达成共识;同时,对于我们目前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有清晰的认识,既不至于由于盲目自大、漠视差距而导致挫折,也不至于盲目悲观而放大差距、放大困难;
——看清问题、看清问题背后的原因。让相关人员对于问题的原因进行充分沟通,在沟通和争论中对于问题与背后的根本原因形成共识,找到并对企业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形成共识,对于落实方案过程中各自的任务、责任、配合要求、计划进度等问题达成共识,以共识的方案协同大家的行动;
——筹措资源与能力、促进执行绩效。帮助各级相关者理解自己责任要求的同时,明确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明确需要改变的方式方法、需要提升的知识技能、需要改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帮助各级管理者明确需要为员工提供的各种支持、需要自己做出的行为改变、需要关注的管理改进热点,为各级员工的行动和改变提供辅导与激励支持,实现绩效目标与转型任务的协同实现。

所有这些与“视、见、行”有关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依靠员工的自觉自发来协同一致地完成,企业必须为大家搭建一个平台,必须一个由老总发起、组织和参与的有效的沟通交流和系列活动,转型工作坊就是实现这个任务的一种有效形式。
要实现成功转型,企业老总们请为员工搭桥铺路、带领大家共同前行!


相关文档推荐

AI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理解与落地安排.PDF

1743586083 侯宏 1.42MB 16页 积分5

DeepSeek大模型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PDF

1741743508 林子雨 6.64MB 118页 积分10

津药达仁堂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PDF

1741071203 叶辉 5.28MB 25页 积分6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报告.PPTX

1740033519  2.75MB 91页 积分8

沪东重机数字化转型探索.PDF

1737424907  3.04MB 28页 积分5

LLM和Agent助力下的数据分析智能化转型研究与实践.PDF

1737365070 谢苑珍 4.52MB 54页 积分6

2025年AI转型进展洞察报告.PPTX

1737355003  1.92MB 30页 积分4

汽车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1736919154  1.52MB 8页 积分4

企业数字化转型操作流程.DOCX

1736752088  1.04MB 0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

乌卡领导力 | 高绩效组织背后的“武器”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

CIO之家的朋友们 炒香菇的书呆子 

组织数字化转型–重建企业

CIO之家的朋友们 Benjamin Talin 

如何衡量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洞见学堂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