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SCM应用成熟度分析

来源:e-works 作者:首君

1、初始级:Entry

    企业供应链信息化有了初步的应用,初步覆盖了采购、仓储、运输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流程,实现了内部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打通了企业内部的销售、采购、库存等环节,并实现了供应商的分级管理,不同等级供应商对应不同的采购政策。信息化成为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并形成了初步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但应用尚停留在以代替手工为主的模式,信息化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

2、规范级:Normativity

    信息化覆盖了采购、仓储、运输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业务,同时与生产计划集成,实现了MRP生成采购计划,采购价格得到控制,并可提前获知生产完工信息,以便安排相应车辆;与上下游企业也能够实现订单交互;实现物料ABC分类,甩掉手工账簿,帐实相符;在供应商评价方面达到了可视化,可根据不同权重指标,由系统历史记录和人共同参与对供应商的评价。达到第二级后,信息化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价值逐渐体现,成为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应用深度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部分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应用。

3、精细级:Agility

    在规范级应用的基础上,企业开始关注细节管理的提升,开始走向精细化管理之路。在仓储与物流中心管理中实现了安全库存、最小库存等管理,进行库存的优化与分析管理,同时应用了条码、自动寻址等信息技术;在运输管理中实现了车辆配置优化及能力平衡,可根据车辆的运输能力、空间等要素安排最合理的车辆;在供应链协同方面实现了供应链执行的自动化,如配送自动化、运输自动化等;建立了战略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不同供应商可提出改进的意见等。到达第三级后,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信息化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4、优化级:Optimization

    在精细级应用的基础上,企业在生成采购计划时考虑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经济采购批量等因素,实现JIT采购;提供供应商服务,实现VMI等管理;实现在制品库存管理,可以实现多仓库调拨;物流中心实现优化分析管理,包括仓储货位优化、物流中心数量优化、运输路线优化、补货策略优化等;实现车辆运输路线优化;供应链计划的上下协同一体,包括供应链协同需求计划、补货计划等。达到第四级的企业,能够将企业各项资源相互关联与集成,供应链核心业务随着信息化的应用实现自动化处理,并且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化搜索、挖掘以及多维度的分析,提升企业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为各项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企业决策奠定了基础。

5、智能级:Intelligence

    达到智能级应用的企业,已经在本行业中成为了世界级的卓越企业,企业中的各项资源得以智能地分析和利用。在优化级的基础上,实现采购分析,如采购价格波动分析、采购数量分析等,有效地提升采购管理水平,甚至实现电子全球采购;合作伙伴参与库存管理;与上下游业务系统自动衔接,实现了物流中心管理自动化,达到少人化与无人化;能够进行运输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包括运输成本的降低、运输车辆的合理化配置等;以客户为中心,与上下游建立了动态联盟,客户需求变动,企业的销售、生产等全部联动。达到第五级的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战略充分融合,为企业的战略提供决策支撑,实现了企业的智能化运作。


相关文档推荐

华润怡宝供应链全流程系统建设方案.PDF

1735811326  2.83MB 59页 积分6

供应链核心业务、流程及系统.PDF

1735547799 罗静 1.41MB 45页 积分6

供应链管理SCM.PPT

315617575  2.46MB 74页 积分8

甄云SRM解决方案.PDF

21381001104  15.67MB 97页 积分6

科箭Power SCM 运输管理系统.PDF

2138100753  5.45MB 37页 积分4

集团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可行性报告.DOC

2138100726  0.1MB 13页 积分4

SCM系统标准服务功能.DOC

2138100725  0.8MB 22页 积分5

柚凡科技SCM产品.PPTX

2138100603  4.87MB 22页 积分4

一节课带你认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PPTX

2138100602  21.78MB 44页 积分5

好孩子SCM系统性解决方案.PDF

2138100601  2.39MB 37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