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最关键的什么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婕

作为一个对篮球有着狂热兴趣的85后,杨冰的创业其实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需求:他在上大学时,国内互联网上的体育内容十分匮乏,这让重度球迷的他相当不过瘾,于是与一位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共同创办了篮球网站HoopChina.com。


10多年后,虎扑已经是一个涵盖篮球、足球、赛车、网球、跑步等多种体育赛事和运动的专业社区。当年的杨冰也许不会料到,纯粹凭着爱好而创办的网站,现如今已经达到如此规模,成为数以千万计的体育爱好者们每天必到的自由之地和精神家园。杨冰在思考,自己的理想在国内体育产业爆发前夕,会酝酿出怎样的机会。



杨冰

虎扑体育联合创始人兼总裁,85后创业者,在大学期间与合伙人联合创办虎扑体育。中欧EMBA 2014上海班学员。


懂得你的人群,对他们有爱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许多体育爱好者是被虎扑的内容吸引,而创业时你们也是从内容入手,获得了流量和知名度,现在你们是否依然以内容为核心在运营?


杨冰:早期的互联网只能提供简单的娱乐,虎扑选择从内容入手是因为这是那个时期最容易被撬动的形式:好的内容自然就会有传播,而在其他领域,你可能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改造传统行业的结构。


从很早开始,我们就认为虎扑的核心还是基于用户互动的社区,同时我们有一些新闻门户的外在形式。前者会产生许多非标准的内容:有些人走的是数据分析路线,有些人是热血激情路线,有些人是幽默吐槽的路线,加上各自的智慧和观点,碰撞出来的内容就非常有吸引力。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觉得应该为用户提供平台,创造互动和内容生成的氛围。


CBR:许多体育爱好者对社区都有着极大的黏性,你们在用户运营上有着怎样的心得?


杨冰:我们有一个社区运营的理念,那就是整个社区里面最关键的是抓住核心用户,他们在活跃的指标和影响力上,与非核心用户的区别很大。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会在一些情况下优先处理核心用户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好的环境、好的氛围、得到精神层面的认可非常重要。核心用户需要的是什么呢?当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时,他们对其他条件的要求就弱得多,所以当你将这个领域所有厉害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感觉很棒。


而对于非核心用户,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整个社区的一分子,让大家参与到一些互动活动中。互联网整体的碎片化,正在帮助各类人群降低参与表达的门槛,体育这个领域也可以顺应这个潮流,让非核心用户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来参与。


总体来说,如果你要做一个人群的生意,你要做得足够深入,最好你自己就是这个人群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对他们的诉求、喜好、情绪做到感同身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外在的数据和技术分析,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性的。你懂你的人群,你对这件事有爱,这才是产品和服务的灵魂。


CBR:许多互联网产品在冷启动阶段都会有用户和流量的困扰,在这方面虎扑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杨冰:创业初期,你可能要有相对长的阶段从运营、产品、推广有一个综合考量。在产品服务上,你要考虑产品本身是不是吸引人,你的配套运营服务是否跟得上产品?当产品和运营磨合得不错之后,再去考虑做硬性和软性的推广。


我觉得节奏感非常重要,并不是说有资源、有预算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猛推,相反,当你的产品服务不够好的时候,越多的推广对你来说就是越大的伤害。也许我的方法还是偏保守的,只有找到自己产品的亮点,将这个点做到极致后再去推广。


产品爆发前的酝酿期


CBR:你们从不将自己称为媒体或互联网公司,而将自己定位为体育公司。原因何在?


杨冰:技术是一直在变革的,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看上去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对各个行业都有很大推动。然而这种变革的背后,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是人们更深层次的需求。对于虎扑来说,我们将互联网当作最好的工具,去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但更核心的还是人群和人群背后的需求,那就是体育。


现在,整个国内的体育行业已处于爆发的前夕,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把原来的生意变得更大,相反,这个领域将会呈现出许多原来没有的细分服务。许多看不见或者很小的垂直服务会越来越多地显现,越做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在可支配收入增长、体育环境成熟,以及人们的自我觉醒的催化下,小众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大。就比如,十年前跑步并不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它不具备什么观赏性,更多的是一些职业运动员在参与,而现在,跑步已经是一项被大众所接受的活动了。那些从前小到不被人重视的专业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参与者进入。


CBR:在体育行业爆发前的这个阶段,对虎扑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商机?


杨冰:我们的上一代人,即便拥有了财富,还是对体育、健美健体这些概念没有太多感觉。而现在的青少年受到更多西方文化的影响,会认为应该去追求身体的健美,越来越多人接受这种理念。


现在国人对体形、对运动的追求有点像80、90年代对化妆品的感觉——隐隐约约觉得需要,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所以这个领域就蕴含着很多新服务、新产品的可能性。加之政策的鼓励,以及体育本身带给人们正向的相互激励,使得现在这个行业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


整体来说,现存的一些体育产品和服务仍是不够完美的,总体的供给量也不足。很多时候,人们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得到比较好的服务,但这样的服务目前是缺失的,市场呈现出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还有一些体育资源,比如场馆类的资源,有进一步释放的可能,这些现实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化的机构共同来推动。


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企业,选择把正在做的生意继续做大,比如传统的媒体版权生意,从一两千万卖到一两个亿,再到现在的10个亿。我们并不希望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每个参与者都在做类似的事,那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对社会并没有什么新的价值产生。我们希望虎扑能够去推动新的产品和服务。


CBR:在垂直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上,你们是否有所取舍?


杨冰: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还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看待体育产业的爆发。全部都参与肯定不现实。媒体社区类的服务我们会去延续,新的服务,则通过内部孵化或投资的方式去做。


在公司内部,我们给自己定下要求——在体育领域不能有任何一家拿到投资的企业我们没有接触过,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自己投资的很多企业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对于虎扑自身,对于被投企业,我们能够通过底层的大数据打通,将虎扑做成一个平台。


在我们这个行业,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将许多业务都看成广告:也就是用网站做流量,再用其他东西来变现。我不愿意去简单和肤浅地看待这件事,即便是广告,优秀的广告应该是增值的服务,而不再是用一个服务吸引大部分人、导出一部分人为你实现商业化。恰恰相反,我们要找到每个增值服务独特的吸引点,再去提供整合型的体育营销方案。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CBR:如你所言,国内的体育行业应该仍处蓝海,你们是否感受到一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杨冰:也许有些企业会将我们看成竞争对手,但在我们看来,这个领域的许多企业仍在做一些我们认为非常传统的业务,或者说,它们只是在做一个大版图中一个或者两个业务,而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只着眼于一些传统业务,而是满足广泛人群的各种需求。


从长远来说,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会越来越多地被挖掘、被重视,包括虎扑在内的许多体育领域的企业有着很大的变现机会。虎扑每月有着将近4000万的活跃用户,而现在无论是营收的途径或增值服务上,变现效率在我心中还是不够高,这也是因为我们主观上一直没有对商业化做太多的追求。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寻找更符合体育行业的新的商业模式。因为对于虎扑来说,我们的用户量、停留时间、忠诚度和信任度都远远高于同类型的其他网站,与此同时,用户的情绪也是极其强烈的。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只是现在,可能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CBR:这个时机何时会到来?你是否会担心虎扑的用户不会为此买单?


杨冰:虎扑稍早前推出名为“识货”的电商导购业务,用户对这项服务的接受程度之高超乎了我的想象。如果许多人将虎扑理解成一个媒体、一个门户网站,可能很多人的感觉会与之前的形象不符,也会产生很高的沟通解释和转化成本。


然而我们的用户能够很快接受,并且表现出了极高的信任度。在推出其他产品时,我们也曾对用户做过调研,询问他们为何购买,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相信你们的人品”,这令我很感动,让我觉得之前那样踏实地去做社区、做忠诚度和黏度是有价值的。最终,我们要找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模式,而这些最终都会凸现出来。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状态有点接近这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相关文档推荐

DeepSeek新媒体运营.PDF

1741743669 齐琦 6.12MB 43页 积分6

StarRocks助力首汽约车精细化运营.PDF

1737424516 任智红 2.25MB 17页 积分5

利用数据指标助力企业数据运营.PDF

1737421350 叶秋萍 0.54MB 22页 积分5

数据驱动的会员运营.PDF

1736752607 宋星 4.48MB 41页 积分6

运营部门系统中台.PDF

1736752005  0.64MB 0页 积分0

私域流量运营词汇手册.PDF

1736729193  0.86MB 29页 积分5

企微私域运营增长解决方案.PDF

1736729058  2.27MB 18页 积分5

私域品牌电商运营技巧&案例.PDF

1736728920  2.51MB 27页 积分6

中国零售业公私域运营手册.PDF

1736727021  2.84MB 114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