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创业者找合伙人最怕的是,找最熟悉的那些人

来源:钛媒体 作者:天顺

  在快速迭代的新经济时代,中国每天都在诞生大量的新生企业。仅以北京为例,每天新生的创业企业就有五六百家,创业者需要快速地成长,找到一位与自己不同、能够实现互补的合伙人就变得极为重要。近期,毛大庆在“合伙人时代-全球人才峰会”上发表了相关主题的演讲。

  在毛大庆看来,合格的职业经理人需要具有创业态度和企业家精神,但职业经理人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经济社会向互联网时代转型,传统的经验在快速迭代中不再是优势。正是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使得合伙人得以风行。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技术和思维的更新迭代非常快,企业的学习成长速度也非常快,这就要求一个企业要找到合伙人,来共同抵御风险,承担责任,互相弥补不足,齐心协力往前走。因此尽管年关将至,又刚刚经历一个漫长的资本寒冬,但是创业者们的热情并没有消退。

  而对于创始人来说,找对人便成了重中之重。毛大庆在谈到这一点时也表示:“为什么今天在中国,合伙人变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大量新生企业在不断滋生,每天北京新产生的创业企业就有五六百家之多。在这样的状态里面,大家不断地迭代更新,不断从竞争正成长起来,学习周期变得非常短,要快速地成长。”

  那么,由此就产生的各种合伙人,对创业真的是有帮助的吗?在毛大庆看来,并不尽然。如今的双创浪潮下,人人都想当创始人,很多职业经理人感到垂头丧气,认为只有成为创业者才有无上荣光,毛大庆认为毫无必要,

  “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创业态度和企业家精神,今天在中国,合伙人非常重要,不要期望每一个人都做创业者,这不见得是一件对社会很有意义的事情。在如今的时代,寻找基因不同的合伙人,互相成就、互相弥补,互相帮助对方成长,共同帮助一个机构不断向新平台迈进,同竞争对手去竞争。”

  那么,合伙人应该是具备哪些特征的高潜能人才呢?求知欲?意志力?洞察力与沟通力?对此,毛大庆提出了找合伙人的几点建议。

  首先,在一个企业里面,有不同层面的合伙人,也有不同阶段下的企业合伙人,合伙人要互补,要不一样,甚至要成为自己的镜子,能跟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互相挑战。他认为找合伙人最怕的是,找最熟悉的那些人,最后大家都同质化,违背了合伙人的最根本的原则。

  其次,在现如今交圈文化的时代,创始人社交层面交往的人眼界够不够宽、看人的视角够不够宽、有没有接触到足够宽的人群非常重要,决定了这家企业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不同层面的合伙人。一味地找亲戚、同学是不可取的,适应不同阶段的企业发展才是应该考虑的,所以创始人的圈子很重要。

  毛大庆还指出,合伙人,之所以叫合伙,不是谁雇佣谁,而是大家合在一起入伙。要共创、共享、共担。创业就像马拉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到最后,也有人半路就走了。那么,创业公司又拿什么留住合伙人?

  当然是为他打造平台,给他发展的空间和上升的渠道。毛大庆说:“这个渠道不是上升到什么职位,合伙人制度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对职位没兴趣。你如果对职位有兴趣,这个公司就不是合伙人公司,明天我当个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等,这些在合伙人公司里,你连听都不想听。”

  他认为远大的理想和梦想,是团结合伙人非常重要的东西,创业者眼睛里会放金光,这种为梦想而创造的热情,是团队所需要的。为创业而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创业失败就放弃的,不是合格的合伙人。创业时代下的合伙人,要有创业的态度和激情,才能让企业保鲜。


以下为毛大庆演讲实录整理:

  现在遍地都是合伙人,我每天要见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团队,经常都是来一群的合伙人,一介绍就是:“这是我的合伙人。”但是有多少创始人真的懂什么叫合伙人?

  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创业态度和企业家精神

  大家经常把高管创业描述成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分水岭,就好像昨天还是职业经理人,今天只是变成了创业者。

  创业现在是一个时尚,出门一说自己是创业者就感到无上的荣光,一说自己还是职业经理人就感觉垂头丧气。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也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确实,在 EMBA、MBA 的课程里面,我们经常谈到创业者的态度和企业家精神,很少有一本书专门写到职业经理人精神。是不是大家都把职业经理人错误地戴在或者冠以在普通的经理人的头上?

  我认为,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创业态度和企业家精神,这才是合格的。

  合伙人在今天,为什么如此重要

  合伙人确实不同于普通的或者我们传统意义的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风行于大工业时代,所以,“职业经理人”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虽然在向互联网时代转型,但是工业时代逐渐的转变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不要期望每一个人都做一个创业者,这不见得是一件对社会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一旦进入创业,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这个时代跟传统工业化时代和传统行业的区别,在于传统行业、传统的做法靠的是经验,但是移动互联时代下,企业的发展是靠学习,学习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时间容你去积累经验,你要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这样一个时代下,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没有一个人什么都懂。正是因为寻找基因不同的合伙人,大家在一起互相成就、互相弥补,互相帮助对方成长,有这样一群人共同帮助一个机构不断向新平台迈进,以及跟它的竞争对手去竞争。

  正是因为移动互联时代下的这种特性,才使得合伙人在今天变得如此的重要。

  “合伙人”的概念其实是个西方概念,它在西方社会产生,最早产生于服务性的行业,包括律师、会计师、金融领域,很少看到有工业、重工业资产的行业,上来就有合伙人,那不太容易,当那些服务行业,他们需要更快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经营模式,所以合伙人变得非常的多,包括律师事务所。

  为什么今天在中国,合伙人变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大量新生企业在不断滋生,每天北京新产生的创业企业,就有五六百家之多,在这样的状态里面大家不断的迭代更新,不断从竞争中成长起来,学习周期变得非常短,要快速的成长。

  恰恰是应该基因不同、知识不同,经验可能不同的一伙人,才配当合伙人,合伙人和职业经理人确实有很大不同。这是一群互相弥补、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核心团伙才能带领这个团队往前走很重要的一个领导群体,这跟原来的董事长带领一群职业经理人往前走,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找合伙人最怕的是,找最熟悉的那些人

  在一个企业里面,有不同层面的合伙人,也有不同阶段下的企业合伙人,对于初创企业,以及像京东这样规模的企业,对于发现合伙人和高潜力人才的定义是不同的。

  雷军经常讲:他创业之初 70% 的时间都在找人,他找的是他那个层面的合伙人。合伙人要互补,要不一样,甚至要成为自己的镜子,甚至能跟你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互相挑战。

  我们找合伙人最怕的是,找我们最熟悉的那些人,跟我们观点最一致的人,最后找的是同质化的人,这个不是合伙人最需要的,也违背合伙人的最根本的原则。我们要找不同的人,基因不一样的人,但是为了同一个理念,同一个远大理想,同一个愿景去奋斗,这是合伙人最根本而且是背靠背的信任。这是很重要的。

  找这样的合伙人,做起来很难,比在九万个员工里面发现高潜力人才更难,怎么激励他们?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这是技术性的工作。而寻找到创始企业合伙人,是缘分性的工作,甚至不是靠努力可以得到的。

  创始人的圈子非常重要,决定了他能否找到合适的合伙人

  对创业企业来说,怎么找到合适的合伙人?现在创始人交往的圈子非常重要,这个社会是一个交圈文化的时代。所以这个创始人社交层面交往的人,眼界够不够宽?他看人的视角够不够宽?有没有接触到足够宽的人群?这个非常重要,决定了这家企业能不能找到丰富多彩的合伙人。

  我看了很多创业企业,有的非常成功,有的就非常局限,我也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找的这些人?他们有的是同学、亲戚、老乡。有的根本就不认识,但是他们很快地聚集在一起,我想这就是能力和缘分,不是努力可以得到的。

  为梦想而创造的热情,是创业者必有的特质

  合伙人,之所以叫合伙,不是谁雇佣谁,特点就是大家合在一起入伙。既然合了伙就是要共创、共享、共担,这个非常重要。尤其在创业层面,创业是马拉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到最后,这一伙人也会有人掉队,也有人半路就走了,这个非常正常。

  怎么面对高管离职,怎么换高管?这就好比革命者抛头颅撒热血,看不到明天就可以成功,但是他相信未来。所以远大的理想和梦想,确实是团结合伙人非常重要的东西,这真不是虚的东西,是很实在的东西。我经常到 3W 咖啡馆,你确实可以看到创业者的态度和创业者眼睛里的光芒,和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真的不一样。他眼睛里是有金光的。

  这种金光是什么东西?无论中国还是国外,我看到那么多的创业者,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有梦想,为梦想而创造的那种热情,这是创业者必须有的特质。

  为创业而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

  所以,我经常说,创业到底是什么目的很重要,创业到底是为了融资?为了上市?为了发财?为了财务自由?为了好玩?为了出名?为了热闹?为了赶时髦?其实都不对。

  创业就是为了创业,为创业而创业的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创业这个事儿我就喜欢,创业失败了我还要创业,你问你的合伙人,他是不是这样想?让他们扪心自问。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是一个合伙人。

  今天谈合伙人的一个背景,是在谈在创业时代下的合伙人,但是,为什么成熟的美国社会,今天也在走合伙人制呢?就是因为这种制度,能够让基业长青,可以让企业走的更远。

  现在是不是有必要培养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这个值得探讨,但是有必要培养一家保鲜的企业,这非常重要。保鲜靠什么?靠的就是创业的态度和激情。

  好的创业企业是把蛋糕做大,不是让大家分蛋糕

  下一个层面就是激励高潜力人才,如果没有上面一层,谈不到下面一层。上面没有创业的热情,你怎么激励下面的?激励下面的人,把他真的变成合伙人,事业合伙人,包括期权,这个都是手段的问题,给他打造平台,让他有发展的空间和上升渠道。

  这个渠道不是上升到时候什么职位,合伙人制度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对职位没兴趣,你如果对职位有兴趣,这个公司就不是合伙人的公司,明天我当个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等等,这些在合伙人公司里,提都不提。

  合伙人是这么认为的,在上面这一层合伙人搭建的平台上,给我一个平台。所以,好的创业企业,有本事的,就是把蛋糕做大,不是让大家分蛋糕。你要把蛋糕做的越来越大,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蛋糕,成立一个越来越大的蛋糕。不是这个蛋糕怎么分配,明天你上来挤我一下,我上来挤你一下,这就是传统企业的问题。

  我们现在也在搭建一个众创空间,以及一个联合办公的平台,实质上是鼓励我们高潜力的中层管理者,给每个中层管理人员制造很多发展机会,把蛋糕做大了,最后自己平台就大了,这就是第一层、第二层合伙人,以及下面的年轻人怎么变成合伙人?我觉得这就是企业的活水。


相关文档推荐

DeepSeek给我们带来的创业机会.PDF

1741572850  5.27MB 0页 积分6

创新模式引领商业.PPTX

315565140  2.88MB 47页 积分6

商业模式系统.PPT

315565139  4.14MB 0页 积分5

商业模式基础.PPTX

315565137  0.43MB 20页 积分5

商业模式画布.PPTX

315565136  4.86MB 50页 积分8

商业模式设计及案例.PPTX

315565134 黄刚 3.71MB 39页 积分6

技术人如何走上创业之路 从架构师走向创业者.PDF

3168341817 郝峻晟 3.99MB 16页 积分6

新范式新时代新机会.PDF

315565133 陆奇 10.86MB 54页 积分5

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影响要素讨论.PDF

315565132 姜珂 5.26MB 13页 积分4

相关文章推荐

巴菲特:不纠结过去的事,人生只能向前看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以客户和利润为导向: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一文读懂商业模式

为你加参 郝爽Cherry 

为什么企业越大,越缺乏创业精神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构建成功战略的7个要素

morethandigital Benjamin Talin 

如何从0搭建公司后端技术栈

互联网后端架构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