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员工是靠什么实现自驱动的?

来源:经理人分享 作者:网友

如何将大批的有创意性的,但可能不适合走管理路线的人激发起来,并让他们产生很好的成就感?这是互联网巨头面临的一个课题。

这个时代,没有企业能逃脱互联网的力量。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也被不断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而互联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信息化阶段。将信息提炼并且应用起来,以信息化变化为主导的产业,通常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中;第二阶段,网络化阶段。

这个变化在第三产业中应用更为明显,通过信息化之下网络共通的实现,使得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效率快速提升,比如出行、旅游、O2O领域;第三阶段,互联互通的互融性创新。现在很多基础服务已经开始出现,这种创新已经不是“互联网+”或“+互联网”的概念了,而是两种技术的融合。

当科技换代时,不管从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还是具体的应用上,已经在一步步地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跟随产业的变化和调整,该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培养要靠“自驱动”

以腾讯的人才培养为例,他们谈的更多的是对于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培养,也就是在其专业纵深上的培养体系,会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层级,实现辅助性的培养。

腾讯控股北京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韩旭婷介绍说,腾讯的人才培养有三个特点:

第一,不会要求员工完成何种培训,完全靠自我培养。腾讯内部倡导的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习和发展掌握在员工自己手中。公司为员工提供所有资源,但是否参加是看个人的需求。

第二,员工有所属的委员会,会自己去提炼和完成所要学习的课程。腾讯内部的大部分培训及课程案例,都是公司内部研发的课程。每个同事在不同的通道上或者职业发展路径上,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对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传播。

当然,如果员工一旦走上管理层,将必须要经历两个时间点的培养:一个是潜能项目,这要求管理者在基层管理部门就要开始去做;另一个就是飞龙项目,就是中层管理干部的培训。“也只有这两个培训是强制要求的。”韩旭婷说,“因为管理者带团队时,一个人会牵引、带动甚至影响整个团队的业绩,以及团队所有人的发展。”

第三,员工发展的通道。在专业路径上,怎么能够对员工形成很好的激励?怎么能将大批的有创意性的,但可能不适合走管理路径的人激发起来,并产生很好的成就感?这是腾讯面临的课题。

所以,腾讯提到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关注在管理层。同时,会通过调查问卷由员工对管理层进行评价,看看他们的满意程度。除了对管理层基础的宣讲以外,还有针对产品经理的创新MAP项目,提升他在整个部门里面的影响力、能力和素质(M指脑力,A指态度,P指人际,从这三个方面测评性格特征)。不仅有公司的培训课程,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线都会有垂直的,更针对于其业务线的培养方式。

互联网行业最不缺的就是信息,而最头疼的也是信息,因为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项目容易被繁多的信息淹没掉。怎样让人才培养项目触达用户,最终对他产生影响,是HR要考虑的事情。在腾讯,会通过绩效、组织不同的方式,融合起来“施加”对员工的影响。腾讯还有很多活动、文案的高手,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吸引员工加入这些培养项目,然后在其中得到收获。

预见员工的变化

时代在变,对员工做好预见性管理更为重要。

正如韩旭婷说:“首先要关注员工的发展,其次是预见他们的变化。”在她看来,“随着90后员工加入的越多,他们对自我和超我的认知、诉求越来越多。”于是,如何让员工能够在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超我的满足感?

首先,追求极致的产品。举例来说,在新员工入职中的项目,最主要的是提升他对这个组织的粘合度。在HR的服务过程中,更多的是建立与公司在一起凝聚的心理阶段。即使离开后,公司也希望能够助他再度成长。同时,作为一个新人,是在入职前、入职中以及入职后的过程,来形成融入感的。

其次,对于员工来说,希望通过激励他们,来焕发他们在内部与公司的连接。对于90后,乃至大部分人来讲,薪酬的驱动力已经很有限,很多人已经衣食无忧,更多的希望在组织里有所成就。由于腾讯的业务变化太快,因此激励体系会更加强调及时性。同时,定制化的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个性化的员工是当下主要的服务群体,要让团队更好地融为一体,就需要更加多元、个性化的服务,并随时关注员工的需求变化和成长变化。

珍视离职老员工

即使对于老员工,腾讯的关系维护也毫不马虎。

在微信朋友圈里,常会有离职的同事说,收到了老东家的消息和祝福,甚为感动。而对于离职员工管理的重视度,也是组织需要倒逼的必然需求。

比如:腾讯有一个群叫南极圈,让老同事加入进来,而曾经有过共同经历的一群人,很渴望能跟公司以某种方式去继续连接,这也是一种成就感、归属感的强烈诉求。同时,这个群能给在职同事带来很多收获,比如腾讯离职员工创业平台的搭建、资源的聚拢,以及他们之间的信息互通,能给他们提供实际的服务。他们与公司会以这种松散的方式再连接起来,直到触达人的内心。

目前,腾讯的员工队伍已经超过两万人,这些员工的需求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服务好他们对腾讯人力资源部挑战很大。

三年前,腾讯就开始尝试建设HR的共享服务平台,希望这个平台既高效又柔性化,既可以快速响应员工的需求,遇到突然的变动和调整时又可以从容面对。腾讯人力资源的COE、SDC和HRBP是腾讯人力资源体系的三大重要基础职能,也是未来腾讯平台化、规模化管理模式的理想组织架构。


相关文档推荐

腾讯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体系.PPTX

1736917170  6.77MB 52页 积分8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PPTX

1735099788  1.03MB 117页 积分10

企业管理和ERP的基本概念和知识.PPTX

1732590820  0.46MB 63页 积分8

职位与任职资格管理.PPTX

1732243148  1.19MB 101页 积分10

华为职位管理与任职资格管理.PDF

1732243077  1.07MB 16页 积分5

任职资格与职位评估.PPTX

1732242912 李晓铃 0.52MB 95页 积分8

职位职级与任职资格体系项目.PPTX

315224720  1.29MB 46页 积分6

高效的团队管理.PPTX

315224719 陆华龙 1.57MB 43页 积分6

企业流程管理与再造.PPTX

315224718 王明基 0.23MB 31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

组织绩效管理的6大核心要点

众恩咨询 雷程仕 

华为干部管理的八大系统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吴春波 

什么是业务绩效管理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优秀的管理者,是如何化解团队冲突的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如何开展岗位知识梳理与应用构建

混序智库 CIO之家的朋友 

7 个实践最佳团队协作的方法

CIO之家的朋友们 Angel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