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要工作,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是要获得满足感和工作成效。组织结构正是可以让满足感和工作绩效同时获得的管理方式,这也是组织结构的一个特殊功效。
组织结构之所以可以让员工的让满足感和工作绩效同时获得提高,是从结构设计的七个层面体现的。也就是说,处理好这七个层面,员工就会因为组织结构本身的安排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
1.职权阶层要适当拥有不对称信息
所谓职权阶层就是指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职权,他们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资讯和决策的机会,他们可以掌握和运用资源。
职权阶层为什么会有绩效和满足感呢?在组织管理中有一个方法就是“信息管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让职权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同的判断以获得影响力。
其实管理的手段中最常用的就是开会和发文件,而职权阶层因为拥有不同的职级,参加不同的会议,获得不同的文件阅读,也就获得了不同的信息,而这些不对称的信息可以让下属更加确信你的判断和能力,也就强化了服从和管理的效率,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
因此,我常常反对开总经理扩大会,管理文件让许多人看到的行为选择。
文件管理和会议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可惜很多人都不认真对待这两件事情,会议是否需要开?什么人参加?文件如何传递?什么人掌握?是极其重要的安排,而这也是使职权阶层获得感受的手段。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控制会议和文件,导致公司内部管理信息多头,指令理解多头,政令不能保持一致,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举一个日常管理的例子,总经理需要召开一个行政工作的会议,结果相关部门的人都来了,因为没有控制好,后勤部门的经理、副总和主管都到会。会议期间总经理跟后勤部的人说需要喝水,结果后勤部经理下指令给总经理拿矿泉水,后勤部副总坚持拿开水,而后勤主管说总经理习惯喝茶水,三个人就无法达成一致,耽误了很多时间,最后只有再征求总经理的意见,总经理说要矿泉水。但是后勤部副总和主管还是内心不服气,觉得总经理今天是特殊情况,否则一定不会是矿泉水。
为什么这样小的事情,还出现不能够立即执行指令?原因是三个人都参加了会议,都有机会获得信息以及做出判断,如果只有后勤部经理参加会议,他的指令就一定会得到执行了,而后勤部经理的权威也就得到保护,所以保护职权阶层是极其重要的。
2.让优秀的人相互竞争是一种浪费
由于管理强调责权利对等,人们又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责权都在管理的职级上,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果要得到肯定,获得绩效,就要在管理职级上获得晋升,否则就不是成功,因此大家都追求管理岗位,都期望成为管理者。
但是管理岗位始终是有限的,而且更多的岗位也同样具有重要的责任,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是因为在组织结构设计上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导致人们并不关心功能和责任,而是追求管理岗位和权力,如果不能在管理岗位上获得晋升,就没有满足感。
如果我们不做多条晋升路线的设计,就会导致所有优秀的人都朝管理岗位上去挤,而这些优秀的人,也许能够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更多的人应该在专业上发挥更合适,况且管理岗位有限,这些优秀的人不断竞争,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
我常常到制造企业去调研,30年间中国制造业进步很大,不过30年间技术、资金、产品和管理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合格技术工人却没有匹配的发展,因为没有人安于做工人,必须想尽办法成为管理者,否则就没有希望。究其原因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错误,没有晋升的空间,但是一个以制造见长的国家,没有产业工人,该是多可怕的事情。
3.部门的划分
其实部门的划分可以彰显专业化,也可以确定每一个部门成员的自我认知,尤其是在公司地位和作用的认知。比如大客户部,这个部门因为被称为大客户部,部门内的很多成员就对自己有了不同的认知,他们会认为大客户很重要,因此在这个部门工作也说明自己很重要,同时更重要的是他和其他没有在大客户部工作的同事就区分开来,有了不同的感觉,而为了保有这个感觉,他们会努力地工作。
部门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按照目的划分和按照程序划分,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划分方式,最终都在体现一个思想,在明确划分的部门里面,成员最具有这个部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4.授权和分权
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区分就是分权和授权的区分,在领导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授权,而在组织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分权。授权的权力依然在领导者的手上,而分权已经在你自己的手上了,所以组织更能让人成长和有绩效感。
5.形式化的程度
形式化程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很可惜我们都忽略了。比如公司内部的称呼习惯,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国企业内部很难合作,而西方企业比较起来好像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形式化程度的差异。
在西方,称呼方面没有形式化的要求和习惯,上至总裁和老板,下到一般员工,大家习惯性称呼名字,没有职称和头衔,因此合作也就比较容易,但是我们在称呼方面的形式化程度极高,甚至每一个人都唯恐称呼的职位不到位,深怕因此得罪上司,这样的习惯一定是无法合作的。
形式化程度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工作服装上的差异,会让一些人有满足感;工作场所的大小形式化也会让一部分人有满足感,我会建议给管理人员办公的场所稍微大一点,他就会珍惜并希望保有。所以给他一个房间,其实就会付出更多一点,这也是形式化导致的结果。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形式化就是管理岗位的设置,我建议职能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小,绩效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大。为什么很多公司职能部门不能够为绩效部门服务?就是因为职能部门的头衔比绩效部门的头衔还要大。
一般而言,职能部门负责人我们称之为总监,而分公司的负责人称之为分公司经理,总监和经理从习惯认知上显然是总监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职能部门为绩效部门服务,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分公司经理面对总监的时候,是无法提出要求的,反而更多的是为总监服务。
绩效部门的人要承担的责任大,应该给尽可能大的头衔,而职能部门主要对内提供服务,所以就要通过形式化程度把氛围营造出来。
6.控制幅度
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幅度往往可以让这个人有着明确的感受,所以控制幅度的设计会直接产生满足感以及绩效。
我们并不主张控制幅度越大越好,因为在古典设计原则里,控制幅度需要做一定的限制。但是当一个管理者获得肯定后,扩充他所管理的幅度是一个很好的绩效肯定,也是他可以很容易获得满足感的原因。
7.明确职务名称,激励专业人士
这是我最担心的一个层面,在中国的企业中不尊重专业化的情况非常普遍,大部分的公司有分工,但是不会在职务的名称上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只要是副总裁,不管他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可以让所有下属接受他的意见。但是不应该这样,必须尊重专业能力而非职位,同时因为没有这样明确的专业安排,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副总裁都会对所有的职能或者专业发表意见,下属又必须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绩效就会受到伤害。
所以在这个层面里,所有的部门都需要全称界定,比如财务副总裁、营销副总裁、成本主管、质量主管等,只有这样设计,才会让专业人士发挥作用,同时确定专业能力受到尊重。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