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三大Overlay技术

来源:e-works 作者:网友

搭建大规模的云计算环境需要数据中心突破多种技术难题,其中虚拟化是云计算最为显著的特征。要满足虚拟机在数据中心任意网络位置之间都可以无感知迁移,就需要引入一些新的网络技术,

Overlay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Overlay技术指的是一种网络架构上叠加的虚拟化技术模式,其大体框架是对基础网络不进行大规模修改的条件下,实现应用在网络上的承载,并能与其它网络业务分离,并且以基于IP的基础网络技术为主。Overlay可以理解是一种隧道封装技术,这样大家都不会陌生,像IPv4inIPv4、GRE、MPLS等都是典型的隧道技术,相当于直接在源网络和目标网络之间直接拉了一根“光纤”。不过,现有的这些隧道技术都是点到点的隧道协议,只能点对点建立隧道。Overlay技术是通过点到多点的隧道封装协议,完全忽略中间网络的结构和细节,把整个中间网络虚拟成一台“巨大无比的二层交换机”, 实现虚拟机在数据中心网络里随时随地迁移。同时,Overlay技术中采用扩展的隔离标识位数,能够突破VLAN的4094个数量限制,支持高达16M用户,并在必要时可将广播流量转化为组播流量,避免广播数据泛滥。Overlay网络可以分为网络Overlay,主机Overlay和混合式Overlay三大技术。


网络Overlay

网络Overlay指的是隧道封装在物理交换机上完成,通过控制协议对边缘的网络设备完成网络构建和扩展。网络Overlay是基于目前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问题而出现的,传统的网络普遍采用STP环网技术,后来出现了虚拟化,如今虚拟化技术已经飞入寻常数据中心中,但可以进行虚拟化的网络设备数量毕竟有限,对于大型的数据中心接入网络设备都会有数千台,为解决大规模环网问题出现了EVI、TRILL、VPLS、LISP、VXLAN等等新技术,其中Trill的升级版就是网络Overlay,网络Overlay依仗的主要技术就是VXLAN。在网络Overlay中,要求所有的物理接入交换机都能支持VXLAN,物理服务器支持SR-IOV功能,使虚拟机通过SR-IOV技术直接与物理交换机相连,虚拟机的流量在接入交换机上进行VXLAN报文的封装和卸载,对于非虚拟化服务器,直接连接支持VXLAN接入交换机,服务器流量在接入交换机上进行VXLAN报文封装和卸载。在VXLAN网络和VLAN网络之间要部署VXLAN GW交换机,实现VXLAN网络主机与VLAN网络主机之间的通信。目前,网络设备的主流芯片已经实现了VXLAN技术,对于在数据中心里部署网络Overlay提供了可能。网络Overlay的优势在于物理网络设备性能转发性能比较高,可以支持非虚拟化的物理服务器之间的组网互通。


主机Overlay

主机Overlay指的是隧道封装在服务器的vSwitch上完成,不用增加新的网络设备即可完成Overlay部署,可以支持虚拟化的服务器之间组网互通。主机Overlay使用服务器上的vSwitch软件实现VXLAN网络功能,VXLAN技术中的VTEP、VXLAN GW、VXLAN IP GW 均通过安装在服务器上的vSwitch软件实现,只需要物理网络设备支持IP转发即可,所有IP可达的主机即可构建一个大范围二层网络。这种主机Overlay技术实现,屏蔽了物理网络的模型与拓扑差异,将物理网络的技术实现与计算虚拟化的关键要求分离开来,几乎可以支持以太网在任意网络上的透传,使得云的计算资源调度范围空前扩大。为了使得VXLAN Overlay网络更加简化运行管理,便于云的服务提供,各厂家使用集中控制的模型,将分散在多个物理服务器上的vSwitch构成一个大型的、虚拟化的分布式Overlay vSwitch,只要在分布式vSwitch范围内,虚拟机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上的迁移,便被视为在一个虚拟的设备上迁移,如此大大降低了云中资源的调度难度和复杂度。主机Overlay是很多IT厂商主推的技术,意图明显希望借用其在服务器领域的优势,压缩网络厂商的发挥空间,网络厂商自然不甘示弱,大力推动网络Overlay技术,在数据中心市场里,两种技术争得不亦乐乎。

对于网络Overlay和主机Overlay两种技术,目前还不好说孰优孰劣,各有各的优点,技术实现特点也不同。首先是MAC和ARP地址容量的问题,网络Overlay通过基于会话的MAC学习来扩充MAC地址容量,主机Overlay则是通过L2oIP数据封装来扩充MAC地址容量;其次VLAN容量问题,网络Overlay和主机Overlay都通过VXLAN技术实现,可提供16M的VLAN标识,可以满足多业务隔离的需求;再次虚拟机迁移问题,网络Overlay采用大二层设计,主推Fabric Path和Trill应用,主机Overlay更加强调隧道封装,不关心网络是二层和三层,通过主机Overlay可以很好地实现异地数据中心之间虚拟机迁移。


混合式Overlay

主机Overlay是一个全部靠软件实现的技术,主要应用在全部计算虚拟化的场景中。这种场景没有考虑到虚拟化计算资源和非虚拟化计算资源的互通,主机Overlay方案与传统网络互通时,连接也比较复杂。虚拟网络完全由服务器vSwitch软件构建,对于VXLAN和非VXLAN互通的转换全靠软件技术,转换性能存在瓶颈,通过软件实现 VXLAN IP GW很可能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网络Overlay是一种由物理接入交换机组成Overlay边缘设备的技术,这种场景下接入交换机需要支持VXLAN,而不需要软件支持。但网络Overlay方案与虚拟机相连,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要求或技术实现虚拟机与VTEP的对接,组网上不够灵活。如此一来,单纯部署每一种技术时都存在一定限制。最理想的组网方案应该是一个结合了网络Overlay与主机Overlay两种方案优势的混合Overlay方案。  混合Overlay指的是采用网络Overlay和主机Overlay的混合组网,可以支持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之间的组网互通。混合Overlay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使得软硬件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也保障了Overlay网络的整体性能。

数据中心里三大Overlay技术,实际上可以说是两种Overlay技术:网络Overlay、主机Overlay,采用三大Overlay技术,可实现数据中心上云计算应用大规模部署,是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关文档推荐

SRE Copilot大语言模型智能运维框架.PDF

1741936996 王宁 5.04MB 24页 积分6

2024智算运维发展研究报告.PDF

1740033222  1.71MB 30页 积分5

数据中心产业图谱研究报告.PDF

1740031966  1.7MB 37页 积分10

腾讯云流式湖仓统一存储实践.PDF

1737423643 李哲 1.95MB 0页 积分4

AIGC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PDF

1737359276  1.22MB 29页 积分5

AI芯片的基础关键参数.PDF

1736925231  2.25MB 17页 积分4

智算平台运维运营技术研究报告.PDF

1736479643  3.95MB 66页 积分5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数据处理安全规范.PDF

1733906136  0.31MB 0页 积分5

云边端协同环境下的数据存储与管理.PDF

1733702339 王宏志 6.32MB 88页 积分8

面向 AI 的新型数据中心智算网络体系.PDF

1733484566 翟恩南 1.47MB 22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

运维指标体系在银行业务的应用实践

CIO之家的朋友 CIO之家的朋友 

面向业务应用交易的IT运维监控思路

CIO之家的朋友们 张晓丹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规划模板与指南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运维85条军规

CIO之家的朋友们 ANZHIHE 

AIOps之前,运维层面能做什么

嘉为蓝鲸? 赵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