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0年,面对融资、竞争、运营等问题我学到了什么?

来源:36kr 作者:网友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10年前开始的,在这10年里,我与许多创业公司打过交道,最开始时只是创业公司的员工,后来公司被收购,再后来自己创业。 

很庆幸我做出了改变。到目前为止,这段经历很不错,我获得了许多新的、有趣的体验,很多人相信我的能力,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我向他们表示感谢。 

创业旅程还在继续,我将过去10年学到的经验总结为几点,让大家可以从成功与失败中学习: 

关于融资

如果创始人没有思考产品问题,那么他绝对在考虑另一个问题:融资。

在创业之初,我经常会说融资很困难,有些人愿意听我解说,要获得他们的投资真的很难。涉及到钱的问题,我总是抱怨连连,更准确地说就是钱不够。融资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这一观念深深扎根于我的脑海。现在回想,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毫不意外。媒体更加关注融资消息,而不是创业公司的表现,它们高声谈论融资金额、估值、独角兽。我很年轻,容易受到影响。 

事实上,为融资创造条件的事件和环境并不是以想像的方式出现的,你必须亲手创造它! 

这是我学到的第一点经验。最终,如果你想创造一件产品或者一项服务,那就动手去做。去创业。如果你想让许多人使用它,那就让产品或者服务实用,让大家喜欢,然后钱才会流进来。 

钱同样也有不利的一面……钱像哑巴一样不会说话,没有创造力,很胆小,很缓慢,极为传统。正因如此,如果没有拿到投资者的钱,企业往往行动更迅速、更有创意、更勇敢。 

竞争 

一些企业起步晚,它们抄袭我们的模式,产品差劲,但是仗着自己有钱就打击我们,竞争抬高了资金门槛,我对此曾经有过不少的抱怨。 

真是大错特错。 

如果竞争对手更有钱,人才更多,经验更丰富,你认为它们无法被打败,这样想完全合乎逻辑。但是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有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执行力更强,你就可以打败“怪兽”。 

所以说,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这是你最不应该操心的事。投资者喜欢竞争,他可以通过竞争验证产品和业务模式,让你的创业公司更加诱人。 

你应该知道如何让产品更上层楼,让你的客户满意。不过你不太可能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公司达到对手的水平。 

能控制什么,正在控制什么,这才是关注的重点。其它一切只会让人分心。 

当企业融资时,竞争是易受到攻击的环节。在传统文书中竞争是重点,在其它地方竞争是也最优先的关注点,产品和用户尤其引人注意。整个融资过程耗费精力,当我们庆祝自己拿到融资时会失去更多时间。所有一切都让企业变得敏感,更容易受到影响,企业会自满。如果你闻到了这种气息,应该避免陷入困境,振作起来,继续工作。 

你必须为即将到来的艰苦做好准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竞争对手花的钱可能会是你的10倍。 

工作规范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工作更长时间,就是更卖力工作,甚至还包括更好地工作。 

这一次我又错了。

我比其它人工作更多,团队比其它人工作更多,这些并不重要。只有一点最重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集中于焦点。必须倾注全部注意力,因为我相信,即使只是工作了4小时,有没有全神贯注也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有没有连续工作14小时真的不重要,如果没有100%专注于工作,最终得到的结果不可能很好。一旦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我会问:“你真的喜欢自己的工作吗?”如果你想赢得棒球比赛或者奥运会金牌,靠这种态度可不行。 

虽然创业公司快速前冲,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在工作时大睡特睡,或者跑去度假。你自己应该这样做,还有鼓励员工也这样做。不论你做什么事,请确保投入全部精力。如果全部投入,更卖力工作,虽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却有可能得到,这点很重要。 

创业动机

“到底是什么刺激你开始创业?”

在过去许多年里,这个问题我听到了许多次。 

对于大多人来说会有一个痛点,我们想解决,于是创业。可能是因为我们对现有解决方案不满意,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某件事很关心,或者充满激情,于是我们放弃轻松的工作,开始创业,寻找乐趣。 

不论出于什么理由,请确保创业的原因是正确的。 

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不能为了当CEO而创业,也不能因为其它人在创业你就跟着创业。创业2年,然后出售公司,不能有这种想法。有些人先辞职,然后寻找创业创意,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很少有企业家是靠这种方法炼成的。 

运营创业公司

当蜜月期结束,投资进来了,创业实际上会越来越困难。为什么?因为你此时会认识到:在考虑品牌和产品之前,必须先将公司运营好。寻找新的办公空间,招募员工,提交监管文件,遵纪守法……要做的事无穷无尽。 

如果你认为有了钱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事实上不是这样,工作会更加困难。此时噪音会更大,你最好习惯,因为要等很长一段时间噪音才会减少。 

让事业继续 

刚开始创业时我是创始人,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我自己营销,自己写新闻稿。用这种方法学习效果最好,你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没有任何人能够接管你的工作。我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过程很棒。 

马斯克说:“当你想完成一些事,请自己去做。” 

你要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公司快速增长,你光靠自己无法应付。 

融得资金之后,投资人会要求企业高速增长。某些工作让其它人做比你自己做更好,你必须学会相信他人。你会发现很难抛弃某些东西,因为大多的创始人都是控制狂,追求完美。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才会意识到自己要整合一个团队,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必须不断学习,更有一点更重要:与团队协作。 

团队成立初期必须加强沟通,效果不明显,你可能会感到沮丧。很快,你就会发现,持续与团队交流可以让你学到更多,请与聪明的人交流,在某些事情上他们知道的东西比你多,多多请教。 

作为创始人,你必须组建一只优秀的团队,在办公室内如此,在办公室外也如此。当你创造一种氛围,就可以将团队每一个人的优点全部凸显出来。如果出现问题,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应该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艰难时刻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创始人最难搞清的问题。 

无数次,我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还有更糟糕的事,我不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一切似乎都停止运转了。你不知道如何让产品与市场匹配,而存款却在不断减少。大家惹恼对方,有时你会发现与联合创始人都无法交流。你可能会想:“结束了吗?就这样了吗?”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保持一致。 

你必须寻找一个点,重新开始。大家一起提高完全是可能的,获得好结果也是可能的。当阴云扫去,重见天日,你要做好准备利用这一机会。创始人的态度

喜欢挑战,即使成为输家也应该学会享受。我们要挑战巨头,这一目标推动我们前进,鼓舞我们前进。 

我们是反抗同盟军,要抵抗亚马逊“死星”。我们要制造武器,摧毁Uber火箭炮。作为一名企业家,要相信自己可以打败巨头,不要怀疑。 

野心大一点,有梦想一点。 

按自己定义的风格运营

Martin Scorsese曾经这样告诉David Fincher:“有些事情你做得很好,有些事情做得不好,好与不好都是运营方式的一部分。”完全正确。  

许多创始人认为,从其它成功创始人、创业公司身上可以学到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当我们准备推行一项政策,或者将一个流行系统引入公司,我们往往喜欢模仿。我想说,尽可能少模仿,如果你想以创始人的身份持续成长,模仿越少越好。确定企业文化时,你不能模仿其它创业公司,因为不管用。你的员工是不同的,你的目标与使命也是不同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的产品是不同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你的公司是怎样的,决定了企业个性。要让企业正常运营,必须自己去感受。旁观者是无法成长的。 

并不是说你不能拓宽视野,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只是不能太盲目。 

你可能是公司内最棒的编码员,也可能是最棒的销售员,如果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仍然可能会失败。你必须将二者融合,这样才能让创业公司成功。 

不要自满

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钱让你自满。

如果本地企业多年来一直是第一名,不重要;如果明天国际巨头突然做出决定,大举进入市场,它的钱比Fort Knox(美国北部军用地)多,也没有必要太担心。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统计资料,它只能告诉我们企业的历史如何,并不是优势。 

请时刻牢记创业的初衷,记住公司的使命,坚守不弃,不要浪费机会,不要糟蹋那份自信。 

有时一些事情做错了,你不是很确定到底有没有错。事后对错慢慢变得清晰,但是要花时间等待。我们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因为对错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弄清的。 

作为创始人,你有很强大的权力,还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责任永远不会离开,即使你离开公司,责任仍然存在。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致于当你离开之后,人们还是会根据工作评判你。我也离开了自己创办的公司,你应该挑选正确的时间点离开。 

许多时候,创始人都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我们有着自己的抱负,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虽然成功很重要,我相信10年或者20年之后回看,忆及当年创业的美妙时光,你获得的回报会更多。走过早期阶段就会进入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是决定性的,个人能力不断提升,学到了许多东西,努力工作。在过去10年里,我与许多人一起工作,他们现在已经是大公司的管理者或者副总裁,或者自己创业成了CEO。


相关文档推荐

DeepSeek给我们带来的创业机会.PDF

1741572850  5.27MB 0页 积分6

创新模式引领商业.PPTX

315565140  2.88MB 47页 积分6

商业模式系统.PPT

315565139  4.14MB 0页 积分5

商业模式基础.PPTX

315565137  0.43MB 20页 积分5

商业模式画布.PPTX

315565136  4.86MB 50页 积分8

商业模式设计及案例.PPTX

315565134 黄刚 3.71MB 39页 积分6

技术人如何走上创业之路 从架构师走向创业者.PDF

3168341817 郝峻晟 3.99MB 16页 积分6

新范式新时代新机会.PDF

315565133 陆奇 10.86MB 54页 积分5

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影响要素讨论.PDF

315565132 姜珂 5.26MB 13页 积分4

相关文章推荐

巴菲特:不纠结过去的事,人生只能向前看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以客户和利润为导向: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一文读懂商业模式

为你加参 郝爽Cherry 

为什么企业越大,越缺乏创业精神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构建成功战略的7个要素

morethandigital Benjamin Talin 

如何从0搭建公司后端技术栈

互联网后端架构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