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上保持诚恳而优雅的反馈?

来源:经理人分享 作者:网友

诚实坦白的反馈

你对他人的回复一定要是诚实的,必须是你的真实感受,不能包裹着糖衣。你必须诚实地说出自己对当下情况的感受,同时也要怀着谦逊之心,保证语气平和,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感觉并不一定要是“正确”的,或者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正确或错误并无任何意义。

举个例子:“你在我的会议上迟到,让我觉得自己不受尊重。”

我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场合,我并不是在泛泛而谈,也不是在玩什么套路。我指出了我观察到的一个具体的现象,并且描述了这个现象对我的影响,表明它如何改变了我的感受,但我并不会去妄自猜测你的行为背后真正的意图。

这种类型的反馈被称为“情境-行为-影响”反馈,是诚实反馈的绝佳范本。

虽然这种反馈方法很不错,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依旧无法很好地掌握。无论如何尽力去尝试:永远诚实。

语气友好的反馈

如果你和我一样,觉得诚实反馈并不难,你可能会这么说:

“这是我见过的最差的方案了,从头到尾都没说你想做什么、会花多少钱,连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都没有说。你遗漏了一个方案的三个关键因素,不过其他部分做得不错。”

就像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著名的那句话:“这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蠢的点子!再说一遍。”

虽然对我来说诚实反馈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我确实喜欢友好反馈这个建议。回想我这几年来给出的种种建议,大部分是诚实而精准的。我从不害怕把问题抛到台面上来讲,我也不害怕争论。我很自豪能够帮助他人确定并解决问题,好让他们不至于被这些问题限制了发展的前景。

但我也很确定自己本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方式来传达我的反馈,“友好规则”就是我应当采取的。

当你要给出一个友好的反馈时,你就会不仅仅关注这条反馈的有效性,更会关注给出反馈的时机和表达方式。这是对反馈的二次检查,也是一次很重要的检查,对于那些怀着好心,却因为太过直率遭人误解的管理者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当然,友好并不意味着你要回避核心问题,或者是用糖衣包装这次反馈。友好意味着你要改变自己谈话的方式,即便是在最严重的问题面前,也要试着去找到一种能够保全别人自尊心的说法。

许多管理者会搞砸这种谈话,把对方说得泪如雨下,这种事是完全不必发生的。

当然了,我自己也并不擅长友好反馈。但我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原因有三:

  1. 这种做法更让人喜欢——我希望人们会因为我的反馈方式而愿意为我工作,而不是说“虽然他的反馈方式不好……”

  2. 这种做法是一个挑战——它会让我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管理者。

  3. 这种做法更加的高效——如果别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我说话的恶劣态度,而不能及时根据我说话的内容做出反应,那我会非常沮丧的。

如果你没有考虑清楚自己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就匆忙给出反馈,会让对方浪费很多无谓的时间和精力。要是你先花上三十分钟,考虑一下自己该说什么,该怎么说,那么这次的反馈效果会更好。至少,你和对方不会因为这次反馈而心生芥蒂,对方也不会因为气愤而忘记了反馈本身的意义。这种事会发生的,我亲身经历过。

别忘了,永远友好。

及时有效的反馈

最后一条准则是及时。反馈就像寿司一样,放得越久就越不好吃。

一条回复是否及时其实非常重要,原因如下:

对于反馈双方来说,讨论当下的问题比讨论陈年旧事要容易得多。记忆会随着时间淡去,不及时的反馈则无法做到精准具体。

对于提出反馈的这方来说,拖的时间越长,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就积累得越深。管理者可能会开始区别对待,比如对某人刻薄相向,取消某人的核心项目等等。但是受害者们却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拖延的反馈往往会导致刻板印象。比如说,如果你们不好好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一次对方在你的会议上迟到,你就会形成一种刻板的印象,认为他总是在你的会上迟到。这种印象会让“情境-行为-影响”反馈模式失效,并且导致你们就“到底他是不是总迟到”出现争执,而没有好好的探讨迟到带来的影响(他的迟到让你感到不被尊重)。

及时反馈并不代表你要边看边给出一连串的批评(我试过,并没用)。也不代表你要在气头上立马和人进行争吵。及时反馈意味着你要在记忆还算新鲜的时候进行谈话,接受者也不会觉得“为什么你要等这么久才告诉我?”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你打算给某人一份长期的建设性的反馈,那你最好多给出几条积极反馈,否则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好维持了。研究表明,理想的赞扬/批评的比例是5:1。不光是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一样——长久的婚姻中有着5:1的褒贬比,而那些失败的婚姻中,褒贬比只有0.7:1。


相关文档推荐

DeepSeek赋能职场.PDF

1739405448  4.45MB 33页 积分5

职场软技能的硬应用.PPTX

1733998910  0.48MB 37页 积分6

职场软技能与岗位胜任力.PPTX

1733998785  0.09MB 16页 积分4

做好决策需掌握的基本原则.PDF

39091293  4.3MB 54页 积分0

85个著名认知思维模型.PDF

39091292  7.26MB 85页 积分8

学会提问.PDF

39091291  5.52MB 187页 积分15

运用OGSM确定工作目标完成工作计划.PPTX

39091290  0.3MB 0页 积分6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六步法.PPTX

39091289  0.2MB 25页 积分6

复盘把将经验转化为能力.PDF

39091287  1.79MB 72页 积分8

相关文章推荐

有哪些职场潜规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CIO之家的朋友们 罗sir 

在职场沟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大厂人事 宋叨叨 

职场高效沟通的秘诀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被忽略的23条职场潜规则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麦肯锡的 14 条超级职场建议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 

CIO如何把握职场发展事业线

CIO之家的朋友们 CIO之家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