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成长困境必备的7种能力

来源:推酷 作者:彭小六

回顾过去几年时间,我从一个程序员到一个斜杠青年,再从斜杠青年跳到一线城市,成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哪些能力是最举足轻重、对我帮助最大的呢?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过程中“改变成长困境必备的七种能力”。


blob.png

其中学习力是重点,所以今天我们会先聊一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如何锻炼你的学习力。

在学习力这部分,我个人把它分为阅读力、知识管理力、分享力还有你的行动能力。

学习力是要有精力作为支撑的,当你具备一定学习力之后,你可以尝试结合你的人脉,形成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力

1、阅读力

blob.png

阅读是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来源。

在过去一两年内,我的阅读能力的锻炼过程是从蛮荒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我和大家一样,买了很多书,但是看不下去、看不完。后来我特别加强对于阅读力的训练,我学习了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并做了很多经典书籍的精读。

(1)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适合阅读实用类书籍,因为它们结构清楚,因此当你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答案。

快速阅读的方法:

①预习:带着问题看书的封面、目录、序言,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并知道问题所在的章节。

②扫读和跳读:预习后,可以进行扫读和跳读,专门阅读感兴趣的章节,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成甲老师说过,书从来不会读完,阅读这类书籍就带着寻找问题答案的心态去读就好了,只要搞清楚你问题的答案,这本书的使命就完成了。

过去两年内,我将很多新领域的书都进行了速读,由于之前自己一直在三线城市做程序员,很多领域(比如沟通、营销)都不熟悉。通过快速阅读,我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了解了很多知识,同时心智也打开了。

当你的阅读量扩大,你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状态越多之后,你会有一个想法就是“原来还有这样的可能”,其实生命中的很多可能就是通过阅读发现的。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进行快速阅读的练习,因为它可以让你快速认识这个世界。

(2)主题阅读:

了解一个世界通过快速阅读是不够的,你需要深入、系统的了解一个领域,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主题阅读了。

主题阅读的方式,也就是将同类主题的你能找到的相关书籍全部找到,并进行集中的阅读。

具体步骤:

①学会主题阅读的前提:学会快速阅读,这样你才能快速了解这本书讲的什么内容。

②尝试列问题:围绕该主题列出你有什么疑问,并尝试从阅读的书里面找到答案。

当你想要快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又没有人带,那么就可以通过主题阅读实现。比如你想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就可以看古典老师推荐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入门书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分支、关键点等等。

(3)精读:

主题阅读可以让你快速进入一个领域,但是你想系统深刻地深入这个领域,还是需要把一些经典书籍进行精读。

精读方法是李笑来老师、采铜老师都特别推荐的方法。

具体方法:

①迁移:读到某一个很重要的片段的时候,将它讲的能力进行迁移,例如采铜老师经常把心理方面的知识迁移到个人学习领域当中。

②溯源:当我们读到一个概念,可以尝试寻找这个内容的来源在哪里。比如我们今天讲到了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精读的内容,那么它们的源头在哪里?

③双向循环:采铜老师提到了王云五老先生学英语的方式。王云五学习英文翻译的时候,先把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放一个礼拜以后再把中文稿翻译成英文,最后将自己的翻译版跟英文原版进行对比,来找到跟原版的区别。这种双向的输入方法就可以让我们和书本产生互动和连接。

今天有关阅读的内容,只是我做一个抛砖引玉,其实阅读不单单是我们在学生时代的死记硬背,在我们离开学校之后,我们的阅读能力是需要重新锻炼的,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精读的能力都是我们需要重新锻炼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所以你需要具备的打破困境必备的第一个能力,就是让你具备大量输入能力的阅读能力。

二、知识管理能力

blob.png

第二个能力我称之为知识管理能力。

大量的阅读实际上你解决了信息来源的问题,但你知道了之后,其实并没有变成你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理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仅仅只是读了很多书,但是没有变成你的能力,其实还是没有什么用的。

知识管理能力又分为三个步骤——收集、整理、内化:

blob.png

1、收集:

(1)收集方式:

我们当下通过网络、做事情、跟高人请教、跟人沟通、书本等渠道,来收集获取信息。

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方式,它的系统化最高、碎片化最低,而通过公众号获得的信息碎片化很高。

blob.png

(2)当下信息繁多,我们怎么筛选出来有效信息呢?

这个时候我们要转变学习状态,要从看到什么学什么的状态(焦虑型学习者),转变为一个猎人。

你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比如小六现在关注的是成人学习领域,那么在每天推送给我的信息中,我只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色彩域,这当你关注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比如你买了一辆别克车,那你就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别克车。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当下你最需要什么?你需要什么,就去关注什么,你的大脑就会帮助你提炼和注意相关的信息。

blob.png

当你找到目标信息的时候,你每天可以做一个类似于收集箱的东西来收集信息,比如使用云笔记,随时收集我关注的信息,我都会把它们收集到收集箱里面。

2、整理:

blob.png

当我们把碎片化的信息放在云笔记之后,对它重新命名、分类、贴标签的方式,进行整理,放到云笔记当中。

云笔记被称为第二大脑,因为有了云笔记之后,我们就不需要用百度了,因为每天我们都在自建自己的私人资料库。比如我要写一篇有关新年计划的文章,我就可以看看之前我之前有没有收集时间管理相关的文章,搜索出来以后就可以作为我写作的素材。

3、内化:

真正让信息变成有用的东西,我们需要把它进行内化。

(1)内容的解构:

blob.png

把一篇文章可以拆解成很多部分,比如核心观点、故事、图片等,就像杀一头猪一样。

(2)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

blob.png

读书也是一样,例如《全新思维》当中提到了“学成归来的六大能力”,而古典老师在最近的节目当中提出了“职业新坐标下真正需要的能力”,其实这就是古典老师对前者的整合,他结合了自己的观点,对它重新做了定义。

注意视角的转换:

平时当我们读公众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视角。例如“会发声的小黄鸭”的案例:

孩子看到小黄鸭,关注的是小黄鸭会发出什么声音、它说的是什么内容;

家长看到小黄鸭,关注的是小黄鸭值多少钱、对孩子的智力有没有好处、性价比如何;

玩具工程师看到小黄鸭,关注的是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电路是怎么设计的。

我们锻炼自己知识管理的能力,也是锻炼对信息的内化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孩子的视角转变成工程师的视角,去发现这个里面内在的东西和结构,加入自己的观点并重构出来,这才是内化的方式。

三、行动力

blob.png

对知识做了内化之后,知识就变成自己的能力了吗?其实将知识变成能力需要我们进行行动。

很多人在行动力上会有一些问题,大家会觉得行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行动难在哪里呢?

1、行动的难点:

①我们对这件事情不熟悉,所以会对它心生恐惧。

②我们喜欢得到鼓励,不喜欢被惩罚,而完成一件陌生的任务会很容易出问题而被惩罚,所以会回避行动。

2、关于行动的建议:

①试错:

在尝试的时候不要想着追求完美,而是看看行还是不行。

例如莱特兄弟做飞机,一开始做的飞机只是一个可以载人的大风筝,经过逐步试错和修正,变成了飞机的样子。

我也是这样,在三线城市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写文章、怎么分享,一切都是因为想去试试看,错了也没什么,反而会得到经验和教训,所以就去做了大量的尝试。

②不在乎:

当你行动的时候,会跟现有的环境有所冲突,因为在你原有环境当中没人这么做,当你行动的时候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甚至会给你批评。我当时在镇江的时候尝试四点半起床,很多人说我是不是疯了,为什么不好好睡觉,但我还是行动了。

如果周围评价的声音是给你一些建设性的批评,接受就好;

但若是单纯的指责、嘲笑,这些没有价值的批评直接忽略掉就好。

③微出轨:

尽可能多做一些尝试,但不是让你一下子转变太大。

比如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可以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做一些尝试,这些尝试不会给你带来压迫和紧张。

所以在行动的时候,往往第一步最难。第一步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障碍,我们从以上三步入手,让自己的心理承受的压力小一点,小步快跑往前进,就可以做到第一步。做到第一步以后,后面的就有趣了。

四、分享力

blob.png

什么是分享的能力?

前面讲知识管理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一个概念,我们对一个知识要进行解构、加入自己的观点并重构,那怎么叫重构呢?重构就是把它进行分享,表达出来。

在过去两年多里,我做了两百多场分享,实际上都是磨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目的、利益、流程、内容、服务这些经验,也是在两百多场分享当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包括我去参观其他知名老师讲课用到的方法。

1、目的:

明确自己分享的目的是什么。一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解决别人的问题。所以在分享的时候,要想想别人的状态:他对于这个话题什么都不懂,对此他有困难,儿你的分享要能够为他解决问题。

2、利益:

在你擅长的和别人需要的之间重合的部分,就是利益关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满足他们对这件事情的渴望。也就是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你做的这件事对别人有什么用呢?

3、流程:

关于分享的流程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是我在美食视频中学到的。他们分享的流程都是三部曲:

①展示最终结果;

②展示具体步骤;

③点拨关键要点。

我们做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

4、内容:

blob.png

分享的时候,展示给大家的PPT或图片要关注这核心四要素:观点、图解、案例、理论:

观点:就是你的观点

图示:通过图示的方式来解释观点

案例:加入案例,帮助听众理解观点

理论:加入理论,让你的内容更加专业

这四个要素不必全部包含,只需要考虑一到两个就可以,你的内容就会很丰满。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小六的分享、文章干货很多,是因为当我拿这四个元素检查内容的时候,就会把很多的水分挤掉。

5、服务:

服务是分享变现的最终要一个环节。

我们要服务我们的读者、学员,你需要有“服务力”的概念。

服务就是开门做生意,来者是客,所以需要观察你服务的人群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什么;

而你平时参加别人的训练营和分享的时候,你希望他们讲什么、如何关注到你、照顾到你,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所以你的价值有多少、能赚多少钱,跟你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相关的,你能解决别人什么问题,别人就会通过金钱的方式感谢你。

五、练习力

blob.png

前面我们讲到分享,练习的时候是让我们在分享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专家的过程,也就是你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专业,你才可能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很火的一个词就是“刻意练习”,而练习力就是要具备刻意练习的能力。它有四个要素:

1、专注:

在一段时间内只学习、训练一件事情。当你同一时间内学习过多内容,会给自己带来焦虑,你没有办法保持专注,要在各个学习环境中切换,而这种切换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2、反馈:

①找到一个好的导师:好的导师会发现你的问题,帮助你快速成长。

②自己反馈:找不到导师的情况下,通过自学,自己给自己反馈。

前提:要有能够发现自己问题的能力。缺点:没有好的导师给到的反馈准确。

③长时间:慢一点,不要急,养成一个习惯、能力,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我们需要给自己大量的长时间练习,才能变成一个领域的专家。

④舒适区:要离开舒适区。

当你练习的时候每天都觉得很舒服,这个时候你就在没有得到进步的状态进行练习。刻意练习的状态是每天都让自己有一点点不舒服的状态。

例如我每次做训练营以后会把PPT发给学员,告诉他们下一期我会重新做一遍,这会逼迫我重新迭代自己的课程。

六、时间力

blob.png

前面几个能力都属于我们的学习力,学习力是我们学习一个新概念或者个人成长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学习力需要有一个支撑,这就是精力。很多人在学习方面栽跟头,就是因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1、了解精力的状态:

精力就像是电池,每天都是固定的,你需要省着点用。

当我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我们应该解决最难的事情。

所以我们提倡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把当天最难、最重要的事情解决掉,也是这个原因。

2、我们对任务的评估不太准:

这是因为我们对任务的分解不够详细,一件事情我们只知道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但不精确,我们需要把任务再细分。

任务分解:项目管理当中的WBS方法。

3、做计划:

尽量先尝试一个月的计划。

我们对于个人能力和任务的错误评估会导致做出错的计划,从而失败,所以可以先制定一个月的计划。

当我做计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那么可以尝试做时间跨度更长的计划。

七、人脉力

blob.png

有了学习力和精力的帮助,我们做事就可以成功了吗?我们就可以跳出自己的成长困境了吗?

很多人会有一个幻觉:只要我能力强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能力强知识解决问题或做好事情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脉。

我们在人脉这个能力锻炼的时候,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扩大自己的人脉:

1、大腿:

就是所谓的大V、大咖、大平台等,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大咖或大平台的力量帮助自己。比如很多人做公众号阅读量很小,但是简书这个平台流量很大,可以到简书发表自己的文章,为自己引流。

在抱住大腿的同时要在腿上跳舞:我们不能死抱着大腿,而是要给别人提供你的价值,让彼此双赢。

2、伙伴:

当你做事情的时候,你需要一个跟你同频的、做同样事情的人的朋友圈。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伙伴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帮助。

3、搭档:

建立自己的搭档圈。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当你想通过做个人品牌得到个人能力突破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你是做不来的,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找搭档的过程不是找助理这么简单,你要对自己在做的事情非常明确,并且细分哪些事情是你必须做的、哪些可以让别人帮助到你,大家一起来成长、挣钱。

无论是抱大腿、建立伙伴圈、找搭档,人脉基础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

你需要利用自己的能力跟别人做价值交换,人脉就是建立在价值交换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当我们在做个人成长的时候,你之所以能抱到大腿,之所以能进入相应的圈子,是因为你的能力可以给对方提供到一定的价值,你们已经可以形成价值交换了,所以才可以形成人买的关系。

总结:

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当中,个人成长当中有三个重要的能力,一个是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力的输入阶段,我们要具备阅读能力,在这里需要学习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和精读。

在内化阶段,是信息变成知识的过程,你需要学习知识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把信息做收集和整理,内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在知识变成能力的过程,你又要学会如何做练习。关于刻意练习的部分,你需要专注、及时反馈,并花很长时间每天进行让自己一点点不舒服的练习。

在学习力的输出部分我们提到了分享力和行动力。分享力当中,要注意目的、内容、流程的设计;在行动力方面,我们要克服自己害怕、恐惧、不清楚的状态,去试错,走出第一步。

学习力的部分依赖于非常好的精力。

在这方面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精力是什么状态,把任务分解,做合理的计划,并锻炼自己制定计划的能力。

当精力有了、学习能力也具备了,你会发现你的能力在慢慢提升,你会发现你和周围的朋友的层次已经不一样了,这时候你需要人脉来帮助你突破。在这里我们讲到了名人的大腿、同频的伙伴和你的搭档。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也是个人崛起的过程。

个人崛起靠的不是势,不是知识变迁的风潮,而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找到合适的朋友和平台帮助你,借助你的朋友、伙伴和搭档,让你不断前进。


相关文档推荐

1688AI助手源宝的成长之路.PDF

1737424547 程亦曲 2.43MB 29页 积分6

成长方法论100个思维模型.PDF

1734481579  9.8MB 102页 积分8

技术管理的成长之路从架构师到CEO.PDF

3168342049 郭炜 2.36MB 19页 积分4

去哪儿网AI时代的技术人成长.PDF

3168342033 王植萌 2.22MB 27页 积分4

破除知见障大模型时代AI算法人才成长的思考.PDF

22321152291 李航宇 1.2MB 24页 积分5

基于日常管理的团队文化与成长.PDF

3168342021 郑吉敏 0.48MB 20页 积分4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PDF

39091231 Flora 14.24MB 50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