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链很长
他们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清晰的思维,专注地思考。在一件事情逻辑链很长的时候,我往往要断掉很多次,复习很多次,才能把这条线贯通,但是有的人就可以抽丝剥茧,慢条斯理地一步步把逻辑搞清楚,直接推理出结果。举个例子,一道数学证明题,我知道条件和结论,要写证明过程。然后我开始想从条件出发,可能用到定理A,那么那我还需要证明B,然后C,然后D,然后有点难,先缓缓。接着从结论倒推,我应该用到了定理E,但是还需要证明F,然后。。。然后就断了。我已经搞不清楚我在证什么了,我头脑已经乱掉了,内存不足:前面的忘记了;主频不够:后面的推不动了,然后一遍遍复习推理的过程,熟悉了之前的步骤,才能继续往下。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人就很轻松,第一次看到题,就可以很轻松地讲给你听。头脑很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有力,无法反驳。我曾细问过很多次中间思考的过程,最后的感触就是聪明的人只需要最基本的一条引理就可以脚踏逻辑凌空而起,而我需要一条实在的梯子。这一点不仅是在面对难题的时候,生活很多细节就可见端倪,类似的例子见《理想国》。
人类的智力运动中,比较典型的是棋类。下棋下的特别好的,我们就会本能地感觉很聪明。以中国象棋为例,入门菜鸟的逻辑链条很短,只能推算1-2步,普通人大致3-4步,能够推演6-8步以上,就算是高手了,职业选手则要计算12-15步以上。
嘿嘿,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一个象棋软件,设置到计算8步,在qq象棋平台上测试,结果胜率99%+,走了几百盘只输了一盘。唯一输的那一盘,盘面劣势到让我决定认输的时候,我回忆对手的行棋风格和手法,默默的在聊天窗口打出一行字:“好厉害,有几步走的非常精妙啊!请问你用的是什么象棋软件?”对面略一沉吟,回复到:“我用的象棋旋风软件”我一惊,回到:“我也是用的象棋旋风啊!怎么差距那么大?”对面呵呵一笑,回到:“我电脑配置高,设置到计算12步!”我叹了一口气,说:“我电脑配置不行,只设置到系统默认的计算8步……”
如果你觉得整个过程略显猥琐,那么你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我对人类思维的探索上,而不是我用象棋软件去游戏平台上虐菜……不对,是去做实验测试这个行为上。
总之,计算的步数越高,也就是逻辑链条越长,你的思维就是越深刻有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逻辑链条更长一些,但是很难做到。
而聪明人,则可以轻松的将逻辑链条维持的非常的长。比如一道竞赛题,它的逻辑链条是A—B—C—D,然后(D+E)—F—G,G是最终结论。文字描述就是,从初始条件A一直推导到结论D,然后D+E两个条件推导出F,最后得到G。一般人的思维状态时,慢慢的从A—B—C—D这样一级级的推导,终于得到结论D了,然后卡一下,D和E什么关系?就这一下卡顿,前面A—B—C—D的推导路径就忘记了,然后开始怀疑:额?D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莫名其妙搞出这个结论了?这个思路是对的吗?会不会走歪了啊,现在都没思路了?唉,算了,再从初始条件A开始重新推导一次吧。
而聪明的人的逻辑链条就更稳固、更长。他能够顺着A—B—C—D,然后(D+E)—F—G的路径轻松的演进过来,在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卡顿。逻辑链条越长,推理难度越大,因为任何一个点的断裂就导致了整个结果的错误。上面提到的是逻辑链条长的表现,而关键在于,为什么聪明人能够维持住这样长的逻辑链条不断裂呢?核心因素有2个
大脑的内存
工作记忆人的大脑,我们先把它勉强比喻成电脑。电脑的性能,既跟cpu相关,又跟内存相关。如果cpu非常好,比如I7-6700HQ的高配置,但是配一个垃圾内存——64k的老古董,那么它的总体性能一样很差。
对应到大脑,虽然大脑的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很强,但是短时信息存储能力很差(内存低),性能就不会好。人脑这台机器,一个很大的弱点恰恰就在于内存低——即是大脑的工作记忆低下。比如,上面那个竞赛题,如果直接给你看答案,每一个步骤都是能看懂的,这说明你的理解能力没问题,但是工作记忆的局限让你没法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把整个链条串联起来。这个地方,体现的更多是硬智商的差距——先天的基因因素。虽然每个人的大脑工作记忆都不会很高,但是在这个关键的瓶颈地点,稍微多一点点的优势,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比如一个题的逻辑链条是6步,你的工作记忆局限让你只算到第5步就崩溃了,而一个聪明人,他只比你强20%而已,也就是刚好能够算到6步,那么表现出的结果就是,他和你有100%的差距——做出来和没做出来。如果是局限在中学教育阶段的话,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的题目(数学压轴题之类的)逻辑链条就是控制在5-6步以内。
基础知识量
除去本工作记忆本身有一定的差别外,还可以想办法通过知识量的扩展节约对于工作记忆的使用。
还是上面的那道题,对于一个学霸来说,可能结论D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推导的结论,是他早就已经知道的某条课本外的定理。
那么,他需要推导的就只有两步了:(D+E)—F—G。
基础知识量,跟教育环境、学习习惯、学习刻苦程度等都相关。一个学霸,由于他的基础很好,所以他学新东西的时候往往就轻松,这种轻松有时候被误认为是天赋,实际上是基本功扎实而已。反过来想,也会有一些本来很聪明的天才,由于基础薄弱,普通人学新知识只需要推导2步,而他由于欠了旧账,需要新老知识一起推导,一共要8步。他是一个能够本能的推导6步的天才少年,但是他的思维链条还是崩溃了。于是大家说:“哎呀,这都学不会,他好笨啊。”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比如小学加法没学好的,到了学乘法的时候就跟不上;初中等式和函数没学好的,高中的复杂函数变化就完全听不懂了——他们在听课的时候需要比一般人需要多推几步,但是达不到,于是链条崩溃了。这个状况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大痛点。
我手下管的一个教育类公众号,发的诸如《为什么小学3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分水岭?》、 《小学的优秀学生,为什么到了初二会梯次掉队?》之类的文章,往往都是10万+的流量,可见痛点。
基础知识量和上面的先天因素(工作记忆的差别)是相互影响的。幼儿时候,你的先天因素好那么一点点,让你的信息量有了+1%的微弱优势。你的老师很高兴,父母很高兴,额外教了你一些新东西、买了一些新书,你自己很高兴,额外的多学了一点东西,于是优势+3%。到了小学,+20%;初中,+50%;高中+100-200%。
如此自带加速度的无限循环,最终会形成10倍、100倍的巨大差距。我在好几个问题的答案下,强调要主题阅读,上面的道理就是其中一个依据。
也许你不是天才,不能靠先天因素自发的形成那一开始的1%优势,但是你完全可以靠有意识的刻意积累形成初始阶段的优势。学习是一件自带加速度的事情。
问题的本质
他们见过更本质的东西,或者说他们习惯于把握更本质的东西。物理的运动学对他们而言只是说了一件事情就是f=ma,剩下的只是数学;对流,传导,辐射说到底就是类似”不平则鸣“的一件事情,方程记不得了按常识推推也就推出来了;流体力学最后就是搓出来的涡;一阶的偏微分方程就是流线等等。不背公式,不背推论,常识加数学,就构成了他们的整个物理学框架。
抓住问题本质,清晰归类和处理。用对本质的抽象模型,解决一万个表象问题。
举个例子吧。这个例子感觉比较直观的说明了聪明人的思维方式。
有个业务问题:需要在所有用户中找到问题用户。
A同学:研究问题用户的行为,一个一个筛选。然后定义了大概10个条件,认为但凡用户有这10样行为,就是问题用户。后来发现,还有5样行为也被发现是问题用户,之前没有考虑进去,就补充到问题用户样本集里。然后又发现6个行为,再加进去。每次更新,都会有不同的结论。
B同学:研究用户行为的背后逻辑,发现主要用户是发生在x和Y场景下的,就是问题用户。浓缩为3个条件,以后所有行为都根据这个来进行筛选。
C同学:研究用户行为。发现现有的研究基础不对。现在的研究基础是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用户的特征。所以花了些时间,重构了研究的基础,从行为为基本单元,变成以人为基本单元。然后重新研究这些人的特征,接着定义了具备Z特征的就是问题用户。在解决了问题用户集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他的用户群体,他们可能不是健康用户,也不是问题用户,而是一些可能会演变为问题用户的人,建立群组的关系演变逻辑,补充在Z特征中。
从解决业务的效果来看,C>B>A。从实施的过程观察来看,A永远想不到用B或者C的方式来解决,B也想不到C。C上来就想到很多本质问题,且可以解决问题外围的问题。这大概就是聪明的思考~
思考得越深入,与这个新概念的连结就越多、越牢固,它就越能在你的思维里扎根。
同时,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提取」的过程。提取得越多的概念,会被大脑安排更高的优先级,更容易被提取。对一个概念的思考,会同时提升它自身,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概念的「优先级」。也就同时提高了这部分概念的利用率。
这是对于新概念的思维方式,对于旧概念其实也是如此。
比如,给你一个方案的模板,再给你需求,一般人可能就会按照模板把内容填上去。
但聪明人可能会想,这个模板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这个需求的模式?等等。
问题的界定
简单界定如,这是橘子而不是香蕉,她是女孩而不是女汉子,进一步的,如这道题目要用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高阶的,这次会议,是BOSS个人情感宣泄,而不是要上纲上线。
像我了解的某款APP手游,特征是:体积小,操作简单,可玩性高,具有反复挑战性。
here is the key point:
反复挑战性。
那么,识别完毕,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仿照这种模式,开发类似的APP。某个新兴手游网站便是如此。
且不说能不能做出相仿模式的手游,很多人仅仅停留在“哇靠,这游戏真好玩,百玩不厌”上,对于自身身份的界定是“消费者”,这无可厚非,但聪明人,永远先人一步。
他们不但能够清晰界定此问题的性质,还能清楚用哪种归类下的思维工具解决这个问题。每一分类下的信息,都能够被清晰标明。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识别问题相关信息
高中时,有一次数学考试的一道几何题,很多平时的数学优等生都做错了。原因出人意料的简单——题干里给出的一个看上去很重要的信息,其实根本就跟解这道题没关系。不少平日里仔细谨慎的生拉硬扯的在自己的解题过程中使用了这一条件,反而导致做错了题。考试题里,一般没废话,但是实践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同时又复杂又简单,聪明人可以更好的提取当前问题情境内,与问题真正相关的信息。
思维结构化与系统化
普通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非常容易本能的一头扎进繁琐的细节中,缺乏系统与结构的感觉。所谓结构与系统,粗讲一下,即是对整个系统有框架定位,有一种大的地图的感觉。结构化思考的人,看到某一件事情,会先考虑总体大结构,再考虑细枝末节。这样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一般人确实容易深陷细节中纠缠而不自觉。
——————————以下是一个案例———————————————
比如公司营销部门开会讨论如何维护高端客户,计划在中秋节之前进行礼品赠送。一个客户甲经理提出,对于客户A,应该送一台苹果电脑,而不是一部普通的华为手机。其他客户经理则表示不同意:
“这样也太浪费了吧”
“一台苹果电脑好贵啊”
“感觉这种程度太过了反而不合适吧”
客户经理甲则反驳说:“虽然成本很高,但是要考虑到客户A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未来利益啊!只要他继续消费超过10万元,礼品的成本就收回来了,按他的消费习惯应该没问题的。”
其他客户经理则继续发难:
“他消费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本身质量好,你不送他苹果电脑他也要买啊!”
“就是啊,你送一台华为手机也能起到维护关系的作用,他一样要继续购买的啊!”
“唉,人心不可测啊,说不定你送了一台苹果电脑他还是要离开呢?”
“我的客户也要维护啊,为什么只送了一张电影票?”
整个会场乱成一锅粥,营销会议根本开不下去,两小时过去了毫无进展——这就是一群普通人陷入了具体的细节问题纠缠不清。
让我们假设营销部门的总经理是一个聪明人,那么他就会停止争论,进行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梳理:“现在让我们停止细节争论,看一看这次营销计划的总部署。
本次礼品赠送的目的
本次礼品赠送的目的是维护客户关系,让客户在对我们的产品硬需求之外,建立起更强的亲近感。
本次礼品赠送的原则
重要度排序
越是重要的客户,我们允许的礼品金额越大。重要度的排序包括三个方面:客户资产实力、客户往期购买金额、客户往期带来的转介绍客户。将此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重要度排序。
下面,请李经理把我们所有客户的相关资料表格打印出来,人手发一份。
符合客户特性
理论上,越贵的礼品客户就越喜欢,但是也有部分客户有特殊的喜好,可能跟价格没有关系,比如,王经理有个大客户特别喜欢喝茶,张经理有个客户爱看音乐会的。诸如此类的特性喜好,请每位客户经理在自己礼品申请单上标注出来。
总金额限制
本期活动的预算是10万以内,不得超出。如果总金额超出,则优先考虑重要客户的需求,其他需求适当压缩。
本次活动人员安排
有客户经理负责自己的特有客户维护,无归属的自然增长客户,平摊到每个客户经理身上,目前测算大致每个客户经理分到5-6名自然客户。
李经理把相应名单发送到各位客户经理手上
时间安排
理论上所有礼品在中秋节之前发送完毕,但不要提前超过一个星期,否则没法和中秋节关联起来。如果有客户在外地的,可以延迟到节后一周内。
最后,请所有客户经理依照上述原则,填写《客户礼品申请表》,中午前提交给我审批。
所有的纠缠停止,条理清晰各自办事,20分钟搞定。
—————————————-案例结束————————————
上面案例中的营销部总经理的思维,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
当他的手下纷纷陷入细节中纠缠的时候,他跳脱出来,从大框架上去思考,从整个营销系统的角度去平衡。
细说开,结构化可以拆解成两个要素:
一是分类:整个营销部署,分成了四大类:目的、原则、人员、时间。
二是层级:上面四大类是第一级,其中原则下分3类是第二级(重要度排序、客户特性、总额限制),重要度排序下又分3类是第三级(资产实力、消费额度、转介绍客户)。
分类和层级构成了最典型的结构化。
系统化建立在结构化的基础上。
当整体结构明确以后,你既考虑整个结构的总体,也考虑每个类别、层级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系统化。
比如,某个超级大客户喜欢音乐会,而中秋过后在本地有一场大型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vip票价才1500,比一台手机便宜多了,但是这就是最合适的礼品。
这个超级大客户是经历甲的客户,但是碰巧经理乙很懂音乐,最后就决定由乙经理陪同参与。
虽然它既违反了重要性原则(重要客户送了便宜礼品),又违反了时间原则(本来规定是节前送的),还违反了人员安排(本来规定各自客户各自维护),但是从整个系统来看,这个安排就是合理的。
结构化和系统化,是聪明人标准版的第一个零件。其中结构化是最容易学习的(系统化比较复杂),并且收获巨大,属于相对低投入、高收获的投资项目。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结构化,并且难度不大,但大部分人也就是没有结构化的思维。
可以说,这是思维方式领域的一个价值洼地——有价值的公司股票价格异常的很低——值得大部分人迅速上手的。
推荐书籍:《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思维导图》附注:优秀推荐《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是一个中国人根据《金字塔原理》演化出来的,可作为参考。
思维导图是比较典型的结构化工具,书籍很多,随便选一本即可。对应的思维导图软件很多,常用的是imindmap,mindmanager,xmind等。
较少的心智干扰
人的大脑除了能针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思维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杂念、情绪,这些杂念和情绪会对我们的思维过程造成严重的干扰。
依然以上面“A—B—C—D,然后(D+E)—F—G”的题目为例。
你把这道题摆在初中生面前,当做选修作业。
学霸的心智反馈可能是:一个高难度的选修题——如果做出来了同学们就会觉得我很牛逼——我要装逼——我要使劲尝试做题。
学渣的心智反馈可能是:一个高难度的选修题——如果花很长时间还做不出来我就是傻逼——我不要当傻逼——我干脆连尝试都不要尝试一下。
实际上,即便做不出来,只要你尝试了,就会有一定收获,至少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你更容易听懂,至少你主动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然而,学渣就是连尝试都不要尝试一下。
问题在于,为什么学霸的本能大脑反应是“我要装逼”,而学渣的本能反应是“我怕别人骂我傻逼”呢?
这个本能反应决定了他们后续的投入和收获,这个本能反应是哪里来的?
也许,学渣当年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尝试做一道新的题目,做错了,而邻居家的小朋友做对了,父母觉得丢脸,于是严厉的臭骂了一句:“笨蛋!这么简单都不会?”他就此留下了一点点阴影。他伤心了一小会儿,然后情绪平静了,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阴影还存在内心当中。然而这个阴影在后续的多年里,让他在每一次决定要不要尝试新东西的时候,都往逃避的方向更偏离一些。随后,这个初始阶段的逃避心态,造成了初始阶段的知识量变化,然后按照之前所说的路径无限演化,越来越落后,越来越逃避,接着继续落后继续逃避,最终变成了多年以后的天差地别。
看起来聪明的人,往往这种杂碎的心智干扰更少一些。他们更容易进行纯粹的智力活动,将大脑的核心精力放在纯粹问题解决上,而不会在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上消耗自己的心智。
不论是实际做事表现结果,还是纯粹的智力测试,都是高素质家庭的孩子显得更聪明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孩子接收的心智干扰更少,需要分散精力的杂念更少。
偶尔,会有这样一种天才少年,他的家境很差,心智中的干扰很多,但是他本人确实是非常聪明,智商奇高。
这种情况下,他往往是具有短期的调控能力,在他大脑运作的瞬间,能够把其他杂念暂时性的压制住,集中脑力进行思考。
这些被压制的杂念和负面心智情绪,并不会消失,只是换个其他时间来表现和释放出来。
最终,这样的天才少年,往往短期表现惊艳,而在漫长的人生中则可能会碌碌无为,或在某个节点上突然颠覆坠落下来。
举例:电影《心灵捕手》中的超级数学天才,以及我们身边的大量现实案例。
不可捉摸的直觉思考
直觉思考,又称灵感、顿悟,是一个玄而又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威力无穷,秒杀大多数思考方式;它不可捉摸,(几乎)无法复制学习。
其实,很多伟大事物的开创,都与直觉思考有关。
今天我们已经熟知的等差数列求和,1+2+3+……+100=5050,有了具体的公式可以套用了,但是,高斯当年是怎么把这个公式想出来的?他当年发明公式的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儿呢!他的数学基本功肯定不会太好,他的经验积累肯定不多,他也肯定没有百度或者Google……但是他就是这么想出来了。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史上最强的数学家之一——拉马努金。作为一位数学家,在最需要严格推导的数学领域,拉马努金喜欢以直觉猜想公式,不爱作证明……
就这种严谨程度,你也配叫数学家?!
然而他的猜想,事后基本上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好吧,我还是不评论了……
上文提到的尼古拉特斯拉,那个超强的图像式思考能力者,也是一个直觉思考者。实际上,图像式思考的能力和直觉思考的能力经常同步出现。
然而在直觉思考的领域,即便特斯拉这样的超级天才,也算不上最极端的案例。我所听说过的最极端的案例(保证真实,不是谣言)是这个:
一个尼泊尔的和尚,修为高深,一辈子在原始的尼泊尔深山里修行打坐。他从未离开过这个山村,从未看见过外面的世界。尼泊尔不是个现代化国家,在和尚的山村里,从未出现过任何科技产品——电脑、手机、汽车、飞机,全都没有。
由于他的修为很高,慢慢传出了名声,就有外人请他出去讲课,他答应了。一个司机开车很长时间到他的山村里去接他,然后开向城市。半路上,很不幸的,汽车出故障抛锚了。司机拿出后备箱的工具,掀开车前盖,开始检修汽车。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老司机无法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即便他带着全套工具,他也无法修复故障。
和尚于是从汽车里走了出来,盯着汽车前部那一堆复杂的机械零件。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汽车,更不要说了解什么机械工程学了。然而,他盯着这堆机械看了一会儿,然后指着其中一个零件对焦头烂额的司机说:“这个零件好像坏了,你拆开来检查看看。”
司机心里觉得好笑,你连车都没见过,还指导我修车?但是对方是大师,是别人请出去讲课的,还是要表示一下尊重,于是拆开那个部件,居然真的是这里出了问题!!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我见过最极端的直觉思维。
其实我也不知道写这一节直觉思维有什么意义,因为直觉思维没人知道怎么练,还处于神秘地带。宗教界(佛教、道教、印度教等都有)似乎有一些特殊的隐秘训练方法,我虽有了解,但鉴于我上一次训练尝试失败了(是的,上一次训练图像式思考的能力就是引用的一些宗教领域的方法),所以暂时不多提了。等哪一天我神功练成了再说吧。
希望是十年之内。
多元思维模型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xxx,而大名鼎鼎的巴菲特背后,就是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最著名的,则是他的多元思维模型。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
不过对于凡人来说,学一个专业就是4年,还只是粗浅了解,你要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还没毕业就老死了吧?
然而查理芒格这种天才级选手,自学能力超强,速度极快。在他的传记中提到,他掌握了几十个学科的至少100种思维方式。
多元思维的方式,并不是很难想到。即便没有查理芒格提出来,也有很多比较聪明的人能够感觉到这种学科跨界的威力。然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是想想而已,要同时掌握那么多学科,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还真就有一些有野心的人,不仅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决定要大批量实行。美国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前沃顿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哈克等人,一起筹办了一所创新型大学——密涅瓦大学。这个大学号称是用来颠覆哈佛、引领高等精英教育的进化方向的。
这个学校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类似于多元思维模型的一套系统。挑选最聪明的学生,提前自学各种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到校后大一、大二学生集中学习100种(也有说是40种、80种的)思维方式,然后用这些思维方式去指导学习后续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据说天下无敌所向披靡。
目前成立不久,第一批学生尚未毕业,成果未知。另外,这个学校的课程是全部保密的,没法具体探究,不知道是否完全等于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不过可以明确的是,顶级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确实是在朝着更重视思维能力的方向演化。
不满足于解决问题
聪明人不满足于解决问题,他们喜欢通过「发问」,从问题背后总结出一般规律和模式。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前面也说过了,做到这一点,其实只需要积累和归纳。你见过100只乌鸦,都是黑的,然后现在给你一只乌鸦,问,你觉得它会是什么颜色的?
一般人和聪明人都会觉得是黑的。没问题吧。
但是,一般人可能就止步于此。但聪明人也许不然。
他们可能会问:乌鸦都是黑的么?有没有可能有白的乌鸦?
然后他们通过探索,发现有一种乌鸦,叫做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乌鸦,它是白色的。
于是他们继续发问:为什么那么多只乌鸦都是黑色的,只有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乌鸦是白色的?
然后他们通过探索,发现原因是:1)栖息地;2)进化;3)食物结构……
最后,他们又发现了一个事实:实际上,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乌鸦比一般的乌鸦要多得多得多,世界上99%的乌鸦都是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乌鸦,之前的100只黑乌鸦,只是别有用心的出题者拿出来迷惑你的而已。
先天智力+运气
A先天智力:一个人只有先满足大脑运算性能好,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思考问题的代价才会比普通人更低,更愿意去思考,这个事实导致的结果是—————>一生中思考时间的多与少
君不见聪明人在受精卵—->婴儿时期,营养都很充足,他们的妈妈多数也很聪明,或至少是很健康。
A.1一生中的思考时间的多与少决定了什么?
A.1.1调用库存的可怕
要知道,常人能碰到的问题总是有限的,你想通一个,就少一个。下次碰到同类的问题,你的思考速度就会变快很多,思考速度快的本质是:大脑里有相似的问题解决方案库存。有些聪明人以为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问题,却比常人想得更快而沾沾自喜,实际上他们想得快的原因是调用了大脑内的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已。相比之下,笨人能参考的库存太少,因而必须从头思考,自然慢到令人发指。
思考时间的多与少直接决定了你的大脑问题库存有多少。
A.1.2时间决定时间
这还没完,你过去的思考时间的长度,直接决定了你未来开动脑筋的难度,不经常思考的人要思考一个问题是很痛苦的,也困难得多。而你开动脑筋的难度,直接决定了你未来思考时间的长度。
简而言之,你过去的思考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你未来思考时间的长短。
小时候有个很深的体会,周围的小孩做游戏、学习等表现较差的那些人,并不是笨,而是无法持续长时间的思考,假设一个问题思考5分钟就能得到答案,那表现较好的人跟较差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当需要思考的时间变成一二十分钟的时候,有些人就会思考不下去而放弃了。
这跟奖励也有关,那些好胜心强的小孩,能忍受更大的痛苦去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
就连基本的小游戏,有些人喜欢去思考,能主动去修改游戏玩法,增加趣味性,而大多数人就办不到,因为修改规则需要大量的思考。小孩只是想无意识地玩,而那些开始养成思考习惯,不断改进的小孩,日后就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了。
我想,差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拉大的。
A.1.3无重复的思考模式
一个人的思考时间一旦超过平均线,他必然会思考到一些以前思考过的问题,这叫重复思考。
重复思考是不能增加大脑库存的,也没意思,也不用刻意避免。
就像一杯装满水的杯子,在倒水进去,就会溢出来,你的思考时间长度足够(完美)解决以前思考过的问题,思考重复到你不耐烦,你的思考之水就会溢出来,溢到别的地方,你便自然而然去想一些全新的问题。
B运气: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只能归因于运气了,毕竟不能选。一个婴儿如何通过努力改变成长环境?而如果他成年后在去改变,个人的各项能力指标早已定型。
运气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B.1成长环境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童年的一切。人类的这段时期不具备改变能力。家庭的经济压力,父母的熏陶,得到的资源(玩具,书籍,教育,模仿父母的习惯)。都强烈地在一个人的大脑上打下烙印。试着去统计一下中国低学历+低收入的家庭的子女的最终发展状况,再统计一下小有所成者的家庭大多数是什么样的家庭,就有点眉目了。
运气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上面说的运气,只是看得见的运气。
B.2隐形的运气是如何呢?
B.2.1一百个婴儿
现在降生100个婴儿,大脑都一样,家庭条件完全一样,父母学历/水平一样。这些婴儿在X领域里都有极强的天赋,而事先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只能不断地去尝试。假设有100个领域,这100个婴儿在成长阶段尝试的第一个领域都各自是在100个领域里的一个。而那个第一次就尝试到自己最有天赋的X领域的婴儿叫X,X将不会有多少挫败感,他将会在极大的自信和兴趣下,不断磨练自己X领域的水平。另一个婴儿叫Y,他不断尝试各个领域后,终于在20岁(30岁,40岁,50岁)发现了自己的X领域的天赋,那么XY之间的差距有多可怕?而你别忘了,他们曾经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B.2.2成就为什么不能世袭
名人的后代很少达到他们父母的成就,名人家庭掌握的资源难以想象,却仍然无法再造一个奇迹,可见隐形的运气有多重要。阶层具有流动性的实质是名人家庭的数量太少,掷骰子掷不过大量的中产家庭。新的名人必然多数来自于中产家庭,因为中产家庭携带的基因并不比名人家庭差多少,只是上一代发展的时候,隐形的运气差了一大截。另外,先天硬件越好,需要的运气越少。
B.2.3天才的情况
天才是滚雪球的极端例子,人的技能点总是有限的,他们把几乎所有的技能点孤注一掷,点在某个领域,如果在初期又碰巧能优先接触到他孤注一掷的领域的话,就赚大发了,滚雪球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雪球不是一般的大。
2: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差别在哪呢?
2.1可调用的思考经历
差别?
差别只在于他能调用的经验,问题解决方案库存比你多得多,这些库存是以前思考问题攒下的财富(痕迹),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聪明人意识不到他解决一个问题时的想法、灵感、思路可能来自于一个个看似完全没联系的思考经历,而这些经历是远远多于笨人的,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你能调用1个类似的库存,他能调用10个,你们怎么比?
2.2为什么会有由点及面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多元、立体的思维方式?
面来自于多,多个点才能构成面,立体是更多,更多,还要更多的点。只给你一个砖头如何砌成墙?你是要横着放还是竖着放?还是倒着放?然后期待它成为墙?
对一个问题思考全面的前提是它的各个点你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些点你应该在以前就把它们一一想通了,或者这些点有一些类似的点可以类比,思考起来非常容易、迅速。然后你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聪明人想问题实际上根本不是在想问题,而是在总结,提炼,取出。一个问题需要罗列出几个点来分析的话,这些点他早已想过了,他所做的,只是把这些点归纳在一个问题的盒子里面而已。大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这是笨人为什么思考不全面的原因。全面这个词汇,很能误导人,没有所谓的全面,而是我考虑的点比你多,我就声称:“我考虑得更全面了……”而你也信以为然,把我考虑的点说成:“你那个是一个面,跟我这些零散的点不一样。”
如果让一个聪明人用所谓的独特的高效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一些他没想过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的点他都没有库存,那就好玩了,他会表现得跟一个笨人一模一样。
总结:没有所谓的非常厉害的思维方式,点多成面,如此而已。或者说,思维方式只是你脑内现有思考痕迹的一个体现,一种偏向。大脑根据现有的知识网络分布,使用适合的思维方式来运作。就像为什么有的人习惯于把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连接起来,这如果算是他们的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话,那么原因在于:那些稍微有一点联系的事物,都已经在他们的大脑内连接完毕。
另外,我们还应该记住:你以前思考过的东西,会在未来不断地帮助你,哪怕是思考的痕迹,并未想通问题,也会有大作用。有一个很好玩的事实是:大脑库存越多,思考时间越长,思考经历越丰富的人,思维方式越千奇百怪,各种武林绝学,草雉百八式,简直可以开思维方式展览会了。而这并不是他们思维方式的厉害,而是点太多了,随便排列都能组合出绚烂的景象。
为了理解透彻,我们不妨把聪明人看成运算性能更好的计算机,而决定他们聪明的主要因素是其装了太多的软件,他们的硬件性能并不比笨人好多少。这样看来,他们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思考惯性的威力
前面说到,你过去的思考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你未来思考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说,你过去的思考时间直接决定了你聪不聪明,是否能充分发挥你基因的上限。
与其说是基因带来的大脑的差异太大,倒不如说是基因的细微优势导致了滚雪球效应。
笨人也能变聪明,即是依据以上原理。
决定你是否聪明的是你的思考时间的长度,我说的是一生的总思考时间长度。
虽然通过增加思考时间是变聪明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很遗憾的是思考惯性的威力太巨大了。
牢记一个事实:你几乎无法改变你的思考惯性。(这是大多数人无法变聪明的原因)
另一个事实是:逆天的运气能根本动摇你的思考惯性,进而影响你的聪明程度。
3.1动摇思考惯性的运气
要知道,之所以是运气,是因为概率之小,需要好运。
关键的外部力量
你遇到了指点/改变你的人,你又乐于被指点/改变。(要注意,你乐于被指点这个事实,也是需要运气的,如果你的性格,见识,经历不足以让你乐于被指点的话,那么遇到指点你的人,就无法改变你。你的性格、见识、经历某种程度上是你以往接受的一切外部刺激和你 体内反应的总和)
你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例如:巨大的经济压力;有非追求不可的异性;你家庭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等等。
一连串的微小的良好刺激。这些刺激会慢慢使你脱离原轨道,向思考时间更长的方向行动,但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跌回原点,因为这些刺激太微小了,例如几个喜欢交流、动脑的朋友;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想要改变;看到了某篇启发的文章,试图行动。这类刺激是非常微小的,但如果持续长期、大量的微小刺激,也能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思考惯性,甚至是其他惯性。
其他。
3.2思考惯性会给你带来什么
你以前的思考时间会决定你思考问题的痛苦程度,这种痛苦会让你停止思考,也就是惯性的表现形式。
你以前的思考时间会决定你思考问题的速度。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能知道更多。知识点越多,很明显的,它们之间的距离更短了,因为更密集了,它们变得更容易建立联系,而有条不絮的联系使你的思考速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你思考问题的速度会决定你的人生终点。
你以前的思考时间会决定你大脑的问题解决方案库存量,进而决定你的快乐程度。解决一个问题会让你快乐,而盘旋在你脑中的问题会让你痛苦。(比知识量更广义)
人的各项能力都来自于问题解决方案库存量。(如何睡觉、走路、吃饭、学习、理财、管理、设计等)
3.3被裹挟的大脑,时刻引爆的痛苦炸弹
思考惯性大的人,很难停止思考。一方面,脑中储存的问题集数量庞大,被众多问题困扰的感觉很痛苦,进行思考实际上是在逃避这种痛苦;另一方面,思考就像在寻找打开糖果箱的钥匙,思考实际是在追求解决问题后的那种短暂的甜蜜感。而思考惯性小的人则相反,一方面,他们思考的成本很高,因为脑内才刚开始铺土路,要从A地走到B地再得到答案的话,太漫长了,遥遥无期;另一方面,脑中储存的问题很少,并不足以造成痛苦,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3.3.2提问题有多重要
问题的本质是一个知识块的缺失部分,你的知识量越大,你能提的问题就越多,因为你脑内会有众多的知识域有残缺的部分,思路运行到那个区域时,你感觉到这块知识域并不闭合,而断路的那部分即是你提的问题了。因而,爱提问题是一个人聪明的表现,这意味着他们知识扩张的速度,就像开疆拓土一样,领土越大,接触到的未知领域越大。
3.3.3关键期
在脑中铺土路的最佳时期是童年,思考惯性也是在童年初步定型的,这段时期没有残酷的对比,小孩并不知道自己在铺土路,他们往往思考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得到大人们的表彰,而不是嘲笑。实际上问题出在,这个社会对小孩提问题的要求太低(最好是别问那么多奇怪的问题),又对他们的学业要求太高。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