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与传统的消息中间件对比
网友 zkread

RabbitMQ和kafka从几个角度简单的对比

业界对于消息的传递有多种方案和产品,本文就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MQ(rabbitMQ,kafka)进行阐述和做简单的对比,

在应用场景方面,

RabbitMQ,遵循AMQP协议,由内在高并发的erlanng语言开发,用在实时的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消息传递上。

kafka是Linkedin于2010年12月份开源的消息发布订阅系统,它主要用于处理活跃的流式数据,大数据量的数据处理上。

1)在架构模型方面,

RabbitMQ遵循AMQP协议,RabbitMQ的broker由Exchange,Binding,queue组成,其中exchange和binding组成了消息的路由键;客户端Producer通过连接channel和server进行通信,Consumer从queue获取消息进行消费(长连接,queue有消息会推送到consumer端,consumer循环从输入流读取数据)。rabbitMQ以broker为中心;有消息的确认机制。

kafka遵从一般的MQ结构,producer,broker,consumer,以consumer为中心,消息的消费信息保存的客户端consumer上,consumer根据消费的点,从broker上批量pull数据;无消息确认机制。

2)在吞吐量,

kafka具有高的吞吐量,内部采用消息的批量处理,zero-copy机制,数据的存储和获取是本地磁盘顺序批量操作,具有O(1)的复杂度,消息处理的效率很高。

rabbitMQ在吞吐量方面稍逊于kafka,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rabbitMQ支持对消息的可靠的传递,支持事务,不支持批量的操作;基于存储的可靠性的要求存储可以采用内存或者硬盘。

3)在可用性方面,

rabbitMQ支持miror的queue,主queue失效,miror queue接管。

kafka的broker支持主备模式。

4)在集群负载均衡方面,

kafka采用zookeeper对集群中的broker、consumer进行管理,可以注册topic到zookeeper上;通过zookeeper的协调机制,producer保存对应topic的broker信息,可以随机或者轮询发送到broker上;并且producer可以基于语义指定分片,消息发送到broker的某分片上。

rabbitMQ的负载均衡需要单独的loadbalancer进行支持。

原文:http://wbj0110.iteye.com/blog/1974988

收集的rabbitmq资料如下:

http://jzhihui.iteye.com/category/195005

http://lynnkong.iteye.com/blog/1699684

http://blog.csdn.net/anzhsoft/article/details/19607841

http://ybbct.iteye.com/blog/1562326

Kafka 对比 ActiveMQ

Kafka 是LinkedIn 开发的一个高性能、分布式的消息系统,广泛用于日志收集、流式数据处理、在线和离线消息分发等场景。虽然不是作为传统的MQ来设计,在大部分情况,Kafaka 也可以代替原先ActiveMQ 等传统的消息系统。

Kafka 将消息流按Topic 组织,保存消息的服务器称为Broker,消费者可以订阅一个或者多个Topic。为了均衡负载,一个Topic 的消息又可以划分到多个分区(Partition),分区越多,Kafka并行能力和吞吐量越高。

Kafka 集群需要zookeeper 支持来实现集群,最新的kafka 发行包中已经包含了zookeeper,部署的时候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启动一个zookeeper Server 和 一个Kafka Server,也可以使用已有的其他zookeeper集群。

和传统的MQ不同,消费者需要自己保留一个offset,从kafka 获取消息时,只拉去当前offset 以后的消息。Kafka 的scala/java 版的client 已经实现了这部分的逻辑,将offset 保存到zookeeper 上。每个消费者可以选择一个id,同样id 的消费者对于同一条消息只会收到一次。一个Topic 的消费者如果都使用相同的id,就是传统的 Queue;如果每个消费者都使用不同的id, 就是传统的pub-sub.

ActiveMQ和Kafka,前者完全实现了JMS的规范,后者看上去有一些“野路子”,并没有纠结于JMS规范,剑走偏锋的设计了另一套吞吐非常高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目前非常流行。接下来我们结合三个点(消息安全性,服务器的稳定性容错性以及吞吐量)来分别谈谈这两个消息中间件。

01 性能怪兽Kafka
Kafka是LinkedIn开源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目前归属于Apache定级项目。”Apache Kafka is publish-subscribe messaging rethought as a distributed commit log.”,官网首页的一句话高度概括其职责。Kafka并没有遵守JMS规范,他只用文件系统来管理消息的生命周期。Kafka的设计目标是:
(1)以时间复杂度为O(1)的方式提供消息持久化能力,即使对TB级以上数据也能保证常数时间复杂度的访问性能。
(2)高吞吐率。即使在非常廉价的商用机器上也能做到单机支持每秒100K条以上消息的传输。
(3)支持Kafka Server间的消息分区,及分布式消费,同时保证每个Partition内的消息顺序传输。
(4)同时支持离线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
(5)Scale out:支持在线水平扩展。
所以,不像AMQ,Kafka从设计开始极为高可用为目的,天然HA。broker支持集群,消息亦支持负载均衡,还有副本机制。同样,Kafka也是使用Zookeeper管理集群节点信息,包括consumer的消费信息也是保存在zk中,下面我们分话题来谈:
1)消息的安全性
Kafka集群中的Leader负责某一topic的某一partition的消息的读写,理论上consumer和producer只与该Leader 节点打交道,一个集群里的某一broker即是Leader的同时也可以担当某一partition的follower,即Replica。Kafka分配Replica的算法如下:
(1)将所有Broker(假设共n个Broker)和待分配的Partition排序
(2)将第i个Partition分配到第(i mod n)个Broker上
(3)将第i个Partition的第j个Replica分配到第((i + j) mode n)个Broker上
同时,Kafka与Replica既非同步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步。一个典型的Kafka发送-消费消息的过程如下:首先首先Producer消息发送给某Topic的某Partition的Leader,Leader先是将消息写入本地Log,同时follower(如果落后过多将会被踢出出 Replica列表)从Leader上pull消息,并且在未写入log的同时即向Leader发送ACK的反馈,所以对于某一条已经算作commit的消息来讲,在某一时刻,其存在于Leader的log中,以及Replica的内存中。这可以算作一个危险的情况(听起来吓人),因为如果此时集群挂了这条消息就算丢失了,但结合producer的属性(request.required.acks=2 当所有follower都收到消息后返回ack)可以保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息的安全性。当消息算作commit的时候才会暴露给consumer,并保证at-least-once的投递原则。
2)服务的稳定容错性
前面提到过,Kafka天然支持HA,整个leader/follower机制通过zookeeper调度,它在所有broker中选出一个 controller,所有Partition的Leader选举都由controller决定,同时controller也负责增删Topic以及 Replica的重新分配。如果Leader挂了,集群将在ISR(in-sync replicas)中选出新的Leader,选举基本原则是:新的Leader必须拥有原来的Leader commit过的所有消息。假如所有的follower都挂了,Kafka会选择第一个“活”过来的Replica(不一定是ISR中的)作为 Leader,因为如果此时等待ISR中的Replica是有风险的,假如所有的ISR都无法“活”,那此partition将会变成不可用。
3) 吞吐量
Leader节点负责某一topic(可以分成多个partition)的某一partition的消息的读写,任何发布到此partition的消息都会被直接追加到log文件的尾部,因为每条消息都被append到该partition中,是顺序写磁盘,因此效率非常高(经验证,顺序写磁盘效率比随机写内存还要高,这是Kafka高吞吐率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同时通过合理的partition,消息可以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partition里面。 Kafka基于时间或者partition的大小来删除消息,同时broker是无状态的,consumer的消费状态(offset)是由 consumer自己控制的(每一个consumer实例只会消费某一个或多个特定partition的数据,而某个partition的数据只会被某一个特定的consumer实例所消费),也不需要broker通过锁机制去控制消息的消费,所以吞吐量惊人,这也是Kafka吸引人的地方。
最后说下由于zookeeper引起的脑裂(Split Brain)问题:每个consumer分别单独通过Zookeeper判断哪些partition down了,那么不同consumer从Zookeeper“看”到的view就可能不一样,这就会造成错误的reblance尝试。而且有可能所有的 consumer都认为rebalance已经完成了,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如果在MQ的场景下,将Kafka 和 ActiveMQ 相比:

Kafka 的优点

分布式可高可扩展。Kafka 集群可以透明的扩展,增加新的服务器进集群。

高性能。Kafka 的性能大大超过传统的ActiveMQ、RabbitMQ等MQ 实现,尤其是Kafka 还支持batch 操作。下图是linkedin 的消费者性能压测结果:

容错。Kafka每个Partition的数据都会复制到几台服务器上。当某个Broker故障失效时,ZooKeeper服务将通知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转而使用其它Broker。

Kafka 的不利

重复消息。Kafka 只保证每个消息至少会送达一次,虽然几率很小,但一条消息有可能会被送达多次。 
消息乱序。虽然一个Partition 内部的消息是保证有序的,但是如果一个Topic 有多个Partition,Partition 之间的消息送达不保证有序。 
复杂性。Kafka需要zookeeper 集群的支持,Topic通常需要人工来创建,部署和维护较一般消息队列成本更高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