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在新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的名单里,美的集团再次入榜,去年,它是进入该榜单的首家中国家电企业。从2012年开始,美的从家族企业迈向 “职业经理人”时代,并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转型。
但是像它一样,因聘用外部经理人而进入新纪元的中国民企并不多见。
在迎来“空降兵”一年后,汇源集团又重回家族化之路;陈春花教授在“出山”新希望六和三年后,依然将其交给了创始人刘永好之女刘畅;新光控股集团在十年间寻觅了三位职业经理人后,最终将公司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我国90%的民营企业都为家族式经营。根据普华永道的调研,大多数“创一代”明确表示拒绝“去家族化”,决意要将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交予家族下一代;但同时,75%的中国家族企业,正在计划引入经理人来经营业务——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很有可能和上述公司一样,在体验了“经理人时代”后,转了一圈,还是将企业交到“二代”手中。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梳理下那些曾经空降到中国家族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各自的境遇。
汇源:攻不破的家族化怪圈
为了拯救业绩的持续衰退、破解陈旧的家族管理模式,曾经的“果汁大王”、汇源创始人朱新礼在2013年7月卸任总裁一职,聘请空降兵苏盈福担任公司行政总裁、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该举动被业内一致判断为汇源开启了“去朱化”道路,并试图走进 “职业经理人的时代”。朱新礼表示:“哪怕汇源被我新招来的人折腾死了,我也认”。
曾经汇源按照事业部划分组织架构,苏盈福上任后2个月,就撤掉了所有事业部,解散了朱新礼建立的“特区”,重新将市场划分为七个大区,并要求销售人员砍掉影响利润的所有环节。此外,他陆续引入30名管理人员,其中不乏自己过去的老部下,而汇源70%-80%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是山东籍,这引发了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摩擦。
这场改革持续了一年零一个月后,汇源净利润同比大跌82%,朱新礼强势回归,苏盈福辞任,公司内部元老级高管洪莉接棒管理权。而与此同时,汇源董事会提名朱新礼女儿朱圣琴担任执行董事。
外界认为,此举是在为朱圣琴正式领导汇源铺路。
对此,朱新礼没有否认,他说,如果女儿能够满足条件,“那我就顺其自然了。”
汇源职业经理人化改革再度回到原点。
新光控股:三代经理人终成过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李秀娟,在其新书《当传承遇到转型:中国家族企业发展路径图》中,介绍了中国流行饰品行业的老大——新光控股集团在十年内辗转三位经理人的故事。
新光控股由周晓光夫妻创立,如今已经有 30多位家族成员参与经营,他们曾经寄希望于职业经理人带来的专业经营视角提升公司竞争力。
1998年,第一位职业经理人——来自中国台湾的蒋兴中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虽然遇到了创业元老们的阻碍,但周晓光却授予他一副鸡毛令箭——“只管大刀阔斧地改革,唯一的底线是销售额不能下滑超过40%” 。3年内,蒋兴中为新光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帮助其初步扩张了国际业务。但是由于他对饰品行业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应对接下来新光迈入的快速增长阶段。
2002年,周晓光请来第二任职业经理人刘清坤,他帮助新光迅速扩张门店,但是与此同时库存也在急速增加。刘清坤过于注重眼前的考核指标,所使用的“揠苗助长”式做法让新光积累着内伤——规模急速膨胀,但市场竞争力却顷刻间下降。
2006年,第三任经理人陆晓忠走马上任。虽然他重视生产效能,但由于对市场、客户和消费者的灵敏度不够,在决策方面优柔寡断,严重制约了新光在激烈行业竞争中的表现。
最终,2011年,周晓光夫妇长子虞江波接手新光控股集团。周晓光总结自己的体会是:“职业经理人有一些专业的东西是很好的,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但我发现他们还是缺乏一份担当,缺乏一种企业主人翁的精神。”
新希望六和:职业经理人成为顾命大臣
不同于汇源和新光控股,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永好一直坚定让女儿接班的决心,职业经理人在他的设计中,成为辅佐女儿刘畅“登基”的“顾命大臣”。
2013年,刘永好辞去了新希望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其女刘畅走向台前。但同时,刘永仍然担任母公司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并邀请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出山”担任新希望股份公司的联席董事长兼CEO,用陈春花、刘畅的“双轨董事长”制度保障公司在交接期的稳定发展。
陈春花受命半年后,新希望六和启动了“福达计划”,开始向养殖和食品“两端”迁徙,接下来发布了《养猪业务规划》,定下了从饲料销售为主,转为以商品猪为主销售的商业模式目标。在陈春花与刘畅这对“师徒”的配合下,新希望六和净利润增幅累计达到27%,与三年前同期下降35.4%形成强烈反差,同时还完成了本香农业、嘉和一品等多起收购案。刘畅形容陈春花为自己的“定海神针”,而在新希望集团和新希望六和内部,员工们都不管陈春花叫“陈总、春花总”,而是“陈老师”。
2016年6月,陈春花期满卸任离开该公司,重回学者身份。
刘畅开始独自掌舵销售已近750亿元的新希望六和。
美的:“去家族化”初见成果
美的集团算是个市场特例。
美的缔造者何享健,在与其家族奋战商海多年之后,将集团管理大印交给了追随自己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其独子何剑峰则在董事会中担任董事。
早在1997年,何享健就在为美的引入事业部制的同时,启用一批职业经理人委以“外藩”重任,其中就包括让方洪波担任空调事业部内销总经理。
为了确定职业经理人的权责边界,美的制定了分权手册——总部只负责财务预算投资和高级经理人管理,事业部可以自行组建团队,进行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环节。何享健说:“只要把激励机制、分权机制和问责机制建立好了,自然就会有优秀的人才帮你管理。”
借此次变革,何享健劝退了部分美的创业元老,其中包括自己的太太,他本人也基本退出了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并在2009年辞去美的电器董事长职位,扶持方洪波上位。
2012年8月,这位70岁的创始人正式从美的集团董事长位置上退休,转战幕后的控股公司,45岁的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开始了他的掌舵生涯。同时,在新的集团董事会成员名单中,除了不参与经营的股东代表和战略投资者代表,其它都由清一色的职业经理人担任——美的从此迈入了职业经理人全面掌控的时代,寻找在家电产业之外的未来第二个业务增长点——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
何享健说,美的集团的最后一位CEO一定是职业经理人,家族只是它的股东。
职业经理人怎样才能“活”得长久?
绝大部分“一代”们坚信,子女是自己最好的接班人选。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多年一直动员周围的人去做大儿子曹晖的工作,并说 “他不来当董事长,叫我一个老头子怎么办?”
但如今,“创二代”们接班意愿不断减弱,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教育,并力图在父母业务领域之外创业。
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曾表示不希望接手父亲打下的江山。新城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振华之子王晓松,在担任总裁不久,通过一封公开信“闪辞”。
在左右两难的境地里,部分中国的家族企业,在挣扎徘徊之后选择了非家族的CEO,但往往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有的是局面一旦失控,创始人或家族成员就立即重新出山;有的待职业经理人帮助企业提升业绩之后,再将它交予子女手中。
李秀娟认为,职业经理人由于其专业性,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家族企业的合理化管理。但是,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不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职业经理人不成功的故事,可能要比子女接班不成功的还要多”。
另一端,家族成员则需要突破心理阻力“分权”予经理人,这可能会激化组织内部的矛盾,最终损害经理人的投入感和忠诚度;由于与家族没有先天性的利益关系,职业经理人很容易只看重自己的业绩考核,而忽略企业的长期利益,甚至无法维护家族的无形财富。这成为目前中国家族企业成员们无法治愈的“心病”。
在李秀娟看来,何享健搭建的“所有者、董事会、经营者”三者分离的架构目前在国内还属创举,这与他花了多年时间完成集团的改制、完善其管理体制、从内部培养接班人有着紧密关系。美的前高管透露,何享健曾在美的内部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考察和观察,让各个事业部的领头人分头赛跑,这才甄选出最后的继承人选。
李秀娟为试图引入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家族企业提了九点建议:
权利的频繁更替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要让家族成员认为“外人”可以成为“自己人”,安心地将企业管理的大权交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一代”们需要谨慎安排、提前布局。否则,稍有不慎有可能会让企业伤筋动骨、错失机遇。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