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产品能少一个就少一个
史玉柱 网络收集

我们的公司文化共有四条:

一、说到做到

在巨人最辉煌的时期,下属提交下一考核期业务目标时,总是会互相攀比,不顾实际能力,使得数据虚高不下,然而事实上却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导致公司利益受损。

因为公司会按照所提交的计划做规划,比如预计销售3亿元、5亿元还是10亿元,所得到的资源分配是不一样的,以广告费为例就会从几千万到2亿元不等,如果业绩目标虚高,最终危害还是企业埋单。

另一方面,我本身也有这个毛病,在布置任务时,往往没有深入了解任务难易程度就夸下海口,任务完成奖金10万元。结果任务很简单,因为过于简单,我又不想兑现10万元的承诺,导致员工怨声载道。

由此整个公司陷入全面的信任危机,领导与员工互不信任,公司运转就会陷入瘫痪。后来做脑白金的时候,我吸取了巨人信任危机的教训,定下了这一条企业文化: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说。

与说到做到相对应的措施是在下属虚报业绩目标时,适当提醒,合理整合分配资源,一旦业绩目标没有完成,则在季度例会上如实公布,下属即使为了面子,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另一方面,我个人一旦承诺的奖励一定会兑现。以此来树立正面信誉形象,只有领导和员工彼此信任,公司才能够毫无顾忌大步向前。

二、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苦劳分两种,一种是员工确实埋头苦干,嘴巴不会说,但没有完成任务。另一种是员工没有实际工作能力,任务完成不了,但是靠嘴皮子功夫,强调过程如何辛苦,付出如何巨大,以此来逃避惩罚。

作为领导者很难识别,虽然“只认功劳,不认苦劳”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太道德,但是考虑到无法识别,没有一个领导能够客观公正的区分,且苦劳对公司的业务没有任何贡献,对提高员工的收入没有任何帮助,对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没有任何帮助,只会为公司留下一批没有真凭实干的员工。所以,公司痛定思痛,决定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至少不给只会耍嘴皮的员工在公司生存下去的机会。

事后证明,脑白金时期的中层干部业务水平确实高于珠海巨人时期的业务水平,贡献也更为突出。

三、耕好自己的田

珠海巨人时期,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很差,各部门经理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公司战斗力下降。在这一点上,我个人比较欣赏日本人和德国人,这两个国家的人在协同性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这也是他们文化的优势之一。但是在中国普遍个人能力优秀,协同能力却不够好。

比如:一个部门经理经常盯着兄弟部门的情况,有人迟到了、那个没有做到等等,精力被消耗到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疏于对自己部门的管理。

也就是我常说的那句土话:经常盯着别人的田地,自己的田地就会荒废。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最终受损害的仍然是公司。如果有一个项目需要三个部门协同完成,但是部门之间不和睦,部门经理明争暗斗,那么这个项目就难以成功。

四、敢于承担个人责任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失败项目进行汇报时,每个人都能够在基于事实的前提下,检讨自己,肯定他人。

这对于日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否则每一个人都在指责他人的不对,就会在彼此间结下私人恩怨,即便日后有条件可以互相帮助,也会袖手旁观。

当时巨人号称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公司壮大以后制度却跟不上,浪费之风大行其道,从小浪费到大浪费,从干部浪费到基层员工浪费,最后导致公司的运营成本成倍增加。比如:当时珠海没有机场,有一个员工在没有紧急情况的时候选择直接打车去白云机场,其他员工就纷纷效仿,能打车去谁又会选择坐班车呢?

在这种过程中,受伤害最大的是那些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为公司节约成本搞研发的工作人员。

在珠海巨人期间,我个人由于年轻,特别喜欢听下属的对我说好话,就是拍马屁,后来进入低谷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捧杀”。

过度的吹捧让本来就已经自信过头的我更加膨胀,那个时候本身就觉得自己厉害,别人在一“捧”就更云里雾里了。所以,拍马屁,百害无一利。

最后,公司陷入困境以后,曾经拍马屁的人没有一个留下,所以员工的忠诚度不在嘴上,而在行动上,当面说好话最多的人也是背后说坏话最多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就想改掉这个风气,规定禁止上级在场的情况下,两人及两人以上的场合,公开说上级好话,否则发表该言论者一次罚款500元。

实施以后最初阶段,大家一时无法适应,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全国会议上某分公司经理说了我好话,罚500,最后一共罚了5000元,但也因为我们严格执行,这个风气很快就会得到了扭转。现在公司基本上杜绝了这个现象,也造成了我个人很少当面表扬人,总是背后表扬的习惯。

因为吸取了巨人的教训,所以在第二次创业主动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公司质量也有所提升。但提高是无止境的,所以未来要更加努力。

延伸阅读:

《史玉柱: 做企业的10个心得》

1、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建立团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办企业第一重要的要素。无论投资还是创业,核心因素都是人。巨人重新起来,资金没有多少资金,实际上还是靠这批人。人确实是十分关键。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关于人才的问题无外乎有三个方面:找人、培养人、用好人。我在负责网游公司的时候,就给人事部下过命令要找多少人,招了几年以后我感觉也没有什么突破。后来我开的条件是你找得到一个好的,我给你1000万。

2、时刻保证公司资金链安全

我在珠海巨人出事的时候,负债率高达80%。后来我就跟自己这么规定的:5%的负债是个绿灯,是安全的,10%的负债就要亮黄灯,15%的负债就要亮红灯了,不能碰了。像这样我们的公司就不会因为负债而出问题。

回过头来看,过去十年中国的著名民营企业老板进监狱的,表面上是各种原因进了监狱,其实他们有共同的问题,都是负债率过高所导致。负债率过高,资金链就免不了会出问题。资金链出了问题就会做很多违规的事。民营企业一贯都是这么做的,没人查你就没事,查你你就有问题。

你看这10年来,多少民营企业的老板坐牢,都是号称中国首富的牟其中、杨斌等等,要数的话,知名的能数十几个出来。其实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都是资金链绷得太紧,所以我看到这点之后,我们就不走高负债这条路,就走低负债率。

3、一把手要抓命脉

营销驱动型公司,我觉得老板必须自己抓营销,必须自己抓广告。只要老板不自己亲自抓的,这个公司一般没戏。

我觉得广告是公司的一个命脉,我就只抓这一项,这一项抓好了,其他的交给团队做,做得也还挺好的。这就叫做“纲举目张”。只要这个“纲”正确了、“纲”成功了,其他的都好办。像网络游戏就不一样了,网络游戏这块我就自己抓研发。当时我管网络游戏的时候,广告我就没管,因为它不需要怎么做广告。

4、不做企业不该做的事

一个企业真正走入困境,很少是因为管理不善,很少是因为企业操作的问题,给企业造成最大的损失就是它做了不该做的事,不该投资去投资,这种投资是最大的失误,这是我们过去亲身经历过的。作为投资,企业应进行大量的论证,国外企业投资的话,只是总投资的百分之几,不然就会给企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的状态。

如“巨人”,它不该盖楼的去盖楼,一下耗掉这么多钱。假若“巨人”当时不去盖楼的话,光靠脑白金、巨人汉卡、笔记本电脑等,它也死不了,也不会一下子陷入这么大的困境。

5、重视制度的力量

一个员工来你这里做事,想追求什么?他的追求可能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两点:第一他能不能得到他满意的经济上的回报,能改善他的生活,追求他的收入,这是很正当、很合理的要求;第二他个人价值能否实现。

基于这两点,我就重新设计一套制度。

这套制度,第一点就是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把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制度里,如果这个设计得合理,威力还是相当大的。比如邓小平在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那个时候的中国多数的地区,其实温饱都是有问题的,后来搞了一个制度,也没有说买多少拖拉机,也没有开多少荒地,但是中国很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有了节余。

6、用企业文化去弥补制度缺陷

其实中国你再完善制度,如果没有企业文化去配套,去作为补充,是不行的。任何一个制度都可以钻空子,尤其是中国,中国人能量非常大,非常聪明,所以只有用文化的一些建设去作为补充,这样的话整个管理才是健全的,整个公司的气氛才是健康的。

如何制订这个企业文化呢?我觉得对于营销类的企业就是针对自己的企业,有可能存在哪些制度上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专门去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文化,一些口号。就是这个并不在乎要有多高的调,我觉得适用就好。

7、充分授权

其实权力是挺烫手的,能不在自己手里就不在自己手里,只要他的权益、责任,能够充分配套,把它搭配在一起,撒下去,这样是最好的。

如果你能充分授权,这个干部、员工在你的公司做,他就觉得还有舞台,不是事事都要向上面汇报,自己有权可以在他的范围内作出一些决策,做一些拍板。如果成功了他有成就感,如果失败了他会吸取教训,对锻炼他本身也是有帮助的。

8、公司管理要民主集中制

一旦大家共同努力,某个想法认证完了之后,就要果断地决策。决策完了之后,只要不是方向性错误,就要坚定地执行。不要经常停下来调整调整,再停下来调整调整。

有时候登山有很多条路,有可能你选的这条路不是最近的,有可能远一点,但是如果你坚持走;总比那种你走了一条路,发现不是最近的,说另外一条路近,然后再下山再去登那条路,发现又不是最近的,登了一半再下来,总比那种好。所以公司管理机制上,要尽量地走民主集中这条路。

9、做企业要务实

做什么都要务实,从企业的角度,你能卖产品才是好广告,你不能卖产品,对我们企业来说就不是个好广告。比如我们那个脑白金广告,全国人民都烦,但是那个广告挺有效果。

10、少即是多

一个企业不是说产品越多越好,不是说产品型号越多越好。其实有一个主打产品,有一个特别大的产品,就够了。

产品能少一个就少一个。少的目的是为什么,目的不是为了偷懒,其实就是毛主席说的这个“集中优势兵力”,集中到一点上去,把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全聚焦到一点上去。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