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职场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彭小六  36氪  职场  编辑:Caroline   图片来源:网络
养活自己是前提然后做到职业化同时关注提升通用技能挖掘自己的兴趣,然后尝试不断升级最后,就是抽签思维,如果成功的机会只有1%,多在不同的情景下尝试,上上签的概率就会很大。

01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很多人都会经历吧?

07年的时候,我三本院校毕业。学了4年计算机本科,毕业证差点因为挂科拿不到。

我现在还记得,毕业那年流行的电视剧是文章出演的《奋斗》,第一集里面有一个角色毕业拿不到毕业证,最后悔白白浪费父母那么多钱和期待,选择跳楼自杀。

我就差一点点,跳楼自杀不是没有想过。

拿到毕业证又怎样呢?英语四级没有过,计算机专业一塌糊涂——毕业就失业了。

02

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那么,先养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啊!

这种显而易见的结论很多人居然没有想到。这就像你不知道去哪里,但你至少先穿上鞋啊。

于是我在亲戚的帮忙下,去一家软件公司找工作。面试我的领导人特别好(程序员类型的领导人都很不错的,我后来也是),问了我会什么编程语言,我说学过c语言。我的c语言是抄答案才及格的,所以他问我几个问题,我都很尴尬的看着他。

最后,还好他没有放弃,问我会什么其他的。我说起我在大学做过勤工俭学,因为懂一些电脑硬件,帮同学攒台式机,还有会用office软件。

“会office?”
“嗯~”

——于是我在这家做office软件的公司,找了一份帮程序员做黑盒软件测试的工作。

你看,一个人不可能一无是处,你身上总有一些你擅长、别人需要的技能或者兴趣。再不济,你的专业学历,也是你的敲门砖。

03

什么是黑盒测试?

就是你不用管什么代码不代码的,你就当正常用电脑软件一样,操作一下各个功能,尝试一下各种流程步骤,或者讲步骤打乱,组合成N种操作流程。

比如我们一般使用软件的时候,会先双击,然后选择新建,然后开始菜单栏操作··· ···

对,我就是反复做这些步骤,听着就很无聊对不对?但先养活自己啊!

做着做着,我发现,其实就算是黑盒测试,如何讲一个软件功能尽可能的去测试,其实也需要耐性和细心。

比如,你要考虑各种不常见的情况,比如暴力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非常规文件测试··· ···

于是我从只想着养活自己,从黑盒测试,尝试去学习白盒测试(就是要看懂代码的测试)。

后来因为表现不错,被调到研发部,学习代码开发··· ···对,就这样我开始了10年的程序员生涯。

04

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不喜欢,或者觉得钱给的少,于是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我也不喜欢写代码。因为我真的觉得自己写不出那种鬼斧神工的功能。

但是因为我做过软件测试,所以我知道再牛逼的代码,最终也是要实现功能的。所以,我就笨一点,妙笔生花不行,那我把功能实现,让自己的代码能够被其他人看懂,条理清晰;让用软件的人的用户体验更好一些。

我见过很多写代码很有天赋和热情的人。但我恰恰不是,我以写代码为自己的工作。

不喜欢,不代表不可以做得很专业。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只关注到自己的专业能力,忘记了我们还要有通用能力:用户体验,沟通,项目计划,写作,时间管理··· ···这些是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用得到的。

而恰恰是这些通用技能,让我现在从事互联网教育行业,也一样毫不吃力,因为通用嘛!

05

所以,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在个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上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家伙事儿,那怎么办呢?有3个方向你可以考虑:

  • 学业

  • 技能

  • 兴趣

image.png

  • 学业很多人一塌糊涂,而且毕业后,除非你考在职研究生,否则更新的机会比较渺茫;

  • 技能,前面我们讲过啦,分成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

  • 兴趣,这是我特别喜欢提的一个领域。因为兴趣是内在驱动力,它可以带我们走得很远。

06

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就意味着,就有了一种继续深挖的可能。

古典老师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叫兴趣金字塔。

  • 最底层是感官兴趣

  • 中间是学习兴趣

  • 最上面的是职业兴趣

image.png

比如你喜欢看美剧,你觉得好烧脑好爽,这时候就是你对美剧有了感官兴趣;

看多了,你就有了一些门道,这部剧谁写的剧本,故事套路是什么,人物性格特征是神,你都可以尝试去深度了解一下,问自己“ why”,找答案的过程开始了学习兴趣;

职业兴趣:有了学习兴趣,能看懂门道了,你就可以尝试分享你的见解,有钱没钱,就这样慢慢发现这个兴趣可以变成自己的第二职业。

07

今天看到了一本书叫《10倍速目标达成法》,作者是马云的投资人孙正义的前任秘书三木雄信。作者提到做事情的战略叫:抽签思维。

什么叫抽签思维呢?就是你不确定哪些是上上签的时候,你就多抽几次,抽多了,你就发现,咦,其实自己会的,可以做的,厉害的地方还挺多的。

image.png

比如我15年-16年,几乎每周都去参加拆书的线下活动,虽然学了很多,但是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大的改变。直到有一次@河马老师 他拆解的书籍叫《王者速读法》,3个小时的练习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直到现在都成为我的课程和训练营。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恰好是什么都可以去尝试的时候。用抽签思维,尝试得多了,获得机会就更多。

08

总结一下我对文章标题的回答吧。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答案是:

  • 养活自己是前提

  • 然后做到职业化

  • 同时关注提升通用技能

  • 挖掘自己的兴趣,然后尝试不断升级

  • 最后,就是抽签思维,如果成功的机会只有1%,多在不同的情景下尝试,上上签的概率就会很大。

所以,别着急,遇到问题是好事。说明你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的现状,这是多好的成长机会呀!


本文作者:彭小六 来源:36氪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众号:imciow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章旨在分享信息,不代表对其内容的完全认同。文章来源已尽可能注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同时,我们无法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完全保证,对于因文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转载仅出于传播目的,读者应自行对内容进行核实与判断。请谨慎参考文章信息,一切责任由读者自行承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