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建设性地提出反对意见
人神共奋 界面

1/6

沟通、逻辑、决策三大能力的交汇点

公司新推出了新产品,在前期小范围的消费者试用中,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功能设想,但也出现了很多Bug,导致产品体验不佳。

“到底是按原订计划正常上市,还是延后上市时间,把产品打磨得更好一点呢?”在产品上市前的讨论会上,出现了很大的意见分歧……

类似的分歧,每一天每一家公司都在上演。

没有分歧意见的讨论是不正常的讨论,但有分歧之后,如何达成统一意见呢?

讨论有时候是方法态度问题。一开始往往都是抱着一颗求同存异的心,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渐渐的,讨论变成了争论,争论变成了辩论,最后沦为人身攻击,变成“站队”的立场问题。

讨论有时候又是逻辑问题。有些人用混乱的逻辑把自己都给绕蒙圈了,有些人用设计精巧的逻辑谬误,去误导他人的判断,却无益于问题的讨论。

当然,对于决策者而言,讨论得越充分,决策质量越高,但怎么不让讨论变成“辩论赛”,这又是个决策方法问题。

于是,我的“职场沟通”、“科学决策”和“逻辑能力”三大系列文章,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一个“知识联结点”。

上个月的“科学决策系列”中有一篇《讨论陷入“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僵局,这里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一个决策的角度。

同样的方法,今天要从逻辑的角度再梳理一遍。那天没看懂的,今天换个角度,一定能看懂;那天看懂的,今天就要学会变通。

之前的“逻辑能力”系列,有人说我只讲生活常识中的“非形式逻辑”,不讲基本概念中的“形式逻辑”,是本末倒置。

我接受。事实上,讨论中混乱,都源于基本逻辑概念不清。所以,已经完结的“逻辑系列”,今天还是要再补上一课。

第二小节,我不用p和q这两个逻辑学符号,只涉及小学语文知识和初中数学知识,但也请尽量放慢阅读速度。

2/6

讨论中的因果关系与条件关系

在讨论中,我们特别爱用“因果关系”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为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已经通过测试,所以它应该上市。”

这话听上去没毛病,其实所有混乱的逻辑,正是从此开始的。

我来客串一下小学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上面的“因果关系的关联句”改成 “条件关系的关联句”(有两种哦)。

只要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已经通过测试,它就应该上市。(充分条件)

只有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已经通过测试,它才应该上市。(必要条件)

当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才出现的概念,如果你已经还给老师了,没关系,我再来客串一下中学数学老师。

啥叫“充分条件”呢?在“只要……就……”的句式中,有了“核心功能”就“充分”了,就可以上市了。

啥叫“必要条件”呢?在“只有……才……”的句式中,“核心功能”只是上市的一个“必要”的基本条件,但还不够。

这么一改,你会发现,这两件事情的逻辑关系有两种,我们最爱用的“因为所以”这个句式,把这两种不同的选择给隐藏了,把讨论的焦点给模糊化了,正是讨论陷入僵局的罪魁祸首。

那什么时候可以用“因为所以”呢?请体会下面这一句:

因为第一代摩拜单车已经具备了共享单车的核心功能(事实A),所以它能用最快的速度抢占有空白市场(事实B),然后再推出优化版,持续改善骑行体验。

(划重点了)“因果关系”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逻辑推导过程,而是用来建立两个事实之间的关系。

比较一下开头那句:

“因为我们的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已经通过测试,所以我们的产品应该上市”

这就不对了,“应该上市”是一个需要证明的判断,它没有发生,并非事实。所以这句话引发了逻辑混乱的争论。

如果我们每一人都是极度严谨的科学家和逻辑学家,那么,上面的这个待证明判断,不应该用“因为所以”,而只能用前面说的两种那两种“条件关系”之一。

第一个方法是使用“充分”条件,证明“只要产品最核心的功能已经通过测试,它就应该上市”。

而“充分”条件是一种“易攻难守”的证据,反对者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立马把你驳倒。

如果你自己也觉得,这个理由没那么“充分”,那你就只好采用第二个方法——寻找更多的“必要”条件,让讨论会变成“未来会发生什么”的预演。

这就是我在《讨论陷入“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僵局,这里有一个好办法》一文中提到的方法。

这看似一个笨方法,但你别忘了,如果“寻找必要条件”是讨论规则,反对方也有义务帮你找到。

而这,正是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

3/6

“塔防游戏”开始,你防守,反方进攻

回顾一下“寻找必要条件”的方法:决策者在讨论陷入僵局时,要求大家不要只讲“因为所以”,而是充分说明“只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以前面的例子来说:

“一款体验一般的产品,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而选择立刻上市”这个做法,需要满足哪些必要的条件(“具备基本功能”已经列过就不讨论了),才是正确的?

这会产生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你(正方)和反方在齐心协力考虑同一件事——尽可能地去寻找“立刻上市抢先机”这个观点的“必要条件”。比如说:

只有“基本功能”具备足够的差异化,消费者才有可能忍受不佳的用户体验,给你当“小白鼠“;

只有“不佳的体验”不足以影响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核心功能的情况下,……

只有市场其他竞争者,推出同类产品的速度不足以弥补你先行者的差距时,……

但你们的方向刚好相反,就像是“塔防游戏”——你防守,反方进攻。

反方的规则是只要找到一条“必要条件”不具备,你的观点就站不住脚。

比如十年前的反对者通常会说:

如果腾讯也做这个,你怎么办?(上面第三条的翻版)

看上去反方是以逸待劳,比较轻松,其实未必,反方先要一条条地找到那些“必要条件”,而这些,恰恰是你本来要做的事,谢谢侬……

当然,你的事儿也不少,一旦反方找到了“必要条件”的严重缺陷,你就要立刻行动起来,要么证明,反方找到的“必要条件”根本不“必要”(腾讯不会做这件事);要么证明,目前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这事一旦抢先,就有足够的护城墙,腾讯也做不了)。

这才是一次“有建设性”的讨论。

首先,这个讨论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过程,它让我们的视野跳出几个已知的条件,充分考虑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其次,它扭转了“反方”的角色,从一个破坏性的敌对势力,变成中立的“建设性伙伴”。

最后,有人可能会说,就算是这样变来变去,问题也没有解决啊,只是从“是否立刻上市”这一个问题,变成了“腾讯来了怎么办”等一堆问题啊?

但在我看来,问题讨论到这一步,就已经“解决”了。

讨论并不是为了争个你对我错,而是为决策者展示足够多的演变可能、提前做好危机预案。

4/6

公共讨论中的“必要条件”追问

在公共事件的讨论中,这个“必要条件”式的追问同样重要。

比如说,如果我支持“要求幼儿园安装监控并直播到每个家长的手机上”这一主张,你就不能只是反反复复强调“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安全”,因为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你必须列出这个主张成立的各种“必要条件”,比如:

我们能保证别的家长能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不要乱发到网上;

这一做法不会引起老师的恐慌,导致更严重的幼师流失问题;

这一做法不会大幅增长幼儿园的管理成本,导致学费上涨,引起的中低收入家长被迫把孩子送进完全没有监管的“黑园”;

……

支持者必须证明这些条件不必要,或者已经具备。

做为家长,我们当然希望加强管理,但只有在更多的“必要条件”都被充分讨论之后,新的管理手段才有可能被真正落实下去。

5/6

划重点的时间到了

本文涉及到非常抽象的形式逻辑,所以有必要给大家划个重点。

“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只能陈述两个事实之间的关系。这并不是一个严密的“从无到有”的逻辑推理关系,所以争论的双方都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导致讨论陷入僵局。

在讨论中,想要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能用“因果关系“,只能用“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有两种,“只要……,就……”的“充分条件”很容易被反驳,通常要寻找足够多的“只有……,才能……”的“必要条件”,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寻找必要条件”的讨论方法,要求反方和正方一起寻找“必要条件”,然后,反方攻击漏洞,正方防守。

“寻找必要条件”是一种良性的讨论,它不但鼓励讨论双方充分考虑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还令“反方”的角色扭转,变成一个“建设性伙伴”。

6/6

建议性的讨论角色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对小夫妻某天闲得蛋疼乳酸,讨论起“假如中了五百万怎么花”的问题,谁知一个不服一个,大吵一架后,直接离婚。

这个新闻除了说明“不会讨论的人讨论什么都会谈崩”这点外,也是因为五百万太少,一人二百五,当然要吵,还不如放开了想,讨论一下“中了五千万应该怎么花”,说不定就不会吵架了。

请注意,这不是开玩笑。

以前有个词,叫“建议性的讨论”。什么叫建设性啊,就假设这事一定要办到最好的效果,那必须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然后再一条条讨论,有什么难度,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怎么降低目标——从“五千万的目标”往“五百万”讨论,总比只讨论“五百万”的方法更多。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