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才是领导者制胜未来的诀窍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作者:牛文静 |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正确回答了错误的问题更加危险。


可惜在大多数实践中,领导者都在努力解答错误的问题。为此,麻省理工学院领导力中心执行主任、斯隆管理学院领导力和创新高级讲师、4-24项目创始人哈尔·格雷格森(Hal Gregersen)认为,未来最重要的领导力技巧就是提问——只有提出正确的问题,企业才能另辟蹊径,找到创新的解决之道。格雷格森因为在这一领域的洞见,被授予2017年“思想家50人(Thinkers 50)”领导力奖。


格雷格森曾和杰夫·戴尔、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等人合著《创新者的基因》一书,其中提到了创新者具备的五种特质:包括联系、发问、观察、交际和实验。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越是高层领导者,越会面临“领导者困境”,解决的方法就是积极走出舒适圈,主动提问。唯有这样,创新才有可能发生。在随后的研究中,格雷格森深入剖析了创新领导者“以提问为中心”的能力,发展出“催化提问法”。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这也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在2017年11月13日伦敦举办的Thinkers 50颁奖典礼上采访了他。



主动创造条件,让问题不期而至


什么是“领导者的困境”?


哈尔·格雷格森:我对“领导者困境”的定义是:在组织当中,你的职位越高,越难发现未知的未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一旦升职,我们的价值就发生变化。因为大家对系统有着天然的不信任,管理层和非管理层之间有一层隔膜,周围人会改变对待我们的态度。大家会选择告诉我——他们认为我想听的话,保留觉得我不想听的话。你的等级越高,越难创造出安全且充满信任的环境,越难得到真实全面的反馈。


最初,我以为只有职位提升会造成这样的问题,后来发现,如果你是公司某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或者仅仅是公司法律上的所有者,也会出现这种隔离。还有一种大家想不到的情况是,假如某位领导很有魅力,大家都喜欢他,也会这样。


集这几种条件于一身是最糟糕的,领导者非常可能会有盲区。除非你主动创造条件,想办法获得这些难以获得的信息。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有什么差别?


哈尔·格雷格森:举个例子,出租车公司知道效率有提高的空间,但不知道怎么做;他们知道行业士气正在下降,但不知道如何提振等,这些是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对一些出租车公司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是,优步和Lyft这样的公司打造一款app,让整个出租车行业面临危机。


每一种颠覆,包括克里斯坦森描述的颠覆式创新,几乎都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它们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领域和视野范围。


你提到每个困境都有一个解锁它的问题,如何找到方法提出正确的问题?


哈尔·格雷格森:要主动创造条件,让问题不期而至。


那些释放出新观点的问题,很少出现在办公室。不能靠冥思苦想,而要走出去,和不同的人交流,并持续下去,最终不得不问出最根本的问题。总和其他CEO聊天并不是很好,因为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会变成回音室。


如果领导者不断让自己身处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讨论,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弄错了一些事情,会感到不舒服,但如果我们保持安静,不要急于插话和反驳,静下来思考一下,新问题就会浮现。这些问题就是之前本该被问到的问题。可能由别人提出,也可能自己忽然悟到。这个问题会开启一扇大门,让你看到完全不同的解题方式。安静的心态更能让你产生新创意,发现新信息,察觉微弱的信号。这种深层聆听的专注状态很难达到,但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能出现新颖的思路。


这是你所说的催化提问法(catalytic questioning methodology)吗?


哈尔·格雷格森:催化提问包括几个方面。首先,组织要为员工创造空间和地点,帮助大家提出催化问题。所谓催化问题会公开一种想法或根本性假设,让组织得以发展出全新的道路。这些问题在一般谈话中很难被提到和触及,组织要为大家打造空间。一种方法是,领导者走出办公室,到外面去见不同的人。我们要让自己犯错、不舒服,也要保持安静的心态。


提出催化问题的过程,我将其称为井喷式提问(question burst)。如果我们遇到某个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和几个人一起坐下来,定时四分钟以上,不断提出相关问题。不要去想为什么问,也别去想答案,更不要解释,只要尽可能提出更多问题。对答案和提问的合理性不做解释,会示意其他人,你有兴趣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然后在这些问题当中,找出三四个回答后能颠覆现状的问题,就是催化式问题。通过这种练习,80%的情况下,大家会重塑问题,并至少产生一种尝试解决的方式。



“提问-答案”是一个词


是否当你提出足够多的问题,解答也蕴含在问题之中?


哈尔·格雷格森:完全正确。有一篇关于提问的哲学论文曾经写道,“提问-答案”其实是一个词。每个提问对应一个解答,一个解答也对应一个问题,当我们找到一个催化问题时,已经蕴含了一个答案。一旦你发现它,一切迎刃而解。可能需要大概100多个问题,才会引导我们找出那个正确的催化问题。


你用这种方式解决过自己的问题吗?


哈尔·格雷格森:当然。几年前我曾经受邀主持一个会议,但前一晚完全不知道该问什么。我在酒店花了四分钟时间,在纸上列出尽可能多的问题,然后一觉醒来,发现上面四到五个问题非常好,其他都删掉了。结果那次会议很有成果。


我也在私人生活中应用这种方法。比如我遇到和妻子、孩子有关的一些难题,会采用这些方法,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为什么提问对领导者的创新如此重要?


哈尔·格雷格森:这个问题很关键。多数企业会雇用那些能够解答问题的人。例如,某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学院,受雇于波音或者SpaceX,在工作中负责解答一些航天飞机上的机械问题。如果做得好,就会得到晋升。很多高管,特别是CEO曾告诉我,他们晋升的原因是很好地解答了很多问题。但一旦做到CEO后,解答问题就不够了,你需要提出更好的问题,来为组织创造未来。但遗憾的是,多数组织不重视提问能力,只重视给予正确答案的能力。许多商学院也是如此。


我觉得商学院有责任。我们非常关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少有教授传授寻找问题的能力。教授在课堂上可能会讲解一个哈佛案例,总结其中的问题,你只需要根据有限的数据信息,像侦探一样找出答案。而寻找问题需要退后一步,思考我们解决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应该关心什么问题。这些是可以学习的,核心是提出不同问题,商学院为此需要全面调整课程设计。

创意来自交叉领域


创意往往在哪种情况下产生?


哈尔·格雷格森:有创意的点子总来自交叉领域。数千年前在埃及,人们自由进出边境,互通有无。在9到11世纪的时候,他们发明了包括唇膏、毛毯等在内的很多新产品。所以说,交叉领域很重要。美国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卧底老板》,节目中CEO变成公司雇员,和很多低阶职员聊天,总能发现除此以外绝无可能发现的新问题,由此产生新的解决方法。


艺术和领导力之间也有交叉。我本人也爱好摄影。《国家地理》的一名摄影师曾经告诉我,这两者之间存在关系。摄影有一种技法是,拍照时设定好快门和光圈,构思好图,然后耐心等待精彩画面出现。于是我思考能否在课堂也这么做:创造一种情境,然后耐心自信地等待。


对于那些非常忙碌的CEO来说,找出时间去提问和思考并不容易,你的建议是什么?


哈尔·格雷格森:如果高管没有时间去思考,就会有盲点。我理解大家为什么忙碌,但创新是一种选择。那些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每周至少会花1/3的工作时间,走出办公室,和不同的人交流,尝试新的事情,观察工作中的问题。


激励他们这么做的动力是什么?


哈尔·格雷格森:这些最佳领导者,非常关心持续的创新。创造力就是找出并解决正确问题的能力。


我们刚在麻省理工学院内部结束了一个研究——问题引导型领导者(problem-lead leaders)。他们先洞察一个问题,然后投入其中。希望下属不是追随他,而是追随问题。同时,他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解决问题。


如果用三个词形容商业的未来,你觉得会是什么?


哈尔·格雷格森:令人恐惧,不确定,充满机会。


我们该如何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更好地生活?


哈尔·格雷格森:无论是否愿意,未来一代都将进入一个深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整合、芯片植入的社会,那个世界和我们现在的世界迥然不同。这令我感到恐惧和不确定,但我认为机会在于,也是我想给他们的礼物是——更好的提问能力。


如果未来,机器提问题的能力超过了人类,那人类就迷失了。谁掌控未来的问题,人类还是机器?如果问题就是答案,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提问,并思考该如何借助机器的能力更好地提问,而不是将提问权利让渡给机器。今天,我们已经将很多知识让位给了手机,现在的问题是,在失去这些知识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保留更好的提问能力吗?


一位高管曾说,他每天放学都会问孩子,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是你想问但没问的?还有一位高管说,每天晚饭时间,他们全家人围坐在桌前,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面临的问题,其他人逐一发问,帮助他找到更好的答案。这些都是培养孩子提问能力的良策。


牛文静 | 文   李全伟 | 编辑

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8年2月刊《Thinkers 50“领导力”获奖者——哈尔·格雷格森:提问是未来最重要的领导力技巧》。


相关文档推荐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当创新药拥抱AI能否破局双十定律.PDF

1741071159 谢辉 3.76MB 32页 积分6

DEEPSEEK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PDF

1740034311 陈亚盛 3.89MB 60页 积分8

推倒部门墙跨部门沟通与有效合作.PPTX

1739245187 邱明俊 1.49MB 73页 积分10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160  0.11MB 32页 积分6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127  0.69MB 60页 积分8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8975733 邱明俊 2.15MB 0页 积分8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8899522  9.87MB 52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