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战略管理学科百年发展史,以便将动态能力学说放置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中。
战略管理学科起源于哈佛商学院的“企业政策”教研传统。该传统强调跨越职能管理的“一般管理”(General Management)的重要性,强调从总体上看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所谓“整合”(Integration)的重要性。在1965年推出的战略管理分析框架中(SWOT分析乃是其中的一部分),哈佛企业政策学派强调企业内部实力和运作(归结为强项和弱点)与外部环境要求(体现于机会与威胁)之间的匹配与契合。但这种框架只是指导性的和直观上的建议,并非细致精准的分析手段。
1980年,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横空出世。他对产业分析和战略定位的研究贡献使得SWOT分析中的外部分析更加严谨系统。然而,过分强调产业结构和定位的重要性难免招致环境决定论的嫌疑。同时,大家意识到一个所谓好的产业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同样的吸引力。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与能力组合可能更加重要,它们不仅决定了企业能否进入某些有吸引力的行业,而且它们自身的特点可能会比产业结构的各类构成要素更加令人信服地解释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的源泉。
在1980年代中期,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倡导的资源本位企业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应运而生,成为对波特运动的一种反动与补充,强调企业资源组合的重要性。在学术界,资源本位企业观的成型体现在巴尼(Jay Barney) 1991年的分析框架,强调资源的独特、稀缺、不可模仿和难以替代等特点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实践界,资源本位企业观的影响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说法上,强调共享于多元化经营企业不同产品和业务终端的某些独特的和标志性的能力,比如佳能的图像处理和本田的发动机制造。
在早期对于单一业务企业的描述中(或者并不刻意区分多元化与否的时候),类似的说法是所谓的“显著竞争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亦即一个企业最为拿手并以之著称的能力。无论是显著竞争力还是核心竞争力抑或巴尼对独特资源的描述,资源本位企业观的贡献使得SWOT分析的另一半,企业内部分析,更加严谨系统,能够与波特的产业分析法遥相呼应,分庭抗礼。一个强调外部定位的重要性,看重市场强权的作用。一个强调内部实力的不可或缺,阐释独特资源与能力之魅力。
此时梯斯出场。他虽然没有明确张扬,但其潜台词其实昭然若揭:我们要保持企业独特资源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契合!他对动态能力的解释是这样的:动态就是要不断调整与更新。能力就是调配、整合与重组企业内外资源从而适应其外部环境的能力。外部定位法可能忽略内部资源的重要性。资源本位企业观则可能忽略了资源与环境的适配性。环境变化可能使得原来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核心包袱。因此,企业需要动态能力来保证其核心竞争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契合。说白了,动态能力学说,实际上是在精神上对SWOT框架的一种动态回归。
在商务文献和大众传播领域,动态能力学说基本上没有掀起任何波澜。潜在的原因甚多。首先,特色为王。极端强调某个特定概念的学说,因为过激甚至偏执,通常容易被传播。分别强调产业定位和独特资源的学说,相对容易传播,而提醒大家要整合和兼顾的这种相对复合的学说,则可能不那么夺人眼目。其次,先入为主。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早于动态能力在商务文献登场,形成了先动优势和受众的思维定势。后续的概念,如果不是更加偏激和新奇,很难撼动固有的定势和影响。再次,缺乏曝光。核心竞争力概念的问世本身就是在商务畅销媒体上。而梯斯极少给纯商务媒体写东西。最后,时代变迁。这也许是尽人皆知的原因:如今大家基本上不谈战略了,时髦的说法是商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梯斯本人也是商业模式文献的主要贡献者之一,颇具影响。但商业模式的说法与传播主要盛行于梯斯并不走红的商务媒体。当然,他自己也没有特别明确地把商业模式与其动态能力学说很精炼地揉在一起,拿出一个能够令人耳熟能详并广为传播的分析框架或者语言体系。尽管如此,在学术文献中,相关的学者们倒是可以清晰无误地看到如下一条主线:对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的可收益性(Appropriability)的重视与探究,贯穿于其数十年间各种研究工作的始终,从技术管理、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到法律制定与公共政策。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解读动态能力学说,下面通过五个专题来详细探讨。
进行游戏VS改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