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我亏待,是职场中备受欺凌的首要元凶

来源:璃语职美人 作者:赵晓璃

职场中,或许你总是会遇到一些所谓“套路”,比如一件事情你做得多的,就理所当然成了你的事,这着实很让人苦恼。

那么,这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年前有位咨询者小倩(化名)向我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那个时候的小倩刚入职场不到半年,本来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乖巧新人,可无奈现实中竟然被“套路”了!

事情是这样的。

小倩这孩子上学期间就做的一手漂亮的PPT,初入职场中的她有一次帮同事做了一回PPT,从此名声不胫而走,但却让她陷入了万般苦恼的境地。

据小倩的描述,从那次帮忙事件之后,很多同事纷纷找她做PPT,如果小倩面露为难有的还会扬言说:“小倩,你是不是瞧不起我啊?你帮这个也做了帮那个也做了,独独不肯帮我做,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小倩顿时语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渐渐地,小倩发现,只要其他同事有做PPT的需求,都会找她帮忙,一开始还说声“谢谢”,到头来连声“谢谢”都懒得说,俨然整个公司的PPT都是小倩在做了!

有好几次,小倩都想怒吼一声“我不想帮你们做PPT了!”

可一想到其他部门的同事会因此迁怒于她,害怕这事传到领导耳朵里对自己不利,只能忍气吞声。

你有遇到过和小倩类似的情况吗?

为什么你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倩的遭遇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起来就是:攒了一肚子气,却又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现实中,类似小倩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诚然,小倩一开始确实对职场认知不清,头几次出于好意帮助了其他同事。

但问题在于,当小倩发现自己被套路之后,依然选择忍气吞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你的故事版本不是这样的,但内心的独白或许是类似的——

.“当别人有求于我,我怎么好意思拒绝呢?助人为乐才能有好人缘!”

.“千万不能起冲突,我最怕冲突!”

.“我今天帮别人一点,别人今后也会帮我一点的。”

.“虽然我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但我至少要做到不让他人讨厌我吧!”

......

如果你有上述心理活动,我猜你平时一定没少受气吧。

或许你正在经历和小倩一样的苦恼,那就是明明出于好心帮助他人,怎么到头来反而变成了自己的事情?

你在心中或许已经不止一次抱怨“职场套路深”了吧!

没玩没了的“自我亏待”模式,是你痛苦的根源

事实上,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自我亏待”模式。

这种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种典型的表现:

1、取悦型

内心十分渴望获得他人认可,不管这个人这件事对我到底重不重要,总之一个都不能得罪,并尽其所能满足他人期待,这会让他人觉得我人不错。

2、盲目型

没有原则或底线地一味“利他”: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事,都会往自己身上揽;但凡看到他人张嘴求助,就没有办法拒绝。

3、逃避型

当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因为害怕冲突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转而采取了逃避的方式。

内心不断地进行自我斗争:“哎,要帮都帮,万一帮了这个不帮那个,招人怨可如何是好呢?”

因此,你会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并强装一副笑脸。

别人对你的方式,正是你教会的

想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采用系统思维进行分析。

在小倩的案例中,她的应对态度是一个变量,同事的求助数量是另外一个变量。当同事发出求助的时候,小倩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导致求助数量不断增加;而求助数量越多,小倩就越要压抑自己的愤怒,强装笑脸,继续做下去......

image.png

因此,这两个变量彼此影响并不断增强,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系统,就要从我们的应对态度上入手。

1、树立职业目标,分清主次

想清楚你来公司是做什么的,你的职业目标又是什么?你不是百事通,更不是公司的一块砖,犯不着有求必应、哪里需要哪里搬。

如果你手头没有其他事务,同事让你帮忙不是不可以,但最好你有言在先:“正好今天我手头没事儿帮你处理,如果我下次手头有事儿,就帮不了你了。”

如果真的忙不过来,你就开启“拒绝模式”:“抱歉,上次李姐让我帮忙纯粹是因为我当时没有别的工作,这不,我现在实在忙不开,要不你找其他人吧?”

放心,没了你的帮助,同事照样能把事情搞定。

2、不要让自己深陷“无效的忙碌”

比如,明明一个百度、一个咨询电话就能弄清楚的问题,你就不用亲力亲为主动上阵,告诉对方一些方法,让对方自己去做吧。

3、一开始说不很难,但一旦说了以后就顺畅了

你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虽然你有助人的心,但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只能表示遗憾了。 

就这么简单干脆,完全不用加什么“实在不好意思”、“真的对不住”这种自虐的话了!

不帮需要理由吗?不想帮忙不也是一种光明正大的理由嘛!

4、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在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中

例如前文的小倩,分明是一名销售,每个月都要保证业绩的好么?如果因为帮人做PPT耽误了业绩,谁又会帮你承担这个责任呢?

最后,如果你觉得前面的分析太多记不住,那就记住这两句话就好了:

职场中,界限这件事越清楚越好;

以及,拒绝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


相关文档推荐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第八课 复杂推理 8.1 规划与智能体.PDF

1741174092 赵鑫 3.26MB 30页 积分6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蓝图规划方案.PPTX

1740967415 黄云鹏 0.53MB 19页 积分5

智能工厂整体规划方案.PDF

1740101563  6.68MB 97页 积分8

DEEPSEEK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PDF

1740034311 陈亚盛 3.89MB 60页 积分8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报告.PPTX

1740033519  2.75MB 91页 积分8

数据中台规划应用实践解决方案.PPTX

1739756939  2.82MB 64页 积分6

DeepSeek赋能职场.PDF

1739405448  4.45MB 33页 积分5

推倒部门墙跨部门沟通与有效合作.PPTX

1739245187 邱明俊 1.49MB 73页 积分1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