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价值VS用户体验

来源:网络收集 作者:刘存辰

在互联网人的产品世界观中,用户体验是大多数PM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不仅仅是产品人常提,可能甚至连保安大叔都会把这个词挂在嘴边(注:没有歧视这类职业的意思,只是表明所提出概念的普及性)。说明,用户体验已经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倡导用户体验,都需要加强用户体验的认识及运用,不仅仅是互联网产品,但是互联网产品对于用户体验的要求则更高。不过,做好了用户体验,产品就一定能成功吗?显然不是,所以这里就需要抛出另外一个概念——用户价值。笔者认为,因为拥有价值,才会注重体验,所以下面来谈谈用户价值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何为用户价值

百度百科对于用户价值的解释是这样的:“ 用户是互联网的立业之本。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跟用户的直接接触,决定了这个行业的一个特质就是一切最终的决定权全部在用户手上。 ”

大家读下来,可能一头雾水吧,嗯,笔者认为百度百科的解释过于广泛,因为百度百科并不是针对互联网界的用户价值进行解释的。所以,借用《解构产品经理》(作者:刘涵宇)一书书中对于用户价值的理解: 用户价值即产品能够为用户做什么,需要满足用户一定的需求。

是的,我们做产品,最本质的目的就是要满足用户需求,如果一款产品没有目标用户,没有抓住目标用户的受众需求,那基本上可断定这款产品注定失败。所以,产品在设计之初的需求管理相当关键,从需求收集、需求整理、需求规划、需求优先级的判定,都是在为产品设计打下根基,这个根基的目的就是在创造用户价值。

正如开篇所说,笔者认为用户体验是建立在用户价值的基础上,是一种对产品设计升华的过程。

笔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见到不少产品人,在没有明确产品的用户价值前提下,就开始大谈特谈用户体验,按钮怎么放,交互方式怎么选用,颜色搭配如何如何...其实,这样做下去,路就走歪了,用户体验再好,用户价值没法get到用户,那么,这样的用户体验则是无效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早期购买火车票,尤其是节假日及春运的时候,我们需要一早起来,早早地赶到火车站或者火车票代售点排队购票,有可能排了一天,到你的时候票已经卖完了,这样的体验,我相信很多人有所感悟。

但是当12306网上购票推出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是开心并且异常兴奋的,因为你可以不用出门,在家就可以进行购票。但是!众所周知,12306的购票体验是相当之差,一会服务器连接不上,一会按钮点击不了,不少人是把它往死了骂,但仍“不离不弃”的坚持使用,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典型的给用户创造了用户价值,这个价值在于不用出门就可以进行购票,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用户体验上的使用问题,但是相比较于去现场购票的痛苦,这点“ 痛 ”又算的上什么呢。

如何提升用户价值

那么,既然我们知道了用户价值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该如何提升用户价值呢?

1、需要大量的进行用户调研

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产品当中,这种表述更为重要。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无非两种:一、你的产品通过付费模式, 直接产生盈利;二、你的产品通过免费使用的方式,经过引流的过程,带来广告投放,带来模式合作,间接产生盈利。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有用户,有大量的用户,有优质的用户,所以当我们在产品设计之初,或者产品迭代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研究用户, 研究用户对你产品的期望,研究用户对竞品产品的评价、研究用户在你产品领域当中的日常行为习惯及可能与你产品有相关的行为关系,以此来建立你产品的用户模型,更好的为你产品定位打下基础。

2、需要洞察人性的贪痴嗔

我之前跳槽的时候,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不少企业在招聘产品职位时,所需的专业当中还有需要心理学的,那时有点不太明白,现在有所感悟,因为做产品有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研究用户的心里,有些产品为什么做的那么深入人心,那就是抓准了人性的贪痴嗔,满足了人性的一些“阴暗面”,当然这里说的阴暗面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在产品功能的设计上,结合用户心里的某些欲望,从而使产品功能发挥到更好的程度。

举个例子,微信朋友圈的功能,现在大家动不动都会发发朋友圈,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发朋友圈呢?是不是已经上瘾了呢?是的,发朋友圈是会上瘾的,就跟拆快递一样,因为你想要的就是那1、2、3、4、5....那么多的回复,因为你会享受在点赞和夸你的语言当中,其实,这就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你虚荣心的一种状态,再直白点,就是满足你装了逼了。

image.png


让人兴奋的一个界面

那么,我们在深入分析下这个功能,微信朋友圈的功能是附属于微信功能之上,微信的定位就是与你的好友进行通讯、交流,而朋友圈就是增进了交流的一种方式,你发一条朋友圈,只有你的好友能看到,你好友的好友,如果不是你的好友,是看不到的,因此朋友圈的内容仅限于你微信当中的好友,在内容传播上,就已经排除了大部分你不需要的人群(你没加的好友或者你不认识的陌生人)。

基于此,在你知道了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只有好友才能看到的前提下,那么你会下意识的多发一些更为私密或者在公开社交平台上不太敢发的内容,那么顺着这个心理走下去,为什么要发这些私密或者更贴近生活的内容呢,那就是满足自己装逼的心里,不管是发你升职了,还是发你吃了什么东西,还是发你在医院怎么不舒服了,还是发在豪车上的照片等等等等,都是为了炫耀自己,从而博取朋友对你的敬仰之情。

因为微信上基本都是你的好友,通过各种渠道和目的成为了你的朋友,所以他们一般都会点赞和“配合”你完成评论,你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从而更加促进你发更多的朋友圈。但是如果这样的内容让更多的陌生人看到呢?可能他们就不会领你情了,骂你、不屑于你,这样的回复多了,你还有动力发朋友圈吗?

所以,正是由于微信产品对于用户定位的把控,在这样的内容氛围下,微信朋友圈功能才深得人心。

所以,借这个例子,来说明产品设计中,洞察人性是产品功能规划里算是比较高阶的一个层次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加练习,尽量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

那么再来看看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image.png

从低到高,逐步实现人的最高需求价值,而产品的价值也可以套用该理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生理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余的谈何屁用,这里对应产品价值的即为有用性,一个产品不能用, 其余的谈何屁用;而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是较为高级的需求,及满足了温饱和安全,我才能有更为个性化的需求需要,这里对应产品价值的可用性,一个产品如果可用,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而自我实现需求,则是人类最高的需求价值,即达到这个高度,那么应该就可以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那这里对应的是产品价值的易用性,在满足有用,可用的基础上,一个产品在满足易用,那么,这款产品基本就成功了。

总结

今天讨论的,可能很多产品人都能够意识到,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种种因素,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实为遗憾,笔者同样也是这样。今天只是分享了表象上的一些东西,真正如何做,没有太过详细的阐述,因为如何做没有定性的模式及方法,更多的是感悟和基于自己对于自身行业及领域的理解,如果有太多的所谓“ 方法 ”可寻,那么产品就会趋于大同。

文章的最后,在分享几句干货吧:

用户价值是你的核心竞争力,用户体验是你的产品的附加值

*如果所处领域没有竞争,那么需要更加关注用户价值

*如果所处领域竞争激烈,那么在确保用户价值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用户体验


相关文档推荐

将战略落地重新定义目标驱动与执行.PDF

1744699850  4.68MB 78页 积分8

大语言模型服务管理的实践.PDF

1744103522 马元元 8.6MB 27页 积分5

2025年中国互联网营销市场研究报告.PDF

1744026792  1.57MB 31页 积分5

T GDWJ 016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指南.PDF

1743652887  1.62MB 79页 积分6

AI时代的管理者全球思维.PDF

1743585702 邓子梁 1.89MB 16页 积分5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从DeepSeek到ManusAI如何重塑企业价值.PDF

1741937117 华中科技大学 6.23MB 58页 积分6

智海微言AIAgent应用产品.PDF

1741575533  2.07MB 37页 积分5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