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自己设计一个终身学习系统
网友 经理人分享

一个人跑得再快,也快不过汽车高铁;工作再努力,也拼不过时代大势;头脑再聪明,也聪明不过好的学习系统。如何给自己设计受益终身的学习系统?

终身学习者的精进之路,不能仅凭个人的智商和意志,更要依靠一个优秀的设计,这个设计就是终身学习系统。优秀的学习系统,能够改造人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四两拨千斤”般,放大个人的努力,启动积累的“复利”效应。

这就是荀子说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是天才科学家西蒙说的:

一个人,若视作行为系统,是很简单的。他的行为随时间而表现出的表观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的反映。——《人工科学》

那么,什么是优秀的学习系统呢?

师法顶级智者

孔子、王阳明和毛泽东,是坚持终身学习的顶级智者。让我们回到历史,看一看他们的学习习惯吧。

孔子:学而时习

孔子出身贫贱,少孤无依,全靠自我教育、自我锤炼,才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培养出伟大的人格。如孔子所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好学是孔子的独特品质。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一生的两大主题。教人向学,本身也是一种好的学习。《论语》二十篇,学而篇第一,如此编排用意颇深。学而篇的第一章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简述了孔子一生的学习经历:十五岁有志于学,坚持“学而时习”的方法,学问日益精进;三十而立,学问小有成就,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赶来讨论学问;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学问太过精深,别人理解不了,孔子也不去见怪。

“学而时习”是孔子的学习系统。时,指依时而为。习,指温习、练习,春秋时期,礼仪、音乐、射箭和驾车等本领都要实践操练。学而时习,就像小鸟学飞,反反复复。

孔子的学习系统,包含了学习和实践的反复。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讲学宗旨,也是历史上一个极有名的口号。阳明心学一以贯之,知行合一便可以代表王阳明的学问精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哲学牵涉颇多,不容易给出一个边界清晰的定义。知行合一既是为学的方法,又是修养身心、磨炼人格的法门。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知行合一的学习法。

王阳明之前的大儒朱熹,认为“即物穷理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表里精粗无不到”。朱熹的这番理论产生了不少流弊,很多后代学人堕入了训诂注释、词章功利的歧途。阳明九死一生,发明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治这些时代病症。

有人凌空做学问,埋头读书,不顾实行,以为一个知者可以不用实行。阳明痛批道,“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为此,他还刻意突出“行”的作用,反复强调要“在事上磨”,因为“欲致其良知,非影响恍惚悬空无实之谓,必实有其事”。

还有人寄希望于“豁然贯通”,一步到位地达到学问的大成。这些人总会推脱知识积累不够,先不去实行,说“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阳明指出了他们的错误,认为克己的修炼功夫应“如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才能到。”

王阳明的学习系统中,知与行紧密联系,乃至成为同一个功夫。

毛泽东:实践论

文人用兵,王阳明和毛泽东堪称登峰造极的典范。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也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毛泽东的名篇《实践论》,不仅体现出深刻的哲学见解,更是他对“学习系统”的一次全面梳理。革命者内部,曾长期出现过两钟错误的认识论:拘泥于马列原文的教条主义,困守个人片面经验的经验主义。毛泽东撰写《实践论》,就是为了纠正这些错误。

《实践论》最后一段的总结堪称经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也是毛泽东一生学习历程的写照。他不仅大量阅读,投身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还勤于思考总结,在紧张的革命战争间隙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大量著名文章,指导了革命斗争。

作为公务繁忙的领导人,毛泽东为何要亲力亲为,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和心力来写文章呢?“为了传播革命理论,为了指导革命实践”,这些答案也许没错,但更好的答案其实藏在《实践论》中——写作能促进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转化。

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是毛泽东成长精进的秘密武器。

师法顶级设计

智者聚集,模式涌现。孔子、王阳明和毛泽东的学习系统,呈现出共同的模式——“知与行的反复”。那么,这样的模式何以能产生巨大的效果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的两个顶级设计——生命的演化和现代科学,探究优秀设计的底层原理。

软-硬结构

优秀系统能够“生长”,往往源于其中“自表述”结构。生命的演化就是自表述过程,现代科学体系也可以看成一个自表述系统。什么是自表述?自表述看起来像一个武林高手,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让自己飞起来。这样的武林高手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而“生长”的生命系统却随处可见。

自表述系统立足自身,实现生长。“高铁桥梁的铺设”便体现了自表述系统的基本结构。高铁桥总是先把桥墩修好,再铺桥梁,有的桥墩非常高,桥梁无法从地面吊装上去,那么桥梁是如何铺上去的呢? 这个视频展示了大型架桥机铺设桥梁的过程:

高铁桥梁的铺设,可以看成是简化的自表述系统。系统分为两部分,已经安装好的桥梁是硬结构,正在安装的预制桥梁是软结构。软结构不断固化,成为硬结构。新的硬结构作为基础,支持新的软结构。

那么,现代科学体系的软结构和硬结构是什么呢?最新的科研进展是软结构,通常讨论人类认知边界地带的问题。这些进展要经受科学界的大量批评,才能成为被学界普遍认可的知识,即硬结构。研究结果固化成“硬知识”,成为新研究的基础。这样,自我表述便开启了“滚雪球”般的“生长”。

软-硬结构容易带来快速增长,例如,近100年来的科学发展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超过了过去 5000 年的总和。而宗教和艺术没有明显的软-硬结构,宗教只有硬结构,艺术只有软结构。这样,宗教和艺术的“生长”远远不如现代科学体系。

生命的演化也是软硬结构。“变异与选择”是生命演化的动力,变异就是软结构,选择就是将好的变异积累固化下来,成为生命的“稳定组件”,即硬结构。人眼存在视觉盲点,人类大脑叠床架屋般的设计,都是软结构固化为硬结构的好证据。

我们还会发现,王阳明推崇的修炼方法也是软-硬结构,“如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才能到。”

分层

生命演化和现代科学体系的高效率,还得益于分层的结构。我们来看一个保险箱的例子。

一个保险箱的数字锁有 10 个号码盘,每个盘有 0-99 共 100 个位置。如果我们盲目试错的话,大概需要试 10010 次才能穷尽所有的可能组合。从数学期望上看,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试到一半时,密码锁打开。这样,如果一秒试钟一次,我们大概需要试 1 万亿年。

假设保险箱有缺陷,每一个号码盘转到正确位置都会有“咯嗒”的响声。那么已经调好的号码盘就无需再动,这样,大约要试 500 次就可以打开保险箱了,耗时不到 10 分钟。

我们可以将有咯嗒声的密码锁看成是分层设计。咯嗒声是线索,提示我们某一层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组件”,从而大大减小了尝试的次数,这就是分层系统的原理。

达尔文提出演化论,有反对者认为要演化出人这么复杂的结构,几十亿年时间(地球的年龄)远远不够。我们会发现,反对者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到生命的分层设计。分层演化的效率远远高于随机的排列组合。生命的演化是分层的,演化不会重复造轮子,总是用简单的形态改造出更复杂的形态。

生物学中有一个著名论断:个体发生重演种系发生(Ontogeny recapitulates phylogeny),即胚胎重演律。人类受精卵发展成婴儿的过程,大致重复了人类种系的演化。我们学习现代科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重演现代科学自身的发展历程。我们总是先学会数数,后学加减,再学乘除,从小学的基础课逐步到大学的高深课程。这些都是生命和科学系统分层的证据。

孔子和王阳明经常讲学,毛泽东经常写作。如果我们将演讲和文章看成是“稳定的组件”,就更容易窥知顶级智者成长的秘密。

“行-知结构”的多层学习系统

顶级智者的共同学习模式是“知与行的反复”,顶级设计的高效增长源自“软-硬结构”和“分层”。这样,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行-知结构”的多层学习系统能带来学习效率的量级跃升。阳志平提出的“卡片-文章-项目”的知识创造系统,就是一个“行-知结构”的多层学习系统。

碎片化的思考可视为软结构,我们的知识树是硬结构。每天写3-9张卡片,就是梳理每天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收获,以卡片的方式将其固化为“时间晶体”,加速软结构对硬结构的构建。同时,书写是最好的思考,知识点写成卡片,更容易留下记忆的痕迹,也更容易对未来的学习、实践产生启发。如果不写卡片,大量有价值的思考可能就随风飘散,无法供养我们的知识树。

“卡片-文章-项目”的系统中,卡片就像咯嗒声,文章和项目则是更高层级的咯嗒声。卡片、文章和项目充当了“稳定组件”的作用,大大加速了我们知识树的演化过程。没有写卡片,我们只能“碎片化思考”,写过卡片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用更大的组块来思考,即“卡片化思考”。如果我们可以“文章化思考”、“项目化思考”,思维效率自然能提升十倍百倍。

比较有意思的是,本篇文章就是“卡片化思考”的产物。如果本人没有写过孔子、王阳明、毛泽东、现代科学体系和生命演化的卡片,仅凭片段的感悟,根本没办法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因为,凭碎片化思考写一篇复杂的长文,可能已经超出了人类“有限理性”的极限。

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主要指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只具备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理性制约了人的思维,而一个优秀的学习系统可以像拐杖、轮椅一样,帮我们走得更远。

“卡片-文章-项目”的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写卡片的“最小行动”。最小行动让整个学习系统运转起来,系统的长期运转,容易带来思维效率的跃升。不过,绝大多数人正是败在了“不能长期坚持”。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大大低估了“最小行动”的作用。这也应了王阳明的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

学习系统之外

依靠一个好的学习系统,我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在 10 年 20 年的时间里保持学习的动力呢?

我们依然可以从顶级智者身上寻找答案。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阳明说,“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毛泽东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顶级智者的回答,不外一个“乐”字,用认知科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成为一个内在动机驱动的人。

希望我们一起追求内在动机驱动,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
关联的文档
也许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