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的吃饭文化

来源:36氪 作者:网友

01.吃是一种文化

最近朋友的90 后女儿想求职华为,问其原因,是被朋友圈疯传的华为美食所吸引,看来饭勺子真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近网络上有一片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的是华为南京研究所的吃,题目为《南京华为食堂曝光! 看完我泪流满面!》,不就是几盘菜吗?作者居然“泪流满面”,看来,天下吃货真的很多,真不懂吃货的心!

华为的吃是很厉害的,吃文化、搬家文化和床垫文化,合称华为三大家居文化。

在华为早期,任正非就非常重视吃的问题。虽然有时员工拿到手的工资是白条,但在吃的方面绝不缺斤短两、将就应付。

华为搬到哪里,餐馆老板们就如影随形,华为人凭工卡还能打八折,让其他公司的人心生不平:华为的工资那么高,为什么吃饭还打折?但由于华为对餐馆的要求高,外部的餐馆基本是火一个就倒一个。

想当年,新进华为的员工,大都先被公司食堂丰盛的菜式弄得眼花缭乱,川、粤、湘、鲁、淮扬各大菜系花样翻新,另加各色面食糕点,洋洋大观,不管你是什么口味,保管吃得称心如意。

“吃”在华为受到高度重视,被提到安定团结、上下沟通的高度上。从开始时家庭式的小食堂到记账式的“大锅饭”再到今天无纸化先进管理的大餐厅,华为不断改进的管理方式辅以不断更新换代的餐饮设施,令员工可以大饱口福。

吃文化是华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制定的第一版的《华为员工守则》里就有专门一条:“公司提倡‘吃文化’,上下级和同事之间互相请客吃饭、吃面条,在饭桌上沟通思想、交流工作。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两个以上华为员工,也就形成了沟通的机会。生产协调委员会及其分会为兴趣相投的员工打开了又一扇沟通之门。”

华为的干部们大多是吃文化的倡导者,不仅自己吃出了个中深味,而且不断进行总结和推广,影响下属也用心去“吃”,一边吃一边沟通交流。员工们心领神会,大面积的推广和实践自然就开始了,干部和员工都大获裨益。

02.吃是为了工作

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任正非多次提到要继续发扬光大华为吃文化:

“你感觉自己进步了,就自己请自己撮一顿;你要当好领导吗,那么,多请部下吃几盘炒粉吧,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很轻易就做到了上下沟通,协同工作,部门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你想做大秘书,也要多请客,你的工作经过沟通开放了,大家帮助你,互相又了解,你就能成为‘大秘’;搞管理的,更要经常这样在一起聚餐。”(引自《边谈边吃》,作者石文金)

在2008 年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鼓励干部请下属吃饭:“记得当年在北京,我请三个小青年吃饭。我开了个玩笑说,你们年底盘算,谁请客付钱最多,他一定是老大。

十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们三个人的差别,是上百倍的差别。老大吃亏了吗,那饭能吃多少钱,你说中午,大家几个人跑到凯宾斯基,吃饭喝酒,有什么不好的。”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后勤服务一直是任正非关注的焦点。很多第一次在公司见任正非的人,都觉得他像个大师傅。

某老员工回忆:“我第一次见任正非就是在食堂里。当时我们正在排队打饭,就看到一个微胖的中年人站在队伍旁边,一边看大家打饭,一边大声地叫着:‘我看谁打肉多,谁就是新来的。’

那个人头发乱乱的,脸上胡子拉碴,身上穿的衣服皱巴巴的,我以为他是食堂做饭的师傅,所以也没怎么理会。过两天开会,才知道这个人是任正非,华为的老板。”

为了让员工吃好,任正非还多次组织食堂大比武,并担任评委。

为了鼓励研发人员晚上攻关,任正非曾亲自送夜宵,慰问一线将士。如果问任正非最喜欢的饭什么,答案是:“也门饭。”

10 年前在《上甘岭是不会自然产生将军的,但将军都曾经是英雄》一文中,任正非讲道:“也门饭这么好吃,任何一个用服兄弟从前方回来,我们就欢迎他,吃顿也门饭,他激动得不行,其实是我们馋了想吃。

也门饭代表不怕艰苦,但也要想想,人人都馋的,至少我是个馋人,不给我吃,以后我就不来苏丹了。我至今还怀念‘也门饭’,它也许是我吃过的世界上最好吃的饭。不知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再吃一次。”

10 年后,任正非再次提到了也门饭。

2017 年2 月15 日,任正非在那篇被刷屏的讲话,又是以也门饭结尾的:“我鼓励你们奋斗,我自己也会践行。谢谢在叙利亚、也门……奋斗的员工,至今我、徐直军、陈黎芳、彭中阳……都认为也门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

也门饭是否真的那么好吃,不得而知,我也没有看到美食家的有关推介。我感觉,任正非口中的也门饭,是个象征,是个比喻。也门饭代表着华为员工全球营运的四海为家的状态,同时也反映着任正非在全球行走奋斗的状态,反映出任正非与海外员工一起享受各国美食的快乐!

2017 年8 月2 日,华为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在贵安新区开工。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出席开工仪式,在谈及选址理由时,除了生态环境好、用风冷散热能省电和没有地震之外,第四点就是:“好吃的太多,员工来了不想走,他们都会变胖的。”

03.与众不同的吃

我对任正非吃饭的印象:

第一,吃饭速度快。军人出身,被饿过的人,不难理解。往往我刚吃一半,他就已经吃完了,在旁边看着我吃。这时候除了狼吞虎咽,别无他法。然后违心地摸着半饱的肚子,说声吃饱了,再偷偷溜到食堂点俩菜,否则,下午没法继续艰苦奋斗了。

第二,不讲究。任正非吃饭基本上以马斯洛的第一层次需求为基础,以填饱肚子为原则,以方便工作为标准。出差时经常出没于大排档,点菜基本上没有品位,既不关注营养,也不关注卫生,更不关注品位和豪华。

早年,他曾连续两个月晚饭吃面条,因为保姆一直认为他喜欢吃面条,任正非后来发牢骚:每天都做面条,我还能吃别的吗?这一特征,在华为干群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点菜吃龙虾”是华为三大傻之一。

谈到自己家里的吃,任正非是这样说的:我们在家里吃菜主要是吃蔬菜,别的菜吃得少一点,肉也吃得少一点,其实我们家生活上的开支是比较少的,甚至我们家吃饭的钱还不如保姆的工资高。

第三,爱买单。华为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谁的官大,谁的工资高,谁买单。所以,有他在场,不用惦记买单。2013 年《华为公司改进工作作风的八条要求》第二条规定:“有上级参加的非因公就餐应由上级付账(AA 制除外),更不允许以公费名义报销因私就餐费用。”

2013 年10 月19 日,华为开干部大会,最后一天一直开到晚上9 点,任正非与田涛先生和我一起在丹桂轩吃晚饭。经周密策划,我先斩后奏地买了一次单,最后被还是被其以“干部八条”为由,很不体面地向服务员要回了餐费。

有当时的微博为证:“开完振奋人心的大会,已经是晚上9点多,与‘他’还有田总一起吃饭,本来想买一次单,被他以‘干部八条’为由,拒绝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郁闷!”任正非每次吃完饭的标准动作是,刷卡,签字,撕发票。

2017 年4 月,任正非践行了他以前的诺言,请公司前三个公开部分个人职级的部门吃饭。“我很久前曾说过,前三个个人职级公开的勇敢部门,无论天涯海角,我都会去请他们吃饭。”

有人在微博上透露:任正非是自驾车,现场刷卡买单。我不清楚任正非请的是广州代表处的全体员工,还是员工代表,要知道广州代表处是个大代表处,员工人数众多。

第四,喜欢给小费。几乎每次吃饭,都会给小费。有时候,给的小费数额会超过餐费。当我吃完了而没吃饱的时候,心中会默念:你可以给小费,也应该让我们吃饱吧。

他给小费的理由是:餐厅服务员不容易,对底层的人更应该关爱,给点小费,他们会给你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五,喜欢请客。“喜群居,爱杂食”是华为的传统,即使是在公司,任正非的中午饭基本上也不是一个人吃,一般是请高管一起吃,边吃边谈工作。有时请周围的秘书和员工吃饭,在其办公室,由A1 餐厅送餐,目前价格为120 元一位,老板买单。

餐厅宰老板也够狠的,从来不手软。每当办公室传来中午饭老板请客的消息时,大家都立马动脑筋,找借口,避之唯恐不及。我曾提议,采用抽签制,谁抽到谁去老板办公室赴宴。老板后来改了,点名邀请,不想吃也躲不过去。

第六,喜欢美食。华为的一名员工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随任正非去俄罗斯访问,在某处摆放着一只北极熊的样本,任正非非常喜欢,长时间抚摸熊掌。该员工问任正非:您喜欢北极熊?任正非答曰:我没吃过熊掌!

吃饭是一种分享,一种沟通手段,任正非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华为的分享机制,从其吃饭也可以看出来,或者反过来讲,任正非的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分享机制。

任正非分享思想的起源:

(1)他是长子,不能不与六兄妹分享。

(2)他的童年与青年是在饥饿和贫穷中度过的。

(3)他的军旅生涯——军队是个分享组织。

(4)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对知识拥有者很敬重。

(5)他被人骗过,鄙视不劳而获的掠夺。

任正非的这种分享价值观和实践,是华为利益共享机制的前提与条件。没有分享,特别是企业创始人的分享,何来全体员工的共享,所谓的共享经济更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之楼阁!


相关文档推荐

AIGC如何助力工作和学习.PDF

1742949482 尹健 10.53MB 93页 积分8

离散制造破局之道主数据管理平台重构.PDF

1742450737 詹慧超 4.6MB 37页 积分6

DeepSeek催生新型人才、组织与文化.PDF

1741744047 何伟 3.85MB 20页 积分5

DEEPSEEK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PDF

1740034311 陈亚盛 3.89MB 60页 积分8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345  6.46MB 129页 积分12

推倒部门墙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248 邓光芒 0.41MB 50页 积分6

跨部门沟通与有效合作.PPTX

1739245218 邓梅 4.49MB 0页 积分5

推倒部门墙跨部门沟通与有效合作.PPTX

1739245187 邱明俊 1.49MB 73页 积分10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PPTX

1739245160  0.11MB 32页 积分6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