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是虚构的角色,你可以基于调研创建不同的用户画像代表不同类型的用户,这些用户会用相似的方式使用你的服务、产品、网站或者消费你的品牌。创建用户画像能够帮助你了解用户的需求、体验、行为和目的,还可以帮助你走出自我(的局限性)。用户画像会让你发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预期,也可以帮助你定义出你的目标人群。用户画像可以使设计任务不再复杂。指导设计人员构思流程,为目标人群提供良好的产品/服务体验。
有别于设计团队基于偏好去设计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许多以人为本的设计规范以用户画像法为基础,整合调研结果,并将数据中的某些趋势和模式拟人化成为用户画像,因此,用户画像不代表某个真实的人,而是通过收集多个独立个体的真实数据构成的一个角色。用户画像给冰冷的调研数据添加了人性色彩,当你建立典型和极端用户画像描述时,它能够帮助你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用户画像也被称为模型角色或者复合角色。
用户画像为设计和开发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原型,构建用户画像能够让你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根据目标受众的感受去回答这些问题。例如:「Peter、Joe 和 Jessica 针对功能 X 的体验、反馈、行为是怎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改变 Y 又会是怎样的」。以及「Peter、Joe 和 Jessica 的想法是什么,感受是什么,会说什么和做什么」,「我们试图满足他们哪些基础需求?」等等。
四种不同的用户画像类型
1. Goal-directed Personas 目标导向的用户画像
这种用户画像非常直接。它的关注点在于「我的典型用户希望用产品做什么」。当用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使用你的产品和服务时,他们更喜欢怎样的流程。目标导向用户画像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创建。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通过足够的用户调研你已经确认你的产品对用户具备价值。通过检查他们的目标,你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目标导向用户画像是基于美国软件设计师兼程序员 Alan Cooper 的观点,他是公认的「Visual Basic 之父」。
2. Role-Based Personas 身份用户画像法
基于身份的用户画像也是目标导向,也关注行为。基于身份的用户画像由大数据驱动并且包含定性和定量的数据。身份用户画像关注用户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某些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在组织中或者更广阔的生活当中的身份角色。了解他们的身份有助于更好的制定产品设计的策略。
产品在何处被使用?这个身份的目标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业务目标?还有谁会与他的职责关联?这个身份具有那些功能?Jonathan Grudin(Principal Design Researcher at Microsoft )、John Pruitt (Director of Design at Dell)和 Tamara Adlin 是身份视角的倡导者。
3. Engaging Personas 角色塑造用户画像法
角色塑造用户画像法的基础是面对用户故事的参与感和洞察力。通过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对虚拟的人物进行真实生动的描绘。它的目的是改变那些无法理解和想象用户实际生活的设计师,去除他们的刻板印象,积极的代入用户画像的生活。 其他人物画像视角只关注行为而忽视作为整体的人,因为会造成刻板印象而被质疑。 – Lene Nielsen
角色塑造用户画像可以兼顾目标和身份用户画像的需求,也是更传统的用户画像方法。因为这些用户画像是由设计师创造,从而在使用用户画像的时候他们能够更加投入。根据某个用户创造一个立体丰满的用户画像。越多的人参与到用户画像的构建过程,并认可它们的真实性,他们就越能够在流程设计中考虑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 这些用户画像关注用户的情绪、心理和背景,将这些因素与自己的工作关联在一起。这个方法强调了用户故事是如何让用户画像更真实。 Lene Nielsen 是这种方法的拥护者之一。
这种画像方法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让参与者来使用它(Browne,2011年)。后面我们将介绍 Lene Nielsen 的十步用户画像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4. Fictional Personas 虚构人物法
虚构的用户画像不是来自用户调研(区别于其他的用户画像),而是来自于用户体验设计团队的经验。它要求 UX 团队通过过往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作出假设,一个典型的用户大概应该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这些用户画像都有很多缺陷(关于缺陷大小也存在无止尽的争论)。你可以用他们来做用户需求的草图,它们可以让你的用户尽早加入到用户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当然虚拟的用户画像不该被当作开发产品或者服务的指南针。
10 个步骤创建角色塑造用户画像
如上所述,角色塑造用户画像可以兼顾目标和身份两种类型的用户画像,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用户画像法。它强调用户故事并让用户画像变得更丰满。十步法涵盖了从数据收集到主动使用,到用户画像完善的整个流程。
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这 10 个步骤是理想的过程,但是有时候并不包括所有步骤。在这里我们概述 Lene Nielsen 在她的文章-交互设计百科全书「用户画像」中讲述的十步法。
1.收集数据。尽可能多的收集与用户相关的信息。针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高质量的用户调研。在设计思维中,研究是第一阶段,又称为共情阶段。
2.创建假设。基于第一阶段的调研,依据项目领域内的不同用户创建一个大致的构想,包括他们彼此有什么不同。——例如你可以使用归类法和共情地图。
3.每个人都接受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用户之间的差异,你的目的是辨别这些假设的正确与否,参与者可以通过对比假设和已有信息来完成。
4.确定一个数据。你需要决定创建多少个用户画像。通常你会希望为产品服务创建许多个用户画像,但针对最初的目标只需要创建一个用户画像就足够了。
5.描述用户画像。用户画像的价值在于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目标产出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用户画像的描述一定要基于对用户的理解和共情。
6.为用户画像提供场景。角色塑造用户画像法的目的是创建描述问题解决的场景。因此你需要描述一些用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情节。情节是场景的不同阶段。你可以以画像角色的特点来创造场景,赋予每个角色生命。使用场景通过将用户画像放在一个特定的上下文中,他/她想要或者需要去解决某个问题。
7.获得团队的认同。十步法中有一个共同的主线就是要让所有的项目成员都参与构建用户画像。参与者的认可和认同在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可以在两种策略中二选一:可以咨询他们的意见,或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过程中。
8.传播知识。如果想要其他成员一起参与,就需要把用户画像的创建方法传递给他们。尽可能提前确定如何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那些没有直接参与的人,未来的新成员以及可能存在的外部伙伴。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如何让项目参与者访问调研的基础数据。
9.每个人都来准备场景。用户画像在成为场景的一部分,进入到如何使用在未来的产品的故事之前,它本身并不能发挥作用。
10.不断调整。最后一步是描述用户的未来生活。你需要定期调整用户画像的描述。描述会因为新增的信息和新维度而发生变化,有时候你需要重新描写已有的角色,增加新的角色,或去掉那些失效的角色。
用户画像描述的示例
我们会让你知道用户画像的细节,包括教育背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价值观、目标、需求、限制、欲望、态度和行为模式。我们添加了一些虚构的个人细节,让用户画像成为一个真实的角色,并给她起一个名字。
事实
Christie 住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间小公寓里。23 岁、单身、学习人种学、在空余时间做服务员。
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Christie 喜欢旅行和体验其他文化。她最近的暑假在卢旺达做志愿者。
她喜欢晚上在家看书,而不是去酒吧。她确实喜欢和几个朋友在家里或安静的咖啡店聚会。她不太在乎外表和时尚。对她来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动机。
她平时习惯喝茶,而且通常会自己做健康食品。她更喜欢有机食品,虽然并不是经常买得起。
电脑、互联网和电视的使用
Christie 有一台 MacBookAir、一台 iPad 和一部 iPhone。她利用互联网搜集和研究用户评论,用来筛选阅读和购买学业相关的书籍。因为不想购买电视,Christie 在网上听音乐看电影。她认为电视已经过时了,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电视节目、娱乐节目、纪录片或新闻上,既不能自己选择,也不能确保 100% 有趣。
典型的一天
未来目标
Christie 的梦想是未来能够将旅行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她希望在某个第三世界国家工作,帮助那些没有好运气出生在富裕社会的人们。她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生子。至少目前这个问题还不在她的考虑范畴之内。
总结
用户画像是虚拟的人物角色。你可以基于调研创建角色,帮助你去了解用户的需求、体验、行为和目标。用户画像能够帮助你理解目标用户并产生共鸣。它可以降低设计任务的复杂性,指导构思过程,为目标用户群体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角色塑造用户画像强调了故事如何造就角色并让其栩栩如生。十步法流程包括从早期数据收集到主动使用的用户画像创建的整个流程。
CIO之家 www.ciozj.com 公众号:imciow